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治疗作为目前临床治疗多种疾病的主要方式之一,在确认患者疾病类型、手术耐受性等条件后,通过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可以有效地治疗疾病。然而,外科手术后,由于手术创伤和失血等因素,许多患者体质会变得较为虚弱,需要通过多种康复支持措施来加速术后恢复。饮食作为外科患者术后康复的关键环节,不仅需要补充营养,更应科学地进行管理。遵循以下原则有助于外科患者的积极康复。
01
渐进性饮食恢复
在外科治疗后,饮食护理应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营养需求,提供适当的膳食以促进手术伤口的愈合。鉴于患者疾病差异,应避免盲目进补,而应采取渐进性饮食恢复原则,帮助患者逐步恢复正常饮食习惯。例如,对于胃癌、食管癌等消化道肿瘤手术后的患者,术后初期应在不同营养支持的基础上,为患者提供流质食物,并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逐步过渡到半流质食物,如米糊、藕粉、粥等,以促进患者自主进食功能的恢复。大约术后一个月,患者可逐渐过渡到软质食物,同时保持日常饮食摄入,维护消化道健康。
02
合理饮食
手术治疗过程中,由于手术的侵入性操作、器官组织损伤以及术前禁食禁饮的要求,患者术后会感到明显饥饿和口渴。但在术后早期,家属不应过度“关心”而忽视了饮食控制,以免因进食不当导致手术不良后果。应该合理控制患者的食物摄入量。
以泌尿系统结石疾病患者为例,手术后体内可能残留结石碎片,因此,需要积极鼓励患者多饮水,以促进术后排尿功能的恢复和残余结石碎片的排出,预防疾病复发。与上例相反,心脏外科手术后的患者,由于原发疾病和手术后心脏供血负荷的限制,需要严格控制水分摄入,避免心脏供血负荷增大,引发严重并发症。因此,家属应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严格遵循医嘱进行术后饮食安排,以促进患者康复。
03
优质清淡饮食
蛋白质是外科患者手术后身体恢复的重要营养素,有助于促进手术伤口愈合和维持免疫功能。手术后患者机体能量消耗较大,因此,除了补充蛋白质外,还需要增加热量摄入以维持能量平衡。术后应由医护人员根据患者营养需求,指导家属为患者准备高热量、高蛋白的清淡食物,如鱼肉、鸡蛋、虾、牛奶等,以促进患者术后健康恢复。
04
遵循个体化原则
鉴于不同患者在外科治疗中的疾病差异,术后应由医生和护士为家属提供个体化的饮食指导,确保患者在术后健康饮食的同时,促进康复,并预防因饮食不当导致的临床安全事件。
综上所述,饮食护理作为外科患者术后康复的重要干预措施,应在科学合理的饮食干预下促进身体快速恢复,应避免盲目进补,确保患者健康、安全。
作者丨韦日华(东阳市横店医院)
编辑丨王雅涵 校对丨王宇
审核丨叶冬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