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回暖,街头巷尾的轻薄衣衫悄然取代冬装。对于许多市民来说,这个春天更是一场与体重“赛跑”的开始。今年全国两会上,国家卫健委表示将实施“体重管理年”3年行动,普及健康生活方式。肥胖已经从个人问题上升为社会共同关注的公共卫生议题。肥胖会带来哪些危害?春季人体新陈代谢加快,是减重的黄金期,如何科学、合理地减重?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肥胖危害多,科学判断早重视近日,在河池市人民医院,19岁的小美(化名)来到肥胖与代谢病外科诊室进行术后复查。此刻轻松翻看体检报告的她,很难让人联想到两年前那个因肥胖举步维艰的少女,体重最重时达到140公斤,被胰岛素抵抗、黑棘皮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鼾症等多重并发症困扰。
小美(化名)在市人民医院进行术后复查。
“由于肥胖,我一整天都不想出门,健康也受到很大影响。自己试过很多种减肥方法,但没过多久就反弹了。”小美回忆说,一年前,在医生的建议下,她接受了微创减重手术治疗,术后配合减重个案管理师定制的饮食及运动方案,身体各项指标逐渐趋于正常,目前已减重近50公斤,生活重新步入正轨,绽放出青春该有的活力。
像小美这样因肥胖引发多种健康问题的案例并非个例。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人群的数量呈现上升趋势。
“肥胖可以说是‘万病之源’,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不孕不育等许多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可能导致或加重的疾病涉及心血管、呼吸、消化、泌尿生殖、内分泌与代谢、肌肉骨骼等系统。广大市民应正确认识肥胖问题,肥胖症是一种慢性疾病,其本身与带来的并发症都需要积极防治。”市人民医院肥胖与代谢病外科主任医师李鸿飞说。
记者了解到,想要判断自己是否肥胖,有2个简单实用的基本方法。首先是计算BMI(身体质量指数),只需用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即可得出数值。这是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的标准,对成年人来说,BMI数值在18.5至24之间属于正常范围,24至28之间为超重,达到28及以上属于肥胖。
除了BMI,腰围也是重要参考依据。我国肥胖人群以腹型肥胖为主,即脂肪容易堆积在腹部,当男性腰围超过90厘米,女性腰围超过85厘米,就可以定义为腹型肥胖。将BMI与腰围两个指标结合判断,能更准确地了解自身状况,及时开展科学的体重管理。
肥胖与代谢病外科诊室内前来咨询的市民在称体重。
连日来,该医院肥胖与代谢病外科门诊咨询量明显高于以往。面对减肥热潮,李鸿飞医师提醒,减重手术并不是减肥的首选方法,有着严格的手术适应症。目前手术主要通过减少胃容积和肠道吸收来调整内分泌代谢,达到减重及治疗糖尿病的效果,重点针对已出现并发症的中重度及以上肥胖人群。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建立科学的饮食和运动习惯,才是实现体重管理与保持身体健康的根本之道。
捷径不可取,科学减重循原则在金城江大街小巷,各类减肥机构也纷纷打出“春季特惠”“快速瘦身”的旗号吸引市民。记者走进一家位于金城中路的减肥机构,看到墙上挂满了各种减肥前后的对比照片,展示着“神奇”的减重效果,店员热情地向前来咨询的市民介绍减肥项目,声称可以通过特定的按摩手法快速溶解脂肪,“躺着”就能拥有理想身材。
对此,李鸿飞医师认为市民要理性对待。这些按摩手法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但只能作为辅助手段,很难达到有效的减重。此外,市面上还充斥着各种号称“快速见效”的“减肥神药”,这些药物大多是通过加快排泄或减退食欲来实现短期体重下降,长期服用可能会引发各种健康问题。想要健康减重,应当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为核心,长期坚持、循序渐进。
《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明确,生活方式干预是体重管理的首选方法,主要包括减少饮食能量摄入、增加身体活动等。其中,膳食干预是生活方式干预的主要手段。根据能量需要量,建议每日减少500至1000千卡或减少30%总能量摄入,同时保持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均衡摄入。
一日三餐合理搭配,鼓励主食以全谷类食物为主,减少精白米面摄入;春季是许多蔬菜和水果的上市季节,应充足摄入新鲜、低血糖生成指数的蔬菜和水果,如菠菜、荠菜等;优先选择瘦肉、去皮鸡胸肉、鱼虾等脂肪含量低的肉类,以及低脂或脱脂奶类。三餐的食物能量分配为早、晚餐各占30%,午餐占40%。充足饮水,减少高糖、高油、高盐食物。选择蒸、煮、炖、拌,减少煎、烤、炸等烹饪方式。
春季也是户外运动的好时机,保持适量运动,可以增加肌肉量,保持基础代谢率,防止体重反弹。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超重肥胖人群推荐长时间中低强度有氧运动,通常需要每日进行1次或2次运动,并结合抗阻运动。在运动前要做好热身准备,运动中避免关节、肌肉、韧带损伤和过度训练,运动后进行充分拉伸恢复并及时补液。
在减重计划的实施方面,对于大多数超重或轻度肥胖者,建议初始时设立每周减轻体重约0.5至1公斤的目标,每月减轻2至4公斤,6个月内减轻当前体重的5%至15%并维持;对于中、重度肥胖者,建议设立周、月目标,定期评估,按减轻现体重的5%、10%、15%划分阶段性减重目标,周期为3至6个月。减重初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加强生活方式的改变,并进行长期随访,从而维持体重管理效果。
一年之计在于春,减肥亦是如此。不妨从一餐粗粮替换、每日多走2000步开始,逐步调整饮食结构,培养运动习惯。当健康管理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这场与体重的“赛跑”,终将化作日常细水长流的自我关照。
相关知识
春季减肥正当时!这份科学减重攻略请查收→
春季养生“膏”招在此,这份膏方服用攻略请查收!
春季减肥正当时,科学甩脂迎夏天!
当减肥遇到“大姨妈”,请收好这份生理期减肥攻略~
冬季怎样科学瘦身 减肥攻略
冬季减重攻略:科学饮食+户外运动
国家喊你减肥了!内附春季减肥全攻略→
叮!你有一份官方减肥攻略待查收~
直播预告:科学检查加日常保养 这份“护眼攻略”请查收
春季减肥正当时 春季减肥最快秘籍还您窈窕身材
网址: 春季减肥正当时!这份科学减重攻略请查收→ https://m.trfsz.com/newsview1496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