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妈说豆腐是素的,怎么网上说也不能吃?”
“豆浆不含嘌呤吧,为啥体检后尿酸升了?”
广州华康中医医院临床发现,关于豆类食品,很多痛风患者都存在认识误区,要么吃得太多,要么干脆一口不沾,反而影响健康。
那么,豆类到底能不能吃?哪些能吃?怎么吃才科学?
一、豆类真的都是“高嘌呤”吗?
✅ 首先明确:豆类≠高风险食物!
豆类确实含有嘌呤,但其所含的是植物性嘌呤,与动物内脏、海鲜等高嘌呤食物不同,不容易转化为血尿酸。
世界卫生组织与《中国痛风管理指南》均指出:
➡️ 适量摄入豆制品对痛风患者没有明确不良影响,反而有益。
✅ 含嘌呤高低参考(每100g):
黄豆(干):150~190mg豆腐:30~50mg豆浆:10~20mg腐竹、豆干:约60~80mg动物内脏:300~700mg(远高于豆类)广州华康中医医院总结:豆制品是“中低嘌呤”食品,可适量吃。
二、哪些豆制品痛风患者可以放心吃?
✅ 可以适量吃:
豆腐、豆浆(无糖)、内酯豆腐、豆皮、豆腐脑等新鲜制品;富含植物蛋白、钙、镁,对中老年患者骨骼、代谢也有帮助;广州华康中医医院建议每日摄入豆制品不超过150克。✅ 慎重摄入或限制:
腐竹、千张、油炸豆制品(油脂高、含嘌呤略高);黄豆、黑豆煮制的豆饭或五谷粥中嘌呤偏高,不建议大量食用;市售加糖豆浆、豆腐干小吃,应避免。三、中医角度怎么看豆类对痛风体质的影响?
广州华康中医医院结合体质辨识,指出:
豆类性偏“甘平”,多数可养脾胃、益气补虚;但湿热体质(口苦易怒、舌苔黄腻、大便黏腻)者如摄入过多豆类,可能加重内湿,间接影响尿酸代谢;所以,体质虚寒或湿热重者应适量、清淡、温热方式烹饪豆类,避免油腻、寒凉、生食。四、科学吃豆,广州华康中医医院推荐这样做
✅ 1. 一周吃3~4次豆腐类食物为宜,避免“连吃多天”
✅ 2. 选择蒸、煮、炖方式,少油少盐,避免与高嘌呤食物同食
✅ 3. 餐后多喝水、适量运动,助排尿酸
✅ 4. 定期检测尿酸水平,如每次食用豆制品后尿酸升高明显,应个体化调整饮食结构
✅ 5. 若已发展为痛风石、肾功能异常者,建议到广州华康中医医院由专业医师评估饮食方案,个性化定制控酸计划
痛风不怕“吃错”,怕的是“误解”。
广州华康中医医院提醒:豆类不等于痛风的敌人,关键是吃得适量、吃得科学。
与其一刀切,不如找准方式,让营养与健康共存。
管住嘴的同时,也别把健康的食材“冤枉”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