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骨骼是强健体魄的基础
骨骼健康,我们才能
随心而动,享受人生
您是否受到轻微的磕碰或摔倒即发生骨折?您是否还出现了驼背、身高缩短等问题?这很有可能是骨质疏松。
虽然目前人们还无法阻止因衰老而产生的骨质退化,但可以通过一些措施来延缓衰老和退化的过程。可以说,骨质疏松是可防可治的慢性病。
骨质疏松的原因有以下三种
01
遗传因素
如果母亲患有骨质疏松,那么女儿患骨质疏松的概率也会大大增加。遗传因素会导致后辈的骨密度低于正常人。
02
雌性激素下降
雌激素降低是引起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原因,女性多在卵巢切除后或绝经期出现雌激素下降,因此容易发生骨质疏松。
03
缺乏运动
长期缺乏运动的人患骨质疏松的概率更高。运动会通过机械刺激来激活骨细胞的活性,促进骨的形成。相反,缺乏运动,骨细胞的活性难以激活,因此更易出现骨质疏松。
另外,长期卧床休息的人及长期骨折固定的人患上骨质疏松症的概率要远高于其他人。
静止不动时,肌肉的活动量相应减少,对肌肉的刺激也减少,骨母细胞也逐渐减少,进一步破坏体内正常的骨代谢。
这时,破骨细胞就会变得异常活跃,从而导致骨骼中的钙质流失,最终引发骨质疏松。
如何通过运动防治骨质疏松
对年轻人来说,足量的运动可以获得更高的骨量储备,并能有效避免年老后骨量丢失速度过快。虽然老年人运动起不到增加骨密度的作用,但可以减缓受力部位骨量的流失。
储存骨本、减缓骨质流失,要从年轻时做起,40岁前要开始多运动。但是,并非所有的运动都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无法改善骨密度的运动:骑脚踏车、游泳等。
有助增强骨密度的运动:荷重的有氧运动。
年轻人可以做些强度高的运动,如跳绳,每周3到6天,每天跳跃约50次,离地约8公分;慢跑,每周至少2~3次,每次20分钟,不必追求速度。
老人可以快走,每周3天,每天45-60分钟,可以快走慢走交替循环。对于已有骨折风险的人或是老人,则应避免跳跃、脊柱前弯、搬运重物。
除了科学运动,
健康骨骼还可以这么做哦!
营养、运动、晒太阳,
有利于促进或保持骨量
科学运动防损伤,爱护全身骨骼和关节,
保持持续行动力
儿童青少年端正身姿和体态,
少久坐多锻炼
40岁以上人群应检测和了解自身骨密度,
预防骨质疏松症
老年人应重视力量和平衡能力练习,
预防跌倒防骨折
来 源:全面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编 辑:王宜君 洪晶
◆责 编: 陈静 ◆审 核:朱云峰 汤荣
往期精彩回顾
☛ 三减三健|中国成人中已经有超过一半的人存在超重或肥胖,如何保持健康体重?
☛ 国家卫生城镇标准(2021版)| 释义与解读[85]
☛漫说健康|世界阿尔兹海默病日,守住你的记忆
☛ 国家卫生城镇标准(2021版)| 释义与解读[84]
☛ 全国爱牙日|保持口腔健康,您知道“8020”吗?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