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情绪对健康的影响
▣ 正面情绪的益处
情绪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感受到各种情绪的波动,尤其是负面情绪,如焦虑、愤怒和烦躁等。这些情绪如果长期存在,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潜在的危害,影响生理和心理健康。然而,情绪并非只有负面影响,正面情绪同样能给身体带来诸多益处。
江苏南京脑科医院心境障碍科副主任史家波指出,正面情绪对心血管疾病具有保护作用。通过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减少儿茶酚胺的释放,正面情绪能够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研究显示,乐观程度高的个体冠心病发病率降低了35%,冠状动脉钙化程度也更低。这种关联在调整了健康行为、健康状况和抑郁诊断等潜在因素后依然显著,且在女性中的关联比男性更强。
此外,正面情绪还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史家波介绍,正面情绪通过激活副交感神经,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同时提升免疫球蛋白A(IgA)的分泌,从而增强黏膜屏障的防御能力。一项针对334名健康成年人的研究也发现,持续记录积极情绪体验的参与者在暴露于鼻病毒后,感冒风险降低了50%。这进一步证明了积极情绪体验与感冒抵抗力之间存在显著关联。
综上所述,情绪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正面情绪不仅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还能增强免疫力,减少感冒等疾病的发生。因此,我们应该关注自身的情绪变化,学会合理有效地排解负面情绪,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除此之外,正面情绪还能促进内源性阿片肽(如内啡肽)的释放,进而抑制脊髓后角的痛觉信号传递,充当天然的镇痛剂。更有研究指出,正面情绪可能与长寿息息相关。一项涵盖1235名老年人的研究显示,生活满意度高的老年人全因死亡风险降低了29%。
▣ 负面情绪的危害
然而,长期的、慢性的负面情绪则会对健康造成实质性损害。以一名长期受头疼困扰的年轻患者为例,她因高强度工作和睡眠不足而长期处于情绪不稳定的状态,烦躁、易怒。经过详细问诊,医生发现她的疼痛症状与长期积累的负面情绪紧密相关。
史家波指出,情绪与躯体健康之间存在“双向奔赴”的关系:情绪不仅影响人的精神心理状态,同时也是躯体健康的重要调节器。现代医学研究进一步证实,负面情绪会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炎症和遗传等多个途径,显著增加心脑血管、消化系统疾病和肿瘤等的发病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负面情绪都会立即对身体造成损害。短期的焦虑可以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导致皮质醇升高,从而短时间内提升人体各器官的功能,帮助人们应对挑战。但长期的、慢性的负面情绪则会对躯体健康造成深远的影响。
以功能性胃肠疾病为例,长期焦虑是其主要诱因之一。焦虑情绪与肠易激综合征密切相关,它会导致肠道紧张、影响肠道正常蠕动和消化液分泌,进而引发一系列消化系统症状。同时,长期焦虑还会抑制副交感神经的活动,减弱消化道腺体的分泌功能,导致胃的消化功能减弱。这些症状不仅会影响患者的营养摄入和体重变化,还可能进一步削弱免疫力。
长时间沉浸在负面情绪中会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焦虑情绪可引发交感神经系统的过度激活,导致心率和血压上升,加重心脏的负担。同时,它还可能影响血小板的活性,促进血栓的形成,进一步提升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此外,焦虑障碍患者往往难以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治疗方案,如规律服药、戒烟和均衡饮食等,这也会间接地对心血管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负面情绪还会对神经系统产生深远的影响,加剧记忆功能的衰退。慢性压力导致的负面情绪会引起皮质醇的持续升高,进而抑制海马体的突触可塑性,导致神经元死亡,并引发大规模修剪突触的现象。同时,负面情绪还可能诱发抑郁症,引起全身多个器官系统功能失调,被视为促进肿瘤发生发展的高危因素。
▣ 情绪管理策略
另一方面,负面情绪也会损害人体的免疫力和代谢能力,导致免疫力紊乱,抑制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从而增加患病的风险。胃肠功能对情绪变化非常敏感,负面情绪会导致胃动力和消化液分泌的紊乱,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气得胃疼”的原因。
为了守护身心健康,我们需要学会合理有效地排解负面情绪。避免将情绪无限放大或压抑在心里,而是应该通过合理宣泄的方式来释放和纾解负面情绪。无论是通过运动健身挥洒汗水,还是向朋友家人倾诉心声,都能帮助我们成为情绪的主人,用科学的方式守护身心健康。
“当负面情绪来临时,我们可以选择置身于如诗如画的自然环境中,伴随着深呼吸,让紧张的神经逐渐舒缓,让波动的情绪恢复平静。”姜林凯提出,走向户外、拥抱大自然是缓解负面情绪的好方法。
同时,积极的自我暗示和自我安慰也是对抗负面情绪的关键。“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我们要树立信心,多给自己鼓励,‘我可以!’‘我已经做得很好!’”姜林凯强调。
若负面情绪过于强烈,姜林凯建议采用注意力转移法,将注意力投向自己的兴趣爱好上,为心灵找到暂时的慰藉。“我们应该在平时多培养些兴趣爱好,它们将成为我们抵御负面情绪的温暖港湾。”
对于那些长期无法排解的负面情绪,已经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甚至引发身体不适的情况,姜林凯建议及时寻求专业医疗机构的帮助,通过药物和心理治疗来应对。
此外,史家波也表示,情绪管理是健康管理不可或缺的一环。“我们可以通过积极思考来重塑大脑神经网络,通过规律的有氧运动来增强身体健康,通过与家人朋友的交流来舒缓情绪。”他认为,通过认知行为干预和生活方式调整,每个人都能将情绪转化为促进健康的动力。
相关知识
心理问题对健康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社会压力对胃肠健康的影响及应对策略.docx
产后情绪管理:对母婴健康的关键影响及应对策略
青少年情绪失控的应对策略
秋冬突然降温:对身体健康的潜在影响及应对策略
压力与应对:探究积极与消极应对策略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老年心理健康:影响因素与应对策略
心理学:情绪调节的策略及其应用
情绪如何影响健康&具体的情绪管理策略
情绪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是什么?情绪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及调节方法?
网址: 情绪对健康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https://m.trfsz.com/newsview1542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