调味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其中,食盐因其独特的调味效果而被誉为“百味之王”。然而,盐分摄入过量不仅会导致高血压,还会引发肥胖、心衰、骨质疏松等一系列健康问题。因此,控制盐分的摄入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01食盐摄入风险
❒ 盐摄入对健康的影响
盐分摄入过多时,单纯依靠喝水并不能真正解决细胞代谢受阻的问题。过多的食盐会在人体内迅速吸收水分,导致新补充的水分无法及时到位,从而引发皮肤颜色暗淡、长雀斑等外观问题。
盐摄入过多是肥胖的独立危险因素,与能量摄入无直接关联。研究显示,儿童每日盐摄入每增加1g,其肥胖风险可上升28%,成人则上升26%。
高盐饮食已被证实会损害大脑认知功能。这是因为肠道与大脑通过脑-肠轴相互沟通,调节大脑发育和行为改变。因此,过多的盐摄入可能对大脑功能产生不良影响。
当钠摄入超过身体所需时,人体会通过排尿来平衡体内元素,同时排出钙离子。长期如此可能导致骨质疏松等健康问题。
研究显示,每天摄入8克盐的人比摄入4克盐的人头痛发作次数多出1/3以上。减少盐摄入可以降低血压和血管压力,从而减少头痛的发生。因此,经常偏头痛或身体不适的人应保持清淡饮食,以维护身体健康。
❒ 不同种类的盐选择
我国曾深受碘缺乏病困扰,为此,国家普遍采用食盐加碘策略。加碘盐不仅关乎健康,更承载着预防疾病的重任。当然,市场上还曾涌现出加锌盐、加钙盐等创新产品,但自2012年后,国家规定食盐中只能添加碘营养强化剂。
相较于普通食盐,低钠盐通过钾替代部分钠,更利于心血管健康。特别是对于预防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低钠盐具有显著优势。肾功能正常者,可优先考虑低钠盐。但需注意,低钠盐也是盐,适量食用才是关键。
在超市货架上,我们常能看到井盐、湖盐、海盐等各式各样的食盐。此外,还有粗盐、竹盐、玫瑰盐等。这些名称只是表示来源,更多是作为营销手段,并不意味着它们具有特殊的保健功能。
腌制盐,即未加工的粗盐,常用于腌制食品。它未经碘化处理,价格亲民。但请注意,虽然腌制盐可食用,但不宜长期食用。为确保健康,我们还是推荐食用加碘盐。
02控盐方法及技巧
❒ 使用替代调味品
建议用醋、柠檬汁等酸性调味料来替代部分盐和酱油,这样不仅有助于改善食物的口感,还能让菜肴更加鲜美。制作凉拌菜时,在最后才加入盐,并稍微撒上一点,然后再加入一些醋,这样调味效果很好。使用酱油等调味品时,采用点蘸的方式,避免一次性将酱油全部倒入菜肴中。请注意,每6毫升酱油所含的钠离子量与1克盐相当。
❒ 烹饪方式的调整
推荐采用蒸、煮等烹饪方式,这样能更好地保留食物的天然风味,减少盐的使用。同时,避免饮用已经加盐的汤菜。挑选有味道的蔬菜,如洋葱、番茄、青椒和胡萝卜等,利用它们自身的风味来提升菜肴的口感。不必在每道菜中都加盐,最后一道汤可以选择不放盐。由于人们在品尝其他菜肴时,口腔中已残留的盐分,因此最后喝汤时即使不加盐,也能呈现出良好的口感。
03了解盐的基本用量
❒ 啤酒盖与瓷勺的估算
可以用啤酒盖和瓷勺来估算6克盐的用量,帮助控制盐的使用量。去掉胶垫的啤酒盖,平着装满一盖,其盐量大约在5~6克之间。平着装满一个瓷勺的盐量约为18克,因此,6克盐就相当于三分之一的瓷勺。
❒ 手抓盐的分量
如果用手抓取,用三个手指头轻轻抓取的一小撮盐,其重量大约在2~3克。这有助于更直观地控制盐的用量。为了更精确地控制盐的用量,建议在厨房中使用带有规格的盐勺来进行称取。这样,每次烹饪时,我们都能做到心中有数。
相关知识
食盐摄入量与减盐小技巧
食盐摄入量与高血压风险评估.docx
盐的摄入:健康风险及有效减盐策略
盐摄入过多的健康风险与影响
科学控盐指南:各类人群的盐摄入建议及风险揭秘
盐分泛滥:盐摄入过多隐藏的致命风险
摄入过多食盐,会增加患老年痴呆风险,控盐教你做好这5点
成人每天摄入盐
“盐”多必失,盐摄入量该怎么控制
掌握这些控盐小技巧,不再谈“盐”色变
网址: 盐摄入风险与实用控盐技巧 https://m.trfsz.com/newsview1491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