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减脂哥云峰:让你越吃越健康的七大减肥美容食物

减脂哥云峰:让你越吃越健康的七大减肥美容食物

夏天来了,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减肥,除了日常注意锻炼和控制饮食之外,我们可以吃一些具有减肥功效的食物,吃这些食物不仅不会让你增重,反而会帮助你抑制体重的增长,不仅满足了对美味食物的享受,更满足了你减肥的需求,下面减脂哥云峰就介绍几种可以让你越吃越健康的八大减肥美容天然食物。

1、生菜

生菜的膳食纤维素非常丰富,给低脂减肥者补充丢失的纤维素,市面上常见的球形包心生菜、皱褶奶油生菜,还有油麦菜,都可以算作生菜的一种。和另一种常见的蔬菜白菜相比,生菜纤维含量更多,有消除多余脂肪的作用,是非常不错的减肥食品。此外,因为生菜叶中含有莴苣素,还有镇痛催眠、降低胆固醇、治疗神经衰弱等功效。

减脂哥云峰建议:除了制作常见的生菜沙拉之外,还可以在冰箱里存储一些洗净剥好的生菜,在进餐的时候,或者想吃东西的时候都可以拿出即吃,随时补充。

2、芦笋

给低碳水化合物减肥者增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芦笋可是蔬菜中的贵族,虽然价格比别的蔬菜稍加昂贵,但口味确实清香鲜美,和一般的蔬菜相比,芦笋所含的蔬菜纤维柔软可口,而且还含有更多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此外,芦笋中含有丰富的叶酸,大约5根芦笋就含有100多微克,已达到一个人每日需求量的1/4,吃上一盘芦笋,它丰富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就能补充你维生素不足的遗憾啦。

减脂哥云峰建议:首先,芦笋最好整根煮,这样能在最大程度上保持营养;此外,芦笋的营养多在尖上,最好把芦笋捆起来头朝上煮,以保持营养。

3、西葫芦

可以扫清减肥后的暗黄面色,这种平淡无奇的廉价蔬菜,其营养价值却毫不逊色。西葫芦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葡萄糖等营养物质,尤其是钙的含量极高。而且,西葫芦富含水分,有润泽肌肤的作用,富含水分的西葫芦能帮你扫清减肥后的暗黄,还你白皙的面色。

减脂哥云峰提示:西葫芦不宜生吃,烹调时不宜烧得太烂,以免营养损失。此外,西葫芦性寒,脾胃虚寒的人应少吃或慎吃。

4、番茄

番茄可维持皮肤弹性和水分,番茄也是水嫩美人的最爱。鲜番茄和番茄汁水分含量高达94%,且番茄中丰富的番茄红素对心血管具有保护作用,能减少心脏病发作。此外,番茄中的尼克酸,能维持胃液的正常分泌,促进红血球的形成,有利于保持血管壁的弹性和保护皮肤。

减脂哥云峰提示:与催红剂快速催熟的番茄相比,自然成熟的番茄营养更加丰富,味道也分外香浓。所以,选购的时候,最好选择自然成熟的番茄。

5、三文鱼

三文鱼可为低脂减肥者补充优质蛋白,对于遵循低脂减肥法的女士来说,荤食的选择可大有学问呢。营养丰富的三文鱼当然是我们的不二之选。三文鱼是高蛋白、低热量的健康食品。此外,它还含有多种维生素以及钙、铁、锌、镁、磷等矿物质,还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在所有鱼类中,三文鱼所含的Ω-3不饱和脂肪酸最多(每100克三文鱼约含27克)。

减脂哥云峰提示:如果可能的话,一周吃上2~3次三文鱼最为理想。也可将吃剩的三文鱼片做成三文鱼粥。把三文鱼片拍上点盐和姜沫,腌15分钟。用砂锅煮一锅白粥,熬熟了以后把鱼片放进去,盖上盖子关上火,过10分钟就好了。

6、草莓

草莓又美味,又营养,除了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多种矿物质之外,草莓最突出的优点是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其含量比西瓜、苹果、葡萄高10倍左右。草莓的营养成分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多吃也不会受凉或上火。

减脂哥云峰提示:注意洗草莓时,不要把草莓蒂摘掉,去蒂的草莓若放在水中浸泡,残留的农药会随水进入果实内部,造成污染。要把草莓洗干净,最好用淡盐水或淘米水浸泡5分钟,然后用自来水不断地冲洗,流动的水可避免农药渗入果实中。

7、火鸡肉

能满足口腹之欲又保持低热量的减肥佳品体形庞大的火鸡,其营养成分并没有因为体形庞大而稍打折扣。火鸡肉不仅肉质细嫩、清淡,而且在营养价值上有“一高二低”的优点:一高是蛋白质含量高,在30%以上;二低是指火鸡肉脂肪和胆固醇含量皆低。所以,火鸡可是既想减肥又爱吃肉的人们最好的选择了。

减脂哥云峰建议:如果你爱吃三明治,自己来做个简单健康的火鸡三明治吧。将法棍面包(细长的体形适合搭配整块的夹心材料)横切两半,火鸡肉切薄片。生菜洗净,西红柿洗净切片。在面包上铺火鸡片,根据个人口味撒适量黑胡椒粉。最后在火鸡上依次铺西红柿、生菜即可。

减脂哥云峰专注健康减脂,持续为你分享实用减脂方法,期待下一个瘦身成功的就是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

七大瘦身误区让你越减越肥
七大误区让你越减越肥
七种健康低卡零食 让你越吃越瘦
好吃简单的减肥沙拉 让你越吃越瘦
让你越吃越老的8大食物
让你越吃越健康的七种食物
让你越吃越瘦 减肥食品很不错
哪些食物让你越吃越瘦
10种食物让你越吃越瘦
晚上吃五种减肥食物让你越吃越瘦

网址: 减脂哥云峰:让你越吃越健康的七大减肥美容食物 https://m.trfsz.com/newsview1516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