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世界过敏周
守护健康 远离过敏困扰
2025年的6月5日至11日是世界过敏周
旨在增强全民对过敏性疾病的认识与了解,
倡导各方以综合方式更好地满足过敏性疾病患者的需求,
并着力降低这些疾病在世界各地的流行趋势。
那么,到底什么是过敏?
过敏有多大的危害?
过敏原都有哪些?
生活中怎样预防过敏反应?
一起了解一下
01
什么是过敏性反应?
过敏,常常被误认为是皮肤或是呼吸道的一种反应,实际上,过敏轻则影响日常生活,重则危及生命健康。过敏性反应是指人体的免疫系统对一些本来无害的物质,做出非常强烈的免疫炎症反应。
02
常见的过敏原有哪些?
食物性过敏原:小麦、水果/蔬菜(桃较常见)、坚果/种子(腰果较常见)、海鲜。
药物过敏原:抗生素(青霉素较常见)、止痛药等其他药物。
虫类等过敏原:宠物(包括动物的毛发、唾液、分泌物及排泄物等)、尘螨、蟑螂等虫类。
花粉类等过敏原:花粉、柳絮。
03
过敏性反应有哪些常见症状?
过敏性反应是一个全身性的炎症反应,会累及到全身的多个系统和器官,出现不同的表现。
呼吸道:喘息、咳嗽、呼吸困难等。
耳鼻喉:阵发性咳嗽、清水样涕、鼻塞、鼻痒、眼痒、流泪等。
消化道:恶心、呕吐、厌食、腹胀、腹泻、腹痛等。
皮肤:湿疹、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紫癜等。
全身性系统反应:低血压、过敏性休克、循环衰竭等。
04
如何确定过敏原?
过敏性疾病的检查包括体内和体外两个方面。
1、体外检查
包括抽血和采集受累局部体液(例如鼻分泌物、皮肤疱液、支气管肺泡液等),进行其中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特异性IgE(sIgE)等测定,我们去门诊抽血做过敏原检测就是这种体外试验,检测的是特异的IgE抗体,所以非IgE介导的过敏原检测为阴性。
2、体内试验
包括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和口服食物激发试验(OFC)。其中食物回避和食物激发试验是诊断食物过敏最有力依据。对于疑似过敏的食物先禁食数周,再在医生指导下小剂量尝试添加,如回避后过敏表现消失,添加后出现,则证实为阳性。
3、其他检查
针对过敏性哮喘,肺通气功能和呼气NO是重要的检测手段,对于疾病诊断、评估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判断有非常重要意义。
05
过敏的预防与管理
1、避免接触过敏原
了解自己的过敏原,并采取措施尽量避免接触。无法回避的且症状持续的,比如尘螨,在医生指导下采取小剂量刺激,逐步耐受。
2、药物治疗
使用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等药物,以缓解症状,特别对于哮喘等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长期治疗。
3、免疫疗法
通过逐渐增加对过敏原的暴露量,以降低身体对其的敏感性。
4、紧急处理
对于严重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应立即就医,必要时随身携带肾上腺素笔。
世界过敏周提醒我们,过敏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不容忽视,特别是儿童会影响生长发育,严重的过敏反应甚至会危及生命。通过深入了解过敏、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管理过敏,享受健康的生活。如有过敏疑虑,建议及时咨询医生,获取专业建议。
06
来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宣传员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