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包装技术领域,具体的,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液包装茶包。
背景技术:
2.核桃分心木,属于核桃果实的木质隔膜,简称分心木,又称核桃隔膜、核桃瓣膜,呈薄片状,多弯曲体、质脆、体轻、易折断。传统中医学认为,分心木味苦、涩,性平,具有健脾固肾、固涩收敛、利尿清热等功效,常用于遗精、尿频、带下、淋病、尿血以及暑热泻痢等疾病的治疗;在伊朗传统医学中,常被用于治疗糖尿病。近些年来,研究者们对分心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成分提取鉴定分析和功能活核桃分心木在中医学领域的应用。
3.分心木传统上一般采用黄酒浸泡,或用水煎煮,使用不方便,且分心木味微苦、涩;制作成粉状茶包浸泡服用虽然方便,但有效成分吸收有限,且现有茶包材料大多采用胶水粘合,遇热水易析出有害物质,不利于人提健康。
4.如何克服分心木使用不便且口感差的问题,是使其成为人们喜爱的茶饮品的关键。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上述分心木需采用黄酒浸泡或用水煎煮,使用不便,同时分心木存在味微苦、涩,口感差,传统茶包采用胶水粘合不利于人的身体健康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心木茶包,通过在茶包内设置封装壳,封装壳内灌注甘草和/或桔梗等的浓缩液或浸出液,或蜂蜜等液体,封装壳外与茶包之间包装分心木,使用时通过搅拌管将封装壳的上壳与下壳分开,使封装壳内的液体流出,与分心木混合后,与水溶解,改善了分心木口感差的问题,同时便于商业化生产、包装及运输,使人们能够随时饮用到分心木茶,搅拌管除作为打开封装壳的“钥匙”外,还能通过摇晃搅拌管起到加速溶解的目的,同时搅拌管还能够作为吸管汲取茶水,使用方便、快捷、在茶叶包装技术领域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6.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分心木茶包,包括茶包和搅拌管,所述茶包内设有飞蝶形的封装壳,所述封装壳包括上壳和下壳,所述上壳下部内径大于所述下壳上部外径,所述上壳下侧内缘设有环形密封条,所述下壳上侧外缘设有密封槽,且所述下壳内缘的环形密封条与所述下壳外缘的密封槽相适应设置;所述上壳轴心设有上套管,所述下壳轴心设有下套管,所述茶包上部开口处通过上套管与上壳固定连接并收口,所述茶包下部开口处通过下套管与下壳固定连接并收口,所述搅拌管通过上套管及下套管与所述封装壳可拆卸连接。
8.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上套管顶部处设有漏斗孔。
9.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上套管底部设有膨大部,所述下套管顶部与所述上套管的膨大部过盈配合连接。
10.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上套管上部内侧设有第一凹槽,所述下套管下部内侧设有第
二凹槽;所述搅拌管下侧自上而下分别设有第一环形凸起和第二环形凸起,所述第一环形凸起距所述第二环形凸起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凹槽距所述第二凹槽的距离。
1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环形凸起与第一凹槽相适应设置,所述第二环形凸起与第二凹槽相适应设置。
1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下套管底部设有垫高架。
13.与现有技术相比较,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分心木茶包,能够获得以下有益效果:
14.(1)通过使用封装壳包装浓缩液或蜂蜜等液体,在封装壳与茶包之间填装固体茶粉,使用时通过搅拌管打开封装壳使液体流出进行溶解混合,能够改善如分心木等传统固体茶口感差的问题,冷热水均可快速冲泡,全部部件采用压合连接,无需使用和胶水粘合,便于商业化生产包装,使用方便、快捷,有利饮用者的身体健康。
15.(2)通过上套管下部的膨大部套设在下套管外,上壳下部开口套设下壳上部开口外,同时结合上壳上的环形密封条和下壳上的密封槽能够很好的密封住封装壳内的液体,放置封装壳意外打开造成液体外漏,便于包装及运输。
16.(3)通过在搅拌管外设置第一环形凸起和第二环形图器,第一环形凸起距所述第二环形凸起的距离大于上套管内第一凹槽距下套管内第二凹槽的距离,在搅拌管插入时,第二环形凸起卡在第二凹槽内,将上壳与下壳分离,继续插入使第一凹槽卡在第一环形凸起内,使上壳与下壳之间保持分离状态,便于封装壳内的液体流出并混合,搅拌管除作为打开封装壳的“钥匙”外,还能通过摇晃搅拌管起到加速溶解的目的,同时搅拌管还能够作为吸管汲取茶水,不用胶水粘合,使用方便、快捷、健康,在茶叶包装技术领域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中茶包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19.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20.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剖视图;
21.图4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中茶包的剖视图;
22.图5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中封装壳的爆炸图;
23.图6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中下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7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中搅拌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5.附图标记:1-茶包,2-封装壳,3-搅拌管,4-上壳、5-下壳,6-环形密封条,7-密封槽,8-上套管、9-下套管、10-漏斗孔,11-第一凹槽,12-膨大部,13-第二凹槽,14-垫高架,15-第一环形凸起,16-第二环形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附图1-7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9.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将一种分心木茶包中各个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是根据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上、下、左、右等位置关系是根据附图1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30.结合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心木茶包,包括茶包1和搅拌管3,所述茶包1内设有飞蝶形的封装壳2,所述封装壳2包括上壳4和下壳5,所述上壳4下部内径大于所述下壳5上部外径,所述上壳4下侧内缘设有环形密封条6,所述下壳5上侧外缘设有密封槽7,且所述下壳5内缘的环形密封条7与所述下壳5外缘的密封槽6相适应设置;所述上壳4轴心设有上套管8,所述下壳5轴心设有下套管9,所述茶包1上部开口处通过上套管8与上壳4固定连接并收口,所述茶包1下部开口处通过下套管9与下壳5固定连接并收口,所述搅拌管3通过上套管8及下套管9与所述封装壳2可拆卸连接;封装壳2用于承装乘装液体,茶包1内封装壳2外的空隙用于填装分心木粉,提高了有效成分吸收的效率。
3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上套管8顶部处设有漏斗孔10,通过漏斗孔10便于搅拌管3居中插入,防止搅拌管3插入过程倾斜造成搅拌管3端部变形或搅拌管3弯折。
3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上套管8底部设有膨大部12,所述下套管9顶部与所述上套管8的膨大部12过盈配合连接,通过在上套管8底部设置膨大部12,便于上套管8下部与下套管9上部连接,便于上壳4与下壳5连接固定,防止封装壳2内的液体意外泄漏。
3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上套管8上部内侧设有第一凹槽11,所述下套管9下部内侧设有第二凹槽13;所述搅拌管3下侧自上而下分别设有第一环形凸起15和第二环形凸起16,所述第一环形凸起15距所述第二环形凸起16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凹槽11距所述第二凹槽13的距离,通过设置第一凹槽11与第二凹槽13,在搅拌管3插入时第二环形凸起16卡在第二凹槽内13,将上壳4与下壳5分离,便于使用时使封装壳2内的液体流出,再将第一凹槽11卡在第一环形凸起15内,使上壳4与下壳5之间保持分离状态,便于封装壳2内的液体流出混合。
3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环形凸起15与第一凹槽11相适应设置,所述第二环形凸起16与第二凹槽13相适应设置,便于通过搅拌管3向下顶出下壳5后固定住上壳4与下壳5,使使用时上壳4与下壳5始终保持分离状态,同时防止使用时茶包1内的茶粉漏出影响口感。
3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下套管9底部设有垫高架14,通过垫高架14限制搅拌管3下端
与容器底部的距离,便于通过搅拌管3汲取容器内的液体。
36.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分心木茶包时,首先将茶包1取出,将搅拌管3含有第一环形凸起15和第二环形凸起16的一端从茶包1上上套管8设有漏斗孔10的一端插入,首先使第二环形凸起16卡入第二凹槽13在,再接着插入使封装壳2的上壳4与下壳5分离,此时封装壳2内的液体首先与茶包内的固体茶接触,再使第一环形凸起15卡入第一凹槽11内,上壳4与下壳5分离的距离等于搅拌管3上第一环形凸起15与第二环形凸起16的距离,使上壳4与下壳5始终保持分离状态,接着将插入了搅拌管3后的茶包1放入含有热水的容器中,便于茶包1中的物质与水混合、溶解,可用过摇动搅拌管3带动茶包1摇动来加速溶解过程,溶解完成后还可通过搅拌管3作为吸管汲取浸泡完成的茶水,茶包1底部的垫高架14能够防止搅拌管3下端管口直接与容器底部接触影响汲取效果,使用方便,通过在固体茶内设置浸出液或浓缩液或蜂蜜等液体,克服了传统如分心木茶等固体茶口感差的问题,可通过搅拌管3打开封装壳2使封装壳2内的液体流出便于溶解,通过摇动搅拌管3带动茶包摇动加速茶中的物质浸出,同时还可将搅拌管3作为吸管吸取茶水,防止浸泡过程中茶粉漏出;采用压合连接,不采用胶水粘合,便于商业化生产包装,使用时方便、快捷、健康,在茶叶包装技术领域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37.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相关知识
一种分心木安神保健茶及其适用的泡茶包
一种核桃分心木枕头.pdf
分心木:一种少为人知的中药材
分心木,分心木怎么吃
分心木,分心木泡水一次放多少
分心木粉一次吃多少 盘点分心木的吃法
分心木和茶叶一起泡水喝可以吗
核桃分心木泡茶有什么功效
分心木早晚一杯治疗失眠
【每日一味药】分心木
网址: 一种分心木茶包 https://m.trfsz.com/newsview1512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