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杜仲
编辑 | 紫苏
来源 | 观潮新消费(ID:TideSight)
2018年5月,元气森林推出了无糖气泡水,起初,谁也不知道这是一颗扔向行业的核弹。这款气泡水用赤藓糖醇取代了白砂糖和阿斯巴甜,完美切中了“既要又要”的消费者“好喝不胖”的诉求。
随后,这个主打0糖0脂0卡的大单品一路高歌猛进,直到2021年,贡献了约40亿元销售额,在公司营收占比54.79%。
与此同时,新一代“研究型”消费者逐渐成长起来,在元气森林的强力灌输之下,牢牢记住了“赤藓糖醇”这个原本只有专业人士才会熟知的名词。作为国内首家工业化生产赤藓糖醇的企业,保龄宝由此走入了更多人的视野。
但保龄宝的故事并不是从那时才开始的。成立于1997年的保龄宝,2001年就已经成为著名国际直销企业的供应商,进入跨国公司的供应链序列;让它名声大噪的赤藓糖醇,其生产亦可以向前追溯到2002年,与元气森林的合作也在2015年就启动了。
成立28年的保龄宝,始终在功能糖领域深耕。可以说它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国功能碳水的进化史。
在2025 Foodaily创博会现场,观潮新消费(ID:TideSight)对话保龄宝解决方案中心总监周清涛,走进这个功能糖领域的巨头。
巨头的两次腾飞
1997年,国内首条低聚糖生产线在保龄宝正式投产,那个时候国内既没有相关标准,又没有企业生产,更没有企业应用。
于是保龄宝一边组建团队从“这个产品是什么、有什么特性、怎么应用”开始不厌其烦地向下游企业进行推广,一边将产品向美国、日本、欧洲等应用较早的市场出口,以确保企业的正常发展,同时保持对新技术与新原料的敏锐触觉。
随着海外业务的顺利推进以及不遗余力的在国内客户中间拓展认知,保龄宝在国内市场的局面也逐渐打开,多家乳品、烘焙、饮品头部企业陆续进入其客户列表。2004年,保龄宝成为可口可乐中国首家果葡糖浆供应商,发展走上快车道。
2021年,赤藓糖醇伴随元气森林这样的新势力,农夫山泉、康师傅等传统巨头以及众多新茶饮品牌的原料革命登上顶峰,不但价格一度飙升到4万元/吨,更重要的是——没货。
这一年,保龄宝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均创下历史新高。
以合作可口可乐和合作元气森林为两个重要节点,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市场对于功能性碳水的期待,已经开始逐渐向健康、低卡转向。而在每个阶段都牢牢把握住先发优势的保龄宝,没有错过任何一趟行业变革的列车。
“特种功能糖要么没有热量或热量很低;要么有饱腹感,可以减肥,可以控制血糖血脂。消费者在了解到这些产品特性之后,也愿意从食用蔗糖慢慢转向食用一些同样有甜味但负担小很多的功能糖。就整个趋势而言,从最早应用到乳品营养创新,到保健食品,再到普通食品,我们在功能糖领域做的工作,就是把原有的有负担的糖减掉,用一些负担比较低的、有益健康的糖来改善整个产品的营养结构。”在周清涛看来,这一趋势是非常明显且可持续的。
从低聚麦芽糖,到基础淀粉糖,再到多个系列的功能糖,以及代糖纤维、代糖糖醇、新糖源和膳食纤维,再到如今进一步拓展到功能性油脂,保龄宝已经形成多元化的产品组合,用来满足不同品牌客户的需求。
随着赤藓糖醇成为全球大热原料,华康股份、三元生物、诸城东晓等也纷纷入局或扩产,行业供不应求的局面迅速改变,市场也在期待下一个赤藓糖醇的出现。
诸多备选项里,近几年呼声最高的是阿洛酮糖。
相较于其他代糖,阿洛酮糖有着独特优势:一是部分代糖结晶性强,很难做成液体,但阿洛酮糖可以自由变身为固体、粉末、液体等不同形态,使其下游应用更为广泛;二是部分代糖不宜上色,但阿洛酮糖有非常好的上色性,焙烤后能呈现漂亮的金黄色,与烘焙等细分赛道适配度更高。
这一次,保龄宝同样早早就做好了准备。早在2020年就已经完成阿洛酮糖生产线的改造,目前是我国能够稳定生产各类阿洛酮糖的头部生产商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7月2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2025年第4号《关于D-阿洛酮糖等20种“三新食品”的公告》,D-阿洛酮糖正式获批,迎来合规之路,市场需求也蓄势待发。
“减糖”风吹全球
保龄宝的技术与产品储备总是快市场一步,在国内首创了多种原料,背后的“秘密”比想象中更简单——跟住全球趋势。
事实上,对国内大部分功能糖企业来说,海外都是非常重要的业务阵地。这主要是由于欧美等发达市场在相关产品的研究与落地上比国内更早更成熟。
“大部分产品在全球都有或多或少的应用,然后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加工厂,将这些创新产品进行实质的落地和产能的扩大,产出非常多优质的原料,以极具竞争力的价格供给了全球市场。”周清涛总结道,“国内功能糖领域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以这样的模式来发展的。”
以赤藓糖醇为例,在国内尚未大规模应用时,在保龄宝生产线上诞生的赤藓糖醇已经销往以美国为代表的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再比如阿洛酮糖。从原料和技术上来说,国内企业在阿洛酮糖赛道都是十分领先的。尽管相关批复工作在今年才取得重要进展,但其在国内的生产其实已经进行了很多年。一个突破是,我国阿洛酮糖的批复进度在全球已经处于较为领先的位置,比欧盟还要提早一步。
事实上,在国内浪潮兴起之前,“减糖”已经是不折不扣的全球趋势。这也很好理解,比国内更嗜甜的消费者叠加复杂的社会服务需求,这些海外市场需要找到比“糖税”更有效、更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
以低卡、低负担、不参与代谢等为特点的功能代糖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叱咤全球的。这一风潮下,作为中国生产力的代表,保龄宝的全球化之路开始于2000年之前,主要以产品出口的方式进行。
事实上,直到今天,海外市场依然是保龄宝的重要阵地,且与国内以基础糖为主的业务构成相比,其国际业务多以功能性碳水产品为主。在出海过程中,保龄宝也积累了深厚的市场认知与服务经验,尤其是对美国与欧盟市场的了解。
需求层面来说,相比欧盟,美国消费者食用的糖量更高,肥胖比例也更高,所以早早就在发展代糖业务,对功能性碳水的需求也比欧盟更大。
法规层面也有一些差异,例如阿洛酮糖在美国已批复多年,但在欧盟还没有批,其他原料也类似。各个市场法规的不同也直接带来了出口产品选择上的不同。
市场氛围层面,减糖或无糖产品在欧美已经有广泛的消费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品牌和消费者会追求更高维度的品质,例如更好的溶解性、非转基因原料、绿色有机等等,这些不同层级的健康指标甚至会直接在包装上进行标识。
高品质、多元化的海外市场需求引领着保龄宝在产品创新之路上一路狂奔。
“中国功能糖有领先的工艺、优秀的品质以及具有竞争力的价格,所以是全球最大的甜味剂原料基地和产品供应地,部分种类的甜味剂在国内的产量供给甚至能达到全球的80%以上,是真正的中国产能供给全球。”周清涛介绍。现在,保龄宝的全球化进程已经发展到新的阶段,工厂出海等事项均在筹备之中。
随着双循环战略不断加速,代糖的内需市场也处于逐渐拉升的阶段,新原料批复也在加速。由此,国内企业可能就会有更强的动力去做前端的创新、研发及落地。
让场景说话,走向更广处
功能糖领域有实力的玩家并不算少。当市场竞争加剧,明星产品趋同,大家纷纷开启低价模式抢市场,作为头部企业的保龄宝,也难免感受到“内卷”的压力。
某种程度上,保龄宝近几年明显提速的创新频率正是对“内卷”的战略性回应。“原来国际企业要在中国上一个新品,需要至少半年以上的时间才有可能落地。但是现在大家通过很多灵活的方式,例如以不同的加工方式先推出来让消费者和市场去感受一下产品是不是符合市场的。任何一家企业也不敢笃定这个产品一定会火。”周清涛坦言。
但更重要的创新动力依然来自于需求端的增长。据周清涛观察,现在功能糖市场上游原料企业越来越多、原料也越来越丰富,而且近几年发展状况都不错,主要是市场的消费需求带来的驱动力让大家相信行业有着很好的前景,所以更愿意入场和投入,“消费者对于营养的诉求更加精准,知道自己想获取什么营养,同时减少什么摄入。”
保龄宝的创新主要沿着两条线展开。
第一是品类的创新。主要着眼于全球市场的变化和需求,去拓展一些新的品类。
第二是品质的延伸。即在已有品类的基础上,根据下游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进行进一步的优化迭代。例如让原料的流动性更好、速溶性更好、口感更好、纯度更高等。下游客户的需求直接传导自消费者。由于原料问题导致的产品太甜、太黏、口感不好等问题就是在保龄宝和客户一次一次这样的迭代中解决的。
周清涛介绍,“像原料改善这样的创新,是时时刻刻存在于我们现在的工作当中的,是多元的。”
例如1999年,保龄宝克服重重技术及设备难关,研制出纯度升级的低聚异麦芽糖(一种具有较高性价比的益生元,可有效增殖肠道内的双歧杆菌),不但直接推动“双歧因子”功能食品这一新概念革命,也助力其合作的客户产品畅销海内外多个国家,至今仍享有声誉。
针对客户需求进行个性化创新是保龄宝的工作重点之一。随着下游品牌企业新品迭代的速度不断加快,保龄宝近两三年的创新加速也是显而易见的。
为了保障创新的及时性、有效性,保龄宝建立了专门的创新机制,可以基于某一产品特性形成跨部门的组织快速进行落地。
这背后当然也少不了保龄宝的创新人才储备及创新技术储备,再加上保龄宝近30年的发酵工程与酶工程核心技术积累,才足以支撑多元、快速的产品创新与迭代。
值得一提的是,保龄宝一直与国内外众多高校及科研机构合作,作为创新最初的来源与动力。保龄宝逐步将这些机构前沿的原研技术进行落地和创新。
例如低聚异麦芽糖作为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就是由保龄宝引进,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技术开发落地的。当时国家轻工局组织的鉴定结果表明,我国自行开发生产的这一新糖源,低聚异麦芽糖含量高达90%以上,其中的功效成分异麦芽糖、潘糖、异麦芽三糖含量大于50%,比国外同类产品高5%以上,领先优势明显。
这只是多年来保龄宝构建的创新生态的冰山一角。如今,保龄宝的创新已经开始突破功能性碳水的范畴,以发酵工程和酶工程为技术基石,向更多的功能性营养素拓展。
不断完善的产品体系,正围绕着体重管理、肠道健康、医美日化等不同场景,带保龄宝走上“功能碳水和营养强化专家”的道路。
结语
如今,保龄宝服务客户超2000家。其中既有可口可乐、蜜雪冰城等国内外巨头,也有元气森林、大窑饮品等近年来风头正劲的明星企业。
无论规模大小,对于有共同市场价值观的客户,保龄宝都选择与其深度绑定。“当保龄宝还是一家小公司的时候,是大客户和我们一起,帮我们的业务能力逐渐匹配到相应的规模。所以我们也拿出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新锐公司创新的思路。”
稳定的大客户是压舱基石,新型企业则带来灵活多变的市场声音。不同的优势与特点,让保龄宝在陪伴其发展的道路上也擘画出了属于自己的成长轨迹。
保龄宝的28年,是中国功能糖产业从无到有、由弱向强的生动缩影。从低聚糖的拓荒者到赤藓糖醇的引领者,再到阿洛酮糖等新赛道的领跑者,保龄宝每一步都踩准了健康升级的节拍,以深厚的技术积淀与敏锐的市场洞察,成为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隐形引擎”。
未来,随着健康消费浪潮的深入,保龄宝的故事,远未结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