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科普|拒绝“看不见的污染”——噪声污染的前世今生
来源:办公室
日期:2024-12-09 11:18:54
浏览:152
环境噪声
环境噪声,是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环境噪声是为保护人群健康和生存环境,对噪声容许范围所作的规定。环境噪声基本标准是环境噪声标准的基本依据。各国大都参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推荐的基数(例如睡眠30分贝),并根据本国和地方的具体情况而制定。听觉分贝
0~10分贝:听觉下限10~20分贝:极静30~40分贝:非常安静40~50分贝:安静50~60分贝:较静70~80分贝:较为吵闹80~90分贝:吵闹100~110分贝:很吵130~160分贝:无法忍受噪声标准
根据不同的噪声来源
我国发布的噪声标准较多主要有1、GB3096-2008 《声环境质量标准》
2、GB12348-200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3、GB22337-2008 《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限值如下表。dB(A)[1]
昼间 夜间
0类 50 40 1类 55 45 2类 60 50 3类 65 554类 70 55
WHO(世界卫生组织)认定
噪声污染的危害仅次于空气污染这位“隐形杀手“对环境的影响相当巨大据2014年世界卫生组织和欧盟合作研究中心公布的《噪声污染导致的疾病负担》报告中指出噪声污染不仅会让人烦躁影响睡眠质量还可能引发心脏病、学习障碍以及耳鸣等问题进而缩短人的寿命噪声对人类的危害1、听力问题
我们的耳朵可以听到一定范围的声音而不会受损,诸如炮声、喇叭、机械、飞机甚至车辆之类的人为噪声在耳朵可接受的听力范围之外;持续暴露于高声噪音中很容易导致我们的耳膜受损和听力下降,也会降低我们耳朵对于声音节奏的敏感性;更高分贝的噪音会导致暂时/永久性失聪。2、心理健康问题过度的噪声污染都会影响心理健康。噪声通过听觉器官作用于大脑中枢神经系统,以致影响到全身各个器官,故噪声除对人的听力造成损伤外,还会给人体其它系统带来危害。由于噪声的作用,会产生头痛、脑胀、耳鸣、失眠、全身疲乏无力以及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症状。
3、身体机能问题研究表明,高强度噪音会导致血压升高并增加心率,干扰正常的血液流动,长时间会导致心血管系统疾病;噪声还会导致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对于可塑性更大的儿童,生活噪音对他们的影响会更大,特别是视觉器官、内分泌机能及器官正常发育等方面也会受到一定影响。4、工作生活问题高分贝的噪音会导致两个人的语言沟通存在误解,无法自由交流;噪声还会分散人的注意力,导致反应迟钝,容易疲劳,工作效率下降,差错率上升。不同于水、大气和固体废弃物等其他的三大公认城市污染噪音属于感觉公害不能集中处理主要表现在没有污染物、污染影响不持久也不被积累、噪音声源分散等那么如何解决噪声污染呢?我们早有法律法规:1996/10/29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2018/12/29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作出修改。2021/12/24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自2022年6月5日起施行。
相关知识
环保科普丨拒绝“看不见的污染”——噪声污染的前世今生
科普时间|拒绝“看不见的污染”——噪声污染的前世今生
环境噪声污染
看不见的“健康杀手”:数据揭秘噪声污染
环境噪声污染特点与危害
噪声污染的知识.docx
噪声污染
数据揭秘噪声污染
噪声污染.ppt
降低噪声污染 构建宜居环境
网址: 环保科普|拒绝“看不见的污染”——噪声污染的前世今生 https://m.trfsz.com/newsview1538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