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对一起因进食曼陀罗果实引起的中毒事件进行调查,分析原因并探索防范方法,为今后类似事件的调查及防控提供经验和参考。方法:运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调查该起事件病例发病就诊情况、临床症状体征、膳食危险因素暴露情况和可疑食物来源等,采集可疑植株样本进行形态学鉴定。结果:该起事件共有2人发病,主要症状为轻度神志恍惚、头晕、低热,潜伏期45~75 min。采集到1株带绿色果实的可疑植株,经形态学鉴定为曼陀罗,绿色果实为曼陀罗果实。结论:该起事件为一起误食曼陀罗果实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提示应广泛开展预防曼陀罗中毒的宣传教育,将城乡交界和农村地区作为重点宣教阵地,增强人们对曼陀罗植株、果实、种子等的辨别能力,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关键词:食物中毒;曼陀罗果实;曼陀罗;流行病学调查;健康教育
Investigation of a Food Poisoning Incident Caused by Mandrake Fruit
DU Yuanyuan, ZHANG Jianqin*, YANG Xinming
(Yantai Huang-Bohai New Area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Yantai 265505,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Conduct an investigation into a poisoning incident caused by consuming Mandrake fruit, analyze the underlying causes, and explore preventive measures to offer experience and reference for future investigations and prevention of similar incidents. Method: The field epidemiological method was employed to investigate the onset and treatment of the cases, clinical symptoms and signs, dietary risk factor exposure, and suspected food sources. Suspected plant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or morphological identification. Result: Two individuals fell ill in this incident, exhibiting mild confusion, dizziness, and low-grade fever as the primary symptoms, with an incubation period ranging from 45 minutes to 75 minutes. A suspicious plant bearing green fruit was collected and identified as Mandrake through morphological examination. The green fruit was confirmed to be Mandrake fruit. Conclusion: This incident was a case of food poisoning caused by mistakenly eating Mandrake fruit. It is suggested to widely conduct publicity and education on the prevention of Mandrake poisoning, with a focus on urban-rural border areas and rural regions, enhance the people’s ability to distinguish Mandrake plants, fruits, seeds, etc., to prevent similar incidents from re-occurring.
Keywords: food poisoning; Mandrake fruit; Mandrake;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health education
曼陀罗为茄科野生草本植物,在我国民间有洋金花、山茄花、醉心花、狗核桃、万桃花等别称,生长于全国各地。曼陀罗全株有毒,以果实、种子毒性最大,主要毒性成分为山莨菪碱、阿托品及东莨菪碱等,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阻断M-胆碱反应系统、对抗和麻痹副交感神经的作用[1-2],可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毒性成分[3]。近年来,我国多地发生因误食曼陀罗种子、叶、幼苗或果实等引起的急性中毒事件,中毒后常出现头晕、恶心呕吐、面色潮红、谵妄、幻觉、躁动、抽搐和意识障碍等症状[4-5]。
2022年9月26日,烟台黄渤海新区疾控中心接到报告,区内某医院收治两名疑似误食曼陀罗出现幻觉的中毒病人,疾控中心调查组立即赶赴现场对该起中毒事件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病例定义
2022年9月25日,某单位员工在工地宿舍进食午餐后出现口干、头晕、乏力、恶心、呕吐、视物模糊、谵妄、幻觉、抽搐和意识障碍等症状之一者。
1.2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1.2.1 病例搜索
通过访谈病例、询问近期在该工地就餐人员、查询辖区食源性疾病监测系统、查询周边医院及诊所门诊记录的方式进行搜索。
1.2.2 个案调查
参照《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技术指南(2012版)》,通过查阅病例就诊资料、面访调查等方法,开展个案调查、填写《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登记表》,调查内容包括基本信息、主要临床症状体征、治疗情况、发病前饮食情况等。
1.2.3 食品卫生学调查
通过访谈病例,了解可疑食物采集及加工过程。到事发场地查看病例食品加工及就餐环境,并根据病例指引,在事发地附近采集可疑植株,送至市疾控中心进行形态学鉴定。
1.3 实验室检测
调查组调查过程中未能采集到患者洗胃液、呕吐物等样本,对采集到的可疑植株,因区疾控中心实验室不具备阿托品、莨菪碱等检测能力,未能进行成分检测。
1.4 结果判定
结合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临床症状体征、形态学鉴定结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曼陀罗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WS/T 3—1996)进行结果判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基本情况
患者崔某(男,59岁)、患者王某(男,52岁)发病前在区内某街道某村附近的工地上班,9月25日
上午,患者崔某在工地附近路边摘了大约5颗绿色果实,误以为是家乡常见的可以食用的野菜果实,中午将其煮熟凉拌,与王某分食。9月25日12:30崔某出现头晕、浑身乏力、神志恍惚等症状,13:30由工友送医救治,13:00王某开始出现口干、神志恍惚,呕吐2次,17:00被送医治疗。
2.2 临床表现及治疗转归
2名患者临床表现以头晕、低热、轻度神志恍惚为主,见表1。
接诊医生对2名患者进行血常规、D-二聚体、血生化、肝功能等项目检查,结果显示2人中性粒细胞升高,淋巴细胞降低,凝血酶时间增高,结合患者临床表现、饮食史,临床诊断为曼陀罗中毒,给予血必净注射液、维生素C注射液和补液治疗。
9月25日19:00崔某意识转为清醒,随后王某开始意识清醒,9月28日2名患者痊愈出院。
2.3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2.3.1 流行特征
2名患者为区内某街道某村附近的工地工人,
9月25日11:45食用午餐,分别在12:30、13:00发病,潜伏期45~75 min。经病例搜索,未发现相似病例。
2.3.2 食品卫生学调查结果
2名患者住在工地同一宿舍,宿舍共住4人,平时各自做饭,有时会分享各自的餐食。工地附近路旁生长杂草、野菜,患者崔某9月25日上午在路旁采摘5颗绿色果实,误将其当作家乡常见的野菜果实(具体名称不详),中午将其煮熟凉拌,之后崔某食用2颗果实,王某食用1颗果实。
2.3.3 危险因素暴露情况
调查2名病例发病前48 h的饮食史,均在工地宿舍就餐,但2人各自分开做饭,餐食不同,共同就餐食物只有9月25日中午崔某制作的凉拌野菜果实。另2名同宿舍工友未食用,未发病,崔某比王某多食用1颗果实,发病时间比王某提前30 min。
2.4 形态学鉴定结果
调查组根据患者崔某指引,到事发工地附近路旁采集到1株带绿色果实的可疑植株,经崔某确认,与其采摘食用绿色果实的植株为同一种。调查组参考可获取到的曼陀罗图片进行植株和果实比对,并将带果实的可疑植株送至市疾控中心进行形态学鉴定,最终确认可疑植株为曼陀罗,植株上的绿色果实为曼陀罗果实。
3 结论与讨论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饮食史以及形态学鉴定结果,判定此次事件为一起误食曼陀罗果实引起的中毒事件,判定依据:①9月25日中午,2名患者有曼陀罗果实食用史;②当天午饭后不久,2人相继发病,临床表现相似,以头晕、神志恍惚等神经症状为主;③患者崔某比王某多食用1颗果实,比王某早发病,另2名同宿舍工友未食用,未发病;④接诊医生根据患者临床表现、临床检查结果以及患者描述判断为曼陀罗中毒,采取洗胃及对症支持治疗,效果显著;⑤根据患者指引和确认,采集到带绿色果实的同种植株,经形态学鉴定为曼陀罗,绿色果实为曼陀罗果实。
本起事件在调查处置过程中存在着某些不足:①未采集到患者的洗胃液和呕吐物;②未采集到9月
25日午餐剩余可疑食物;③单位内部实验室检测能力有限,不能进行山莨菪碱、阿托品及东莨菪碱等生物碱检测,无法为事件判定提供确切的实验室检测依据。
近年来曼陀罗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大多因误食引起中毒,胡梦涓等[4]曾对2018—2023年国内曼陀罗中毒事件报道文献进行分析,共搜集到文献38篇、中毒患者275例,其中因误食中毒患者占69.82%。既往曼陀罗中毒案例中,多为误食曼陀罗的种子(籽)、叶、幼苗或花、含有曼陀罗粉末的食物或药材[6],有因粮食收割时混入曼陀罗导致误食中毒[7],因听信曼陀罗花药用价值煲汤或熬煮服用中毒[8-9],也有因误饮曼陀罗籽泡制药酒中毒[10]等,本起事件则是因将曼陀罗果实误认为其他野菜果实食用导致中毒。我国已将曼陀罗列为毒性中药管理品种,但近年来电商网购的发展提高了曼陀罗的易获得性,曼陀罗中毒风险进一步提升。
曼陀罗中毒表现与摄入剂量有关,一般在摄入后1~4 h内出现症状,可持续24~48 h[11]。早期典型临床表现为抗胆碱能综合征,表现为瞳孔扩大、皮肤干燥潮红、口干、心动过速、幻觉和意识模糊等。急性曼陀罗中毒主要通过暴露史、抗胆碱能综合征的识别和筛查、毒素检测和物种鉴定等进行诊断,若患者及家属无法提供曼陀罗暴露史时,易误诊为卒中、脑膜脑炎、甲醇中毒等[12-13]。
为预防曼陀罗中毒事件发生,提出以下建议。①强化科普教育。针对居民尤其是城乡交界和农村地区的居民进行科普教育,展示曼陀罗与易混淆植物的鉴别图片,讲授辨别方法;告知其谨慎食用野菜、不熟悉的野菜不要采摘食用;不要听信偏方制作食用药酒,不饮用来源或成分不明的药酒[14];教导儿童不要采食陌生植物的果实、花和种子等[15-16]。②强化医疗机构诊断能力。增强医疗机构和疾控中心对曼陀罗生物碱毒性成分的检测能力,便于尽快查明病因、对症治疗,避免误诊延误治疗。③强化部门监管力度。建议监管部门严格按照《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对曼陀罗等毒性中药进行管理,并加强通过网络电商平台售卖曼陀罗等毒性中药的管控力度。
参考文献
[1]翟丽梅,刘舒畅,燕宪亮,等.家庭聚集性急性曼陀罗中毒7例临床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20,40(12):1205-1206.
[2]韩旭,陈锋.1例曼陀罗中毒患者救治的思考[J].创伤与急诊电子杂志,2021,9(4):222-223.
[3]刘峰,张银豪,马明阳,等.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一起误食曼陀罗引起的食物中毒物质[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22,34(2):377-381.
[4]胡梦涓,吴义刚,潘裕民,等.2018—2023年国内曼陀罗中毒事件文献分析[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24,37(5):491-494.
[5]胡秀清,黄唐嘉.泉州市9起曼陀罗中毒事件调查分析[J].应用预防医学,2023,29(5):344-345.
[6]BANERJEE T,DATTA A.Spectrum of plant toxin and deliberate self-poisoning[J].Indian J Crit Care Med,2021,25(4):364-365.
[7]李晓华,潘奕夫,韩世明.朔州市一起曼陀罗引起食物中毒事件的调查[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23,35(3):443-446.
[8]陈玉雯,刘晓琳,孔玉林,等.口服曼陀罗急性中毒1例[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23,41(9):699-702.
[9]刘素芬,苗思慧,张芝兰,等.一起曼陀罗花中毒事件的调查[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15,21(1):49-50.
[10]徐皓轩,王圣贤,吴香伦,等.一起农村宴席误饮曼陀罗籽药酒导致食物中毒事件的调查[J].实用预防医学,2022,29(11):1388-1390.
[11]VANDERHOFF B T,MOSSER K H.Jimson weed toxicity: management of anticholinergic plant ingestion[J].Am Fam Physician,1992,46(2):526-530.
[12]中华预防医学会中毒控制分会,急性曼陀罗中毒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组.急性曼陀罗中毒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3,32(12):1610-1616.
[13]罗容,肖佩荣.以神经精神症状首发的曼陀罗中毒24例[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20,46(2):95-97.
[14]戴平,孙进,张彤玥,等.曼陀罗中毒2例报告[J].中国工业医学志,2024,37(5):478-479.
[15]裴一洁,党娟,章江琳,等.8例儿童曼陀罗群体中毒急救与护理[J].护理学报,2023,30(11):74-75.
[16]蒋一帆,高建超,田春华,等.165例洋金花中毒不良事件的文献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16,13(4):233-235.
作者简介:杜媛媛(1979—),女,山东青岛人,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营养与食品卫生。
通信作者:张建芹(1986—),女,山东烟台人,本科,主管医师。研究方向:营养与食品卫生。E-mail: 1055426573@qq.com。
相关知识
曼陀罗医疗门诊部被立案调查!涉嫌未经体检出具健康报告
曼陀罗绘画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曼陀罗绘画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实例探讨:一起食物中毒事件调查与分析
曼陀罗绘画疗法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罗虹(5页)
阿罗陀曼咖啡哪里能买到正品?效果好吗?怎么辨别真伪
实验小学教育集团风信子成长营开展曼陀罗心理绘画活动
台东发生疑似食物中毒事件 已致三人死亡
一起食物中毒案件引发行政处罚的启示
10张探索内心世界释放情绪的曼陀罗涂色图纸免费下载!
网址: 一起曼陀罗果实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调查 https://m.trfsz.com/newsview1494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