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一直被誉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在“健康中国”的国家战略下,中医药发展要传承,更要创新,而作为其特色疗法之一的膏方,如何紧跟时代的步伐,做到与时俱进、包容并蓄?膏方在临床施治中,有哪些宝贵的经验值得分享?膏方治未病的保健理念如何能造福更多人群?答疑解惑,薪火传承,才能照亮中医药的未来之路。
图中人物介绍:
左3孙永章:中华中医药学会国际交流部主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脊柱健康专委会副会长;
左5温长路:中医主任医师、教授、作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顾问,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席健康科普专家等多个职位;
右5陈如泉:全国第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指导老师、湖北中医院原院长、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右3吕柳荫:旗黄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湖北中医院药剂师;
右2史大卓: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副院长;
3月12日,由健康时报主办、湖北金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传承中医国粹,匠心打造品质”两会代表委员、专家座谈会在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举行。会上,专家学者就如何传承中医药国粹,推进中医药健康发展,将中医药文化纳入健康中国建设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
从未消退的魅力
现代人离不了中医养生智慧
书记说:“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关于中医的质疑声越来越多?中医是否会被西医取代,逐渐退出中国人几千年来赖以生存的历史舞台?
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应禄并不认可这种看法。“我不仅对中医很‘友好’,还很尊重中医,喜欢中医。事实在这儿摆着,中国人几千年活下来,没有中医行吗?”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副院长史大卓认为,在传统的阴阳辩证思想的基础上,经过两千多年历代医家反复实践,由实践形成了一定的规律和规范,在历代控制相关疾病的斗争中积累了有效方法,“仍是一个发展的科学,而不是一个固步自封的科学,不是一个止步不前的科学。”提及中医药的未来发展,史大卓表示,继承、发展、创新,三方面缺一不可。保护及弘扬传统中医,必须避免中医成为“博物馆医学”。
事实上,很多现代保健知识,在中医古书中就有体现,只是常为现代人所忽视。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系主任马冠生介绍,《黄帝内经》是最早的膳食指南,一方面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做了非常多的宣传,但是传统的中医理论、养生保健的知识和理论没有得到很好的提升和宣传,这也是现代学者在进行科普时面临的一个挑战。“最新版膳食指南中很多最基本的东西,还是没有离开《黄帝内经》,比如谷类为主、食物多样,吃动平衡等,都能找到当年很多基础的痕迹。”
好膏不怕巷子深
远销海外的养生圣品
近年来,人们对膏方养生的认知进一步提高,越来越多人将其作为追求健康的时尚之选,膏方这颗中国古老养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也逐渐成为现代人们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标志,同时成为远销海外的养生圣品。
膏滋“墙里开花墙外香”,主要还得益于中医药在国外受到的广泛认可。中华中医药学会国际交流部主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脊柱健康专委会副会长孙永章先生介绍,目前,中医药已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现在遍布世界各地的中医诊所大概有十多万家,从业人员光是境外的有30多万。“我从事中华中医药学会国际部工作的这十年,发现世界不同地区对中医药的需求各不相同,尤其是东南亚地区,包括阿拉伯地区,对膏滋方或滋补类的中医药需求,非常旺盛。”
膏滋的走俏,和膏滋的品质、功效密不可分。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顾问、首席健康科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温长路介绍,膏就是雨水对土壤的恩泽作用,中医的膏方就是润泽人体的流膏,膏方的应用范围很大,古今大量实践证明它的适应症有这么几方面,一是健康调理,二是安养心神,三是提高性功能,四是抗衰老和延年,五是美容保健,调治妇儿疾病、内科疾病、风湿及骨关节疾病、肿瘤等。
熬膏是个良心活儿
匠心手作、古法传承,膏滋品质大于天
熬膏滋不易,要熬真正的好膏绝对是个技术活儿,也是个良心活儿。从小铜锅,到不锈钢锅;从湖北省中医院,到通山无菌车间。旗黄膏的熬制始终坚持古法手工,跟以往通过机器控温、流水线加工的做法不同,古法熬膏的繁复工艺,旗黄膏一道没省,经12小时浸渍,3道提取,4次浓缩,48小时化胶,武火3次,文火收膏,历经选、制、洗、泡、煎、秘、滤、收8道工序,最大程度保留传统工艺熬膏的精髓。
真正的好膏是嗅之无焦味、无异味,而有淡淡的药香,没有糖的结晶析出。温长路介绍,膏滋的品质与熬膏人本领的大小密切相关。湖北中医院的药剂师吕柳荫,正是秉承着精选好药、精炼好膏的原则,在熬膏实践中反复打磨技艺,对品质把控严苛,始终坚持质量优先,不仅服用方便,也便于久藏,不用放置防腐剂,即可保存三到五年。
来源:腾讯网、央广网 、人民网、凤凰网等
国医古方调养
为您提供养生调理、健康饮食、生活小常识、健康小知识等资讯。
相关知识
膏滋,传承中医国粹 匠心“炼”就好膏
谷医堂:传承中医国粹,匠心“炼”就好膏
传承中医国粹 匠心“炼”就好膏
谷医堂健康管理中心:传承中医国粹,匠心“炼”就好膏
传承中医国粹 匠心“炼”就好膏——人民政协网
谷医堂制膏大师蒋孟良:秉承中医药传承与创新 匠心熬好膏
中药膏方炼制:匠心传承与健康守护
用匠心熬好膏滋 传承中医非遗技艺
谷医堂谷方益元——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传承膏滋养生文化
鹤有方传承千年中医精髓,与您共创膏滋养生事业!
网址: 传承中医国粹!匠心方能“炼”就好膏 https://m.trfsz.com/newsview1513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