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妇幼健康科普丨科学喂养,助力成长——儿童膳食营养指南

妇幼健康科普丨科学喂养,助力成长——儿童膳食营养指南

妇幼健康科普丨科学喂养,助力成长——儿童膳食营养指南

2025-05-23 11:38 来源: 邗江卫生计生

发布于:北京市

(来源:邗江卫生计生)

科学喂养

助力成长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特需

一、分年龄段营养策略

1

婴儿期(0-12月龄)

纯母乳喂养(0-6月龄)

WHO强烈推荐:母乳是婴儿最理想食物,提供抗体(如IgA)降低中耳炎、腹泻和呼吸道感染风险(Lancet 2016研究证实)。

维生素D补充:AAP建议母乳喂养儿出生后每日补充400IU维生素D(无需晒太阳),配方奶喂养儿需计算奶量中维生素D含量(每升配方奶通常含400-600IU)。

辅食添加(6-12月龄)

关键窗口期:2022版中国膳食指南强调,辅食添加不早于17周(4月龄)、不晚于26周(6月龄),过早增加过敏风险,过晚导致缺铁性贫血。

优先补铁:首推强化铁米粉(含铁量4-6mg/100g),红肉泥(牛肉含铁2.1mg/100g)每周≥3次(JPGN 2018共识)。

2

幼儿期(1-3岁)

膳食模式转型

钠摄入控制:WHO建议每日钠<1200mg(≈3g盐),过量增加成年期高血压风险(NEJM 2010研究)。

蛋白质分配:优质蛋白需占50%以上,包括鸡蛋(生物价94)、牛奶(酪蛋白)、大豆分离蛋白等(FAO/WHO标准)。

预防缺铁性贫血

筛查建议:AAP推荐9-12月龄、1岁、2岁各检测一次血红蛋白(Hb<110g/L需干预)。

治疗策略:确诊贫血时,元素铁3-6mg/kg/d+维生素C 100mg/d,餐间服用吸收率最佳(《中华儿科杂志》2019指南)。

3

学龄期(3岁以上)

DHA与神经发育

推荐量:EFSA(欧洲食安局)建议每日100-250mg DHA,相当于每周2份(每份100g)高脂海鱼(如三文鱼含DHA 1.4g/100g)。

替代方案:对海鲜过敏者可通过藻油DHA补充(每日200mg,纯度≥35%)。

二、关键营养素循证补充方案

1

钙与维生素D:骨骼健康的黄金组合

钙需求:

年龄

每日钙需求(mg)

1-3岁

600

4-6岁

800

7-10岁

1000

(数据来源:《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

维生素D补充

无论喂养方式,所有儿童需每日补充400-800IU(AAP 2020更新建议),北方高纬度地区、冬季建议800IU。

血清25(OH)D应维持在50-125nmol/L(ESPGHAN 2016标准)。

2

膳食纤维:被忽视的肠道守护者

推荐量:儿童每日纤维量=年龄+5g(如3岁儿童需8g/d)。

食物选择

可溶性纤维:燕麦(β-葡聚糖)、苹果(果胶)——调节血糖;

不可溶性纤维:全麦面包、芹菜——促进排便。

3

锌:免疫力的“催化剂”

高危人群:腹泻患儿(锌流失增加)、素食儿童(植物性食物锌吸收率低)。

食补方案:牡蛎(含锌71.2mg/100g)、牛肉(4.7mg/100g),搭配维生素C提高吸收率。

三、常见疑问

1

牛奶选择:巴氏奶vs常温奶?

营养差异:巴氏杀菌乳(72℃/15秒)保留更多B族维生素;超高温灭菌乳(UHT)钙和蛋白质无损失,可常温保存(《乳品科学》2021研究)。

推荐建议:2岁以上健康儿童均可饮用,优先选择配料表仅含“生牛乳”的产品。

2

过敏预防:延迟添加易过敏食物?

观念革新:LEAP研究(NEJM 2015)证实,4-11月龄引入花生显著降低过敏风险(风险比0.17)。

最新指南

高过敏风险儿(湿疹/家族史)应在4-6月龄引入花生、鸡蛋(需碾碎成糊状);

每次只引入一种新食物,观察3-5天。

3

糖摄入:如何科学控糖?

WHO严格建议:禁止2岁以下儿童摄入游离糖(包括果汁),2岁以上每日糖<总能量5%(约19g)。

四、特殊医学状况下的营养管理

1

腹泻期喂养

WHO推荐ORS III配方:低渗口服补液盐(钠75mmol/L、葡萄糖75mmol/L),每腹泻一次补充10ml/kg。

锌补充:6月龄以下10mg/d,6月龄以上20mg/d,连续10-14天(Cochrane 2016系统评价证实可缩短病程)。

2

肥胖儿童膳食干预

阶梯式管理

第一步:控制果汁/含糖饮料,用全谷物替代精制米面;

第二步:每日运动60分钟(中等强度心率达120-140次/分);

第三步:医学营养治疗(限能量平衡膳食,蛋白质占20%-25%)。

五、权威监测工具推荐

1

生长曲线评估

使用WHO Anthro软件(免费下载),输入身高/体重自动生成Z评分,判断营养不良或超重(Z<-2或>+2需就医)。

2

24小时膳食回顾法

连续3天记录孩子饮食,分析营养素缺口。

儿童营养不是经验主义,而是建立在严谨的医学证据之上。当您面对网络流传的“偏方”或“网红食谱”时,请牢记三大原则:

1. 参考权威指南:国家卫健委、AAP、WHO等机构发布的指南;

2. 个体化评估:定期儿保体检(推荐1岁内每月1次,1-3岁每3个月1次);

3. 及时就医指征:出现生长迟缓(身高年增长<5cm)、反复感染或异常饮食行为(如异食癖)。

愿每位家长都能成为孩子健康的“营养科学家”,用知识护航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2]AAP Policy Statement: Pediatric Nutrition (2021)

[3]WHO. Guideline: Sugars intake for adults and children (2015)

来源: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国际诊疗部

供稿:扬州市邗江区妇幼保健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

妇幼健康科普丨科学喂养,助力成长——儿童膳食营养指南
【科普】『全民营养周』——科学食养,助力儿童健康成长
科学喂养,助力学龄前儿童健康成长
健康科普丨学生营养膳食指南
婴幼儿营养与健康成长:科学喂养指南
这样喂养宝宝才科学!婴幼儿营养喂养评估服务指南发布
健康科普|学生营养膳食指南
婴幼儿喂养指南 坚持母乳喂养 科学添加辅食
“科学育儿 健康成长”——0—3岁婴幼儿科学喂养知识讲座
婴幼儿膳食营养小技巧:科学喂养助力宝宝健康成长

网址: 妇幼健康科普丨科学喂养,助力成长——儿童膳食营养指南 https://m.trfsz.com/newsview1537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