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自:经济日报
10月29日,由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清华大学健康中国研究院联合研究编写的《清华城市健康指数2024》(以下简称“城市健康指数”)在北京正式发布。其中,北京、上海、杭州、南京、深圳等排名靠前。
“城市健康指数”自2020年启动,今年是第5次发布。该指数给中国城市进行“健康画像”,在健康服务、健康产业、健康行为、健康设施、健康环境、健康效用六大评价版块下,设置了17个评价领域和39项评价项目。 清华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研究专员李丰婧介绍,“整体看,近5年全国城市健康指数呈现稳步上升态势。”2020年至2024年,指数从60.11增至63.09,每年都有提升。

依据指数分值结果,报告将参评城市分为5个等级,从高到低分别是引领级、优质级、平均级、发展级和追赶级。研究结果显示,5年来,追赶级城市数量从86个显著减少至10个。78个追赶级城市健康水平显著提升,实现提级。在这些城市中,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每千人医院床位数、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等指标提升较大。
与往年相比,《清华城市健康指数2024》还进一步整合了全球城市健康评价热点指标,完善城市健康状况国际比较体系,设计了医疗服务、生活行为、城市绿化、环境质量和健康结局5个健康维度。评价对象为16个国家的36个国际化大城市,包括伦敦、纽约、巴黎、新加坡等20个外国城市,以及北京、上海、香港特别行政区等16个中国城市。结果显示,中国城市在健康结局、医疗服务和城市绿化方面具有优势。(经济日报记者 吴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