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男子长期吃感冒药中毒突然无法行走警惕药物性神经损伤的风险

男子长期吃感冒药中毒突然无法行走警惕药物性神经损伤的风险

近日,一名患者因长期超剂量服用复方感冒药导致中毒性周围神经病变,引发运动功能障碍。根据《中国药学会感冒药合理使专家共识(2023版)》及《药物性神经损伤诊疗指南 》,药物滥用已成为威胁公众健康的隐形风险。本文结合权威医学研究,解析药物性神经损伤的机制与科学应对策略 。

一、感冒药成分的潜在神经毒性

常见成分的毒性机制
复方感冒药中部分成分长期超量使用可干扰神经代谢功能。例如,某些成分通过抑制线粒体能量代谢,引发氧化应激损伤周围神经轴突;另一些成分可能诱发血管痉挛,导致神经组织缺血性病变。动物实验表明,持续超剂量摄入可致髓鞘脱失和轴突变性 。

代谢差异与蓄积风险
约15%-20%的亚洲人群存在药物代谢相关基因多态性(如CYP2E1酶活性缺陷),导致药物清除能力下降3倍以上,更易发生成分蓄积中毒 。

二、神经损伤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早期预警信号
周围神经损伤通常表现为对称性肢体麻木、针刺感或肌力下降,严重时可影响行走功能。部分患者可能伴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如心率异常、血压波动等 。

诊断依据
需结合用药史、神经系统查体及电生理检测综合判断。神经传导速度测定显示运动神经传导速度<40m/s(正常>50m/s),可客观反映神经纤维损伤程度 。

三、科学用药原则与风险防控

严格遵循用药规范

复方感冒药连续使用不宜超过3-5天,症状未缓解需及时就医;

避免同时服用多种含相同活性成分的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防止剂量叠加 。

高危人群管理

慢性肝肾功能不全者、老年人及代谢性疾病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

用药期间出现肢体麻木、肌力减退等异常症状,应立即停药并至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就诊 。

四、公众教育与药物监管

加强合理用药科普
通过社区健康讲座、新媒体平台等途径,普及“感冒≠必须用药”的科学观念,倡导非药物干预措施(如休息、补水)的重要性 。

完善药品管理制度
推动药店执行非处方药销售登记制度,对超量购买行为进行预警提示,减少药物滥用隐患 。

结语

药物性神经损伤是可防可控的医源性疾病。公众需树立“感冒药非绝对安全”的认知,严格遵循说明书及专业指导用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任何药物连续使用超过说明书时限,必须就医评估 。

(本文参考来源:中国药学会、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柳叶刀 》系列期刊)

相关知识

警惕药物性肾损伤!这个药伤肝伤肾!
长期服药的人,当心药物性肝损伤!这5种药易伤肝,你有在吃吗?
中药=无毒?错! 四种常见使用误区 警惕引起肝损伤
警惕!药物性肝损伤
【省医健康科普】吃药吃成“小黄人”,警惕药物性肝损伤 新闻中心
多重用药:一把药怎么吃?警惕药物“打架”!
突然消瘦要警惕哪种病
突然瘦要警惕什么病
药物性肝损伤案例:32岁妇产医生,感冒药使用不当,致急性肝损伤
药物副作用反应警惕用药风险

网址: 男子长期吃感冒药中毒突然无法行走警惕药物性神经损伤的风险 https://m.trfsz.com/newsview1507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