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赵退休后,儿孙满堂,本该享清福,可家人却急得团团转。原来,他瘦得让人揪心,脸上的肉没了,手背青筋凸起,走路晃晃悠悠,还摔过两跤。家人赶紧拉他去医院,医生一检查,眉头皱得像核桃。
医生盯着老赵说:“你这体重掉得太快,肌肉也弱了不少,这可不是小事。”老赵一听,纳闷了:“瘦不是好事吗?年轻时都说瘦才健康,怎么老了还不行?”医生摆摆手,告诉他,上了年纪,体重太轻反而是健康的大敌。
过去,大家总觉得瘦等于健康,瘦等于好看。可这观念在老年人身上,早就被医生们推翻了。研究说,60岁以上的老人,5%到13%有肌肉减少症,80岁以上更严重,差不多一半人都中招。肌肉少了,力气小,走路费劲,连爬个楼梯都喘得不行。
老赵这样的情况,不只是瘦了那么简单。肌肉流失,骨头也变脆,稍微绊一下,骨折的风险就蹭蹭往上涨。数据吓人,老人摔一跤,可能得在医院躺好几个月,生活质量直线下降。谁家老人没点小磕碰?可这后果,真不是闹着玩的。
更别提,瘦弱的老人免疫力也差。《柳叶刀肿瘤学》杂志的研究讲得清楚,体重太低的老人得病后,恢复慢,风险高。反过来,稍微胖点的人,身体有储备,抗病能力强。2023年,中国营养学会还专门出了个指南,说老年人的体重指数,保持在24到26最好。
啥叫体重指数?就是体重除以身高平方的结果。比如,老赵1.7米高,70公斤,算下来是24.2,正好在健康范围。这范围的老人,肌肉足,免疫力强,住院的概率也低。反过来,太瘦的老人,能量不够,病一来,扛不住。
老赵的问题还不止于瘦。医生说,他吃得少,吸收差,营养跟不上。老年人肠胃功能弱,牙口也不好,硬的食物嚼不动,饭量小,蛋白质严重缺。国家卫健委的膳食指南说了,老人每天得吃够每公斤体重1到1.2克的蛋白质。60公斤的老人,至少得吃60克蛋白质,有慢性病的,得吃70多克。
咋吃够蛋白质?鸡蛋、瘦肉、鱼、牛奶、豆腐,都是好选择。比如,早上喝杯豆浆,吃个水煮蛋,中午来点红烧鱼,晚上喝杯牛奶炖蛋,营养上去了,味道也不差。牙口不好的老人,食物得软乎,炖肉要烂,鱼要去骨,蔬菜蒸软,甚至打成泥,吃着才顺口。
老赵家还发现,他一顿吃不了多少,胃口小,容易撑。营养师支招,改成一天吃五六顿,早餐七点,上午十点加餐,中午十二点,下午三点再加餐,晚上六点吃晚饭。每次少吃点,营养慢慢补,身体负担小。这样的“三餐多餐制”,让老赵吃得舒服,体重也稳住了。
慢性病老人的情况更麻烦。数据说,近一半的高龄慢病患者营养不良,可只有不到20%的人找过营养师。医生提醒,老人瘦得快,得多留心,必要时得去医院做营养评估,定个专属的饮食计划。严重时,还得用营养液补一补。
老赵听了医生的话,照着营养师的计划吃,慢慢地,肌肉回来了,走路稳了,精神头也足了。他儿女也长了记性,老人瘦不是“看着轻巧”,而是健康亮红灯。守住体重,就是守住健康,老人身体好,家里人也省心。
这事不只是老赵一个人的问题。家家户户都有老人,谁还没见过瘦得让人担心的长辈?健康体重不是越轻越好,肌肉和脂肪得有点“存货”,才能让老人活得硬朗。你家老人的体重咋样?他们平时吃啥,生活咋过?欢迎留言聊聊,帮咱爸妈爷爷奶奶,把健康攥得牢牢的!
相关知识
70岁老人愈发消瘦?医生建议60岁后的老人,体重尽量保持这个范围
保持理想体重老人更健康.doc
老年人太瘦有危害?专家呼吁60岁以上老人,体重最好保持在这个数
老人瘦点好?医生提醒:体重过轻反成健康隐患
50岁以后,体重保持在什么范围,才是健康体重?
“老来瘦”不等于长寿,60岁以上的老人,体重在这个范围更好
“老来瘦,人长寿”?老实说:老人体重保持在这个范围内才健康
合理体重范围揭秘:如何有效保持健康?
老年人太瘦有危害?专家呼吁65岁以上老人,体重最好保持在这个数
60岁以上老人的最佳体重范围指南:如何通过体脂率和肌肉质量保持健康
网址: 老人瘦成皮包骨?医生警告危险大,体重保持这范围最健康 https://m.trfsz.com/newsview1546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