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我之前有个同事,体检的时候查出了高血压。他平时就特别爱吃重口味的东西,炒菜总得多放半勺盐,外卖也专挑那些味道浓郁的。一开始他还不信是吃盐太多惹的祸,直到医生跟他仔细解释,他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其实啊,生活里像他这样的人还真不少,大家都没太把盐当回事儿,觉得不过是调味的小配角,可实际上,盐要是吃多了,危害可大着呢!
就拿上海嘉定那个“90后”小伙小王来说,年纪轻轻就得了“四高”,甚至还引发了急性胰腺炎。医生给他做血液透析的时候,抽出的血上面竟然飘着一层油,听起来是不是挺吓人的?这就是长期高油高盐高糖饮食带来的后果。
再看看数据,我国居民的高盐饮食习惯已经给健康埋下了不小的隐患。《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里提到,咱们国家18岁及以上的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大概在33.5%,差不多每3个成年人里就有1个高血压患者。而且在部分省市,学龄儿童高血压患病率也达到了4%-9%。像11岁的女孩巧巧,因为从小吃饭没控制盐量,11岁时血压就超出了正常标准。
还有更让人揪心的数据呢!2018年有项大规模研究发现,我国大约80%的居民,每天食盐摄入量都大于12.5克,可《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建议,11岁以上的居民,每人每天吃盐最好别超过5克。2020年的报告也显示,咱们人均每天烹调用盐大概是9.3克,远远超过了推荐标准。
过量的盐就像藏在身体里的“小恶魔”,一点点侵蚀着我们的健康。它会让血液里的钠含量升高,就好比往血管里加了太多水,血压一下子就上去了;还会加重肾脏的负担,肾脏本来就像个勤劳的“过滤器”,这么一来可就累坏了;另外,它还会加速钙的流失,让我们的骨骼变得脆弱,甚至可能增加患癌的风险。
既然知道了吃盐太多不好,那咱们就得想办法减盐。先说说外食吧,现在大家工作忙,外食太常见了。可很多人不知道,有些菜看似好吃,其实都是“盐罐子”。像干煸豆角、干锅土豆片、水煮鱼、酱爆鸡丁这些,盐含量都不低。
相比之下,清蒸鲈鱼每份含盐大概1.8克,白灼芥蓝每份才含0.9克盐,吃这些就健康多啦。刚开始减盐的时候,也不用完全拒绝高盐的菜,慢慢减少吃的次数就行。我以前就特别爱吃红烧排骨,一顿能吃好几块,后来知道它含盐量高,就控制自己,一个月最多吃一两次。
还有啊,很多人喜欢用菜汤拌饭,或者把炖菜的汤都喝了,这可不行,菜汤里的盐比菜还多呢!吃完要是觉得口渴,别拿菜汤“解渴”,跟服务员要点茶水才对。健身的朋友常用“涮水法”,用白开水把外卖或食堂饭菜表面的盐分涮掉,还挺管用的。还有个小技巧,点餐的时候让餐厅把酱料单独分装,蘸着吃能少摄入不少盐分呢!
说完外食,再讲讲家庭厨房,这可是减盐的关键地方。家庭做饭用的盐,占了咱们膳食钠来源的70%-80%。想要减盐,得从这几个方面入手。我自己试过,每次买盐之后就在袋子上记下购买日期,等一包盐(大概400克)吃完了,用吃的天数算一下,就能知道每天每人吃了多少盐。要是这段时间没怎么吃预包装零食,算出来的结果就更准啦。
做饭的时候还得小心那些“隐形盐”,像酱油、蚝油、鸡精、味精这些常用的调味品,还有黄豆酱、甜面酱、豆瓣酱、番茄酱,就连醋和小苏打里都有钠呢!所以做饭的时候,尽量别同时用好几种这类调料。
挑选低盐的烹饪方式也很重要。清蒸、煮完蘸汁、凉拌都是不错的选择,不仅用盐少,盐和食物接触的时间也短。急火快炒、用空气炸锅、烤箱无油烘烤、微波炉煎煮这些方法也挺好。我有个小窍门,先放其他调料,等快出锅或者出锅之后再放盐,这样少量的盐就能达到想要的咸度。
另外,有些食材本身就含盐,像西芹、芹菜、茴香、茼蒿、空心菜,还有各种海产品。就拿西芹炒香干来说,这两种食材本身钠含量都不低,做菜的时候就得少放点盐。
要是肾功能正常,还可以试试低钠盐。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做过一项研究,找了我国北方5省10县2万多志愿者,给其中1万志愿者免费提供含25%氯化钾的低钠盐,让他们用5年,另一组用普通食盐。5年之后发现,吃低钠盐的那组人,脑中风风险降低了14%,心肌梗死、脑梗死、脑出血、心脏支架等情况的风险也降低了13%,死亡风险降低了12%。
不过低钠盐有点苦涩味,买的时候也不太方便,习惯吃普通盐的人可能会觉得“不够咸”,然后放更多,所以建议大家先适应减盐饮食,再换低钠盐。还有个“正常-低盐-无盐餐”循环的方法,周末安排一天吃“无盐餐”,周一到周三可以自带低盐餐,要是点了外卖,就用热水涮一涮,周四周五正常吃饭。有大学做过实验,先吃蔬菜(蔬菜里的膳食纤维能吸附盐分)再吃主食,盐分吸收率能降低35%呢!
除了做饭和外食,零食里也藏着不少盐。以前我总以为薯片、饼干这些就是糖分高,后来才知道,它们也是“盐罐子”。一包普通薯片的含盐量大概有3克,有些品牌的儿童饼干,每100克钠含量能达到500毫克,孩子吃50克就摄入了250毫克钠,差不多占了每日推荐摄入量的12.5%。果脯、肉干也是“盐刺客”,像某品牌话梅,每100克含盐量大概2克左右。
所以以后给孩子选零食,或者自己嘴馋想吃点零食的时候,一定要仔细看看食品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多留意钠含量。
可能有人会说,减盐之后饭菜没味道了可怎么办?别担心,这里面有不少小窍门。《柳叶刀》上发表过研究,2017年全球因为钠盐摄入过多,导致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高达200万。要是咱们国家推广低钠盐,每年能减少大概100万人死亡呢!
低钠盐是由70%-80%的氯化钠和20%-30%的氯化钾组成的,既能减少钠盐摄入,又能增加钾盐,让人体钠钾平衡,而且咸度和普通盐差不多。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联合其他机构,对我国北方600个村庄的15249名脑卒中患者做过跟踪研究,发现用低钠盐的患者,脑卒中复发风险降低了14%,全因死亡风险降低了12%,还不会增加高钾血症的风险。
除了低钠盐,还可以用一些其他的方法来调味。比如说用柠檬汁替代1/3的盐分,做出来的菜接受度能提升42%;用香菇粉、蔬果粉提鲜;用醋替代部分盐分,还能给菜增添独特的风味。搭配无糖豆浆(豆浆里的大豆异黄酮能促进钠排出)、乌龙茶(茶氨酸能抑制盐分吸收)这些饮品,也能帮助身体减少对盐分的吸收。
减盐可不是一件能马上就做好的事,这是一场为了健康的持久战。从今天开始,咱们就试着改改点餐的习惯,调整一下做饭的方式,买零食的时候多看看营养成分表。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对过量的盐说“不”。其实真正的美味,不需要靠过量的盐来体现,清淡的饮食,才是健康生活的保障。
参考资料:
【1】《过量的盐威胁健康这份普通人切实可行的减盐方案赶紧收藏》;
【2】《吃得咸,真的会早死!一份给普通人的切实可行的减盐方案,赶紧收藏》;
【3】《减盐健康秘籍:轻松告别高盐饮食,把健康带回家》;
【4】《吃得咸真的会早死》;
【5】《【健康科普】食盐吃不对,心血管遭罪!多项研究揭示:低钠盐是“救星”?》;
相关知识
我国居民油盐摄入普遍超标“三减三健”牢记这些知识点
中国居民食盐摄入超减盐目标2倍以上,专家倡议这件事
爱吃盐的中国人,盐摄入严重超标了!
食盐摄入超标危害居民健康 专家:每日摄入量应不超过5克
湖南居民油盐摄入超标警告!营养专家支招→
如何做个“盐值”控?掌握这7个减盐秘籍!
食盐摄入量普遍超标 小学生倡导家人少吃盐
掌握这些控盐小技巧 不再谈"盐"色变
掌握这些控盐小技巧,不再谈“盐”色变
减少食盐摄入,保护身心健康
网址: 我国80%居民盐摄入超标,掌握这些减盐法,守护全家健康 https://m.trfsz.com/newsview1492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