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社会,“瘦”被视为一种美的标准,但殊不知,追求极端的瘦身其实可能给健康带来隐患。研究显示,体重过低者在遭遇意外急症时,抵抗能力远不如体重正常者。我们来看看“瘦人更扛不住意外急症”这一说法缘何并非夸张。
瘦身背后的隐患
首先,减重过度意味着身体的营养储备不足。营养就如同城池中的粮草,尤其在遭遇突发状况,如重大手术或严重新冠疫情爆发时,身体急需大量能量来修复损伤并维持生命活动。对于瘦人而言,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关键营养素往往较为匮乏,因此在身体需要时,营养缺乏会明显限制修复能力,进而增加并发症和病痛的风险。
第二,体重过低时,免疫力也显著下降。营养是免疫系统健康的基础。缺乏蛋白质以及维生素A、C、D、E等营养素会使免疫细胞数量和活性减少。免疫屏障削弱后,机体抵抗病原体的能力随之下降,这就使得感染变得更为容易,且一旦发生感染,恢复速度也会变得缓慢。
此外,肌肉量不足同样影响身体机能。肌肉不仅关乎力量的象征,它是维持基础代谢和伤口愈合的关键。太瘦的人通常伴随低肌肉量,使得在面对意外急症时,出现体温调节不良、代谢紊乱、创伤愈合延迟等问题,均可能对恢复产生负面影响。
肌少症的潜在威胁
过于瘦弱的人群,尤其是老年人,更容易罹患肌少症,这是一种随着年龄和疾病而产生的肌肉量和力量下降的综合症。肌少症不光影响生活质量,还导致跌倒、骨折、住院甚至死亡的风险显著升高。因此,瘦弱者在面对健康挑战时,更是雪上加霜。
测量自己的体重健康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过瘦呢?可以通过以下指标进行自我评估:
体质量指数(BMI):BMI低于18.5被视为体重偏低。 体脂率:男性体脂率低于10%,女性体脂率低于15%则属体脂过低。 其他信号:包括频繁感到疲劳、乏力、畏寒、月经不规律等,这可能是营养不良的表现。对肌少症的初步筛查可通过小腿围、握力和步速来进行,如有疑虑,建议去医院寻求专业营养评估。
科学增重的四种方法
专业指导:建议前往医院营养科,寻求专业人士帮助,制定个性化营养方案。 均衡膳食:保证多样化的饮食结构,增加高能量密度食物的摄入,例如坚果、牛油果及全脂牛奶,同时注重优质蛋白,如鱼、蛋、奶及豆类。 适度运动:鼓励进行适量的力量训练,提升肌肉合成能力,也有助于改善肌少症。 良好生活习惯:保持规律作息、充足睡眠以及适当的心理状态,有助于全面提升身体素质。健康应被视为人生最大的财富,体重则是评估健康不可忽视的指标。过瘦不仅影响外观,更有可能危害健康。维护健康,科学管理体重,才能筑牢身体的免疫防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