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青锻炼各有注意事项
儿童、青少年避免突击训练。
这个年龄段是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人的骨骼尚未成型,肌肉力量较弱。有些学生平时课业繁重,缺少锻炼,在体育升学考试前才突击训练,以期待在短期内达到运动效果,这样反而容易出问题。比如,跑步过度易导致小腿内侧骨膜炎,还有一些孩子会感觉前脚掌或后脚跟痛,以为是“生长痛”,其实是过度运动导致的炎症。另外,扁平足的孩子也不适合过多进行跑步运动。还有些孩子在家长督促下练琴,进行长时间的重复手部动作,容易引起腱鞘炎。所以儿童、青少年要注意避免过度的活动刺激,最好别做太多重复动作,以多样化的锻炼为宜。
中青年人切忌太猛烈。
中青年人骨骼健壮,肌肉力量强,但也是易受伤人群。他们通常喜欢一些对抗性强的运动,比如篮球、足球等,常发生身体冲撞,很多人也爱打网球等需大力挥拍的运动。中青年人容易在跳跃、跑动时用力过猛,或在扣球、挥拍时由于动作不协调而导致扭伤、骨折等意外伤害。所以,建议这类人运动不要太猛烈,不要过分追求“胜”和“赢”,避免意外伤害。
老年人要量力而行。
老年人多有骨质疏松、肌肉力量变弱的问题,还常伴随心血管疾病,所以适宜进行幅度小、强度低的运动。不过,即使进行这样的运动,也得量力而行。有些奶奶喜欢跳广场舞,有时需做单腿发力的“垫脚尖”,一旦腿部肌肉发力不足,容易造成跟腱扭伤和跌倒。还有不少老人是瑜伽爱好者,该运动虽比较柔缓,但也有不少姿势并不适合老年人。因此,老人锻炼最重要的是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做出正确选择,以 “做得到”为原则。
科学跑步九个细节
要想科学有效地跑步,需注意9个细节。
强度:建议锻炼者进行中等强度的跑步,一般指达到有点累、气喘、需费点力才能说话的程度。
时间:每次跑步最好持续20~60分钟。每周进行中等强度跑步至少150分钟。在身体允许的条件下,如果你想获得更多运动益处,每周可跑300分钟。
里程:日常健身跑,每次以3~5公里为宜。每周里程上限不超过92公里。
频率:每周跑3~5次适合大多数人。
场地:有条件的话最好选塑胶场地,其次是在公园,尽量避免在较硬的路面长时间跑步。
跑鞋:高足弓、体重偏重者需缓冲性能好的鞋,扁平足者需支撑性能好的鞋,正常足者可折中选择。
热身:跑步前的热身运动以动态拉伸为主,如下蹲抱膝、弓箭步蹲、后踢腿、侧压腿等。
姿势:跑步时要保持头正对前方,肩部适当放松、稳定,以肩为轴前后摆臂,肘屈曲90度。不可左右摇晃或上下起伏过大。下肢前摆时要积极送髋,慢跑以足中或脚跟着地,快跑以足前掌着地。注意保持呼吸的深度和规律性,可用口鼻同时呼气。
调节:跑步者要通过呼吸、心跳、疲劳感、肌肉和关节的酸痛反应等调整运动节奏。
不运动的危害超过吸烟
运动的益处很多人都知道,但是缺乏运动的风险,却往往没有引起大家的足够重视。美国克利夫兰诊所发表研究称,缺乏运动比吸烟、糖尿病、心脏病对健康的危害更大。
该诊所从1991年1月到2014年12月对招募的12万位患者用跑步机进行运动试验,并以运动的实际成绩为基础,研究锻炼和各种死亡风险的关系。结果表明,跑步成绩不太好的患者,与肾功能不全者相比,死亡风险约高2倍;运动量少的人,与运动成绩最好者相比,死亡风险高6倍。
研究还表明,运动不足的风险大幅超过吸烟、糖尿病、心脏病。科学家呼吁大众,一定要坚持锻炼身体,因为运动的益处甚至能抵消不良生活习惯带来的影响。此外,研究还提醒,运动对健康的好处不分男女,涉及全年龄层,高龄者运动一样能够受益。
*本文素材来源网络,若侵删
智慧跑步 ·粉丝福利(私信或见评论区)
热爱跑步的小伙伴,有时遇到拉伤、膝盖疼,因为兴趣跑不知道怎么解决这些问题,长期错误跑姿可能影响你健康,年资深跑步教练坐镇,免费1V1咨询。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相关知识
科学跑步九个细节
【保健】科学跑步九个细节
【健康】喜欢晨跑,这9个细节教你科学跑步!
科学跑步锻炼 注意九个细节
跑步是人人适宜吗?科学跑步你需要注意九个细节
老中青锻炼各有注意事项 科学跑步有9细节
想通过跑步减脂?一定要注意这9个细节!否则徒劳
6节课掌握科学跑步方法,拒绝跑步膝!
科学跑步不会伤关节
9个科学跑步提速的方法,让你的速度进一步!
网址: 科学跑步9个细节 https://m.trfsz.com/newsview1536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