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政策引领:国家对病房改造的需求与导向是怎样的?

政策引领:国家对病房改造的需求与导向是怎样的?

在医疗体系不断革新的当下,病房改造已成为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优化患者就医体验的关键举措。国家层面持续发力,出台一系列政策推动病房改造工作,浙江朗通股份有限公司凭借深耕行业的敏锐洞察,带您深入解读政策内核,探寻医疗空间升级新路径。


01.

Policy background and requirements

政策背景与核心要求:

锚定改造战略方向

(1)国家卫健委的战略部署:构建医疗服务新生态

国家卫健委将病房改造纳入 “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与区域均衡布局” 整体框架,要求通过改造实现三大目标:

功能适配:三级医院配置复合手术室等高端设施聚焦疑难重症;二级医院打造专科特色病房;基层机构强化首诊康复功能,实现小而精改造。

体验升级:以 “患者为中心” 重塑病房环境,从隐私保护、适老化设计到智慧服务,推动医疗空间从 “治病场所” 向 “疗愈场景” 转变。

体系协同:通过差异化改造,构建 “三级医院 - 二级医院 - 基层机构” 分级诊疗链条,让不同层级病房精准承接诊疗需求,破解 “大医院挤、基层机构闲” 困境。

(2)政策文件的硬性指标:划定改造 “红线” 与 “底线”

政策以 “量化标准 + 负面清单” 明确改造边界,核心指标涵盖:

空间安全类(强制要求

普通病房床间距≥0.8 米,人均使用面积≥6㎡;

ICU 病房独立新风系统,换气次数≥15 次 / 小时;

病房与污梯、垃圾暂存间距离≥10 米,阻断院感传播。

② 设施配置类(基础要求)

每间病房必配紧急呼叫系统、医用供氧 / 负压接口,响应时间≤10 秒;

心血管病房预置心电监护设备集成端口,支持多床位数据实时汇聚;

智能病房试点配置 AI 护理机器人,承担送药、消毒、患者教育等任务。

环保卫生类(刚性约束)

医疗污水执行《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 ),预处理后接入市政管网;

病房装修使用环保材料,甲醛释放量≤0.08mg/m³。

(3)分级诊疗下的改造意义:打通医疗服务 “最后一公里”

病房改造是分级诊疗落地的 “空间载体” ,不同层级机构改造方向差异显著:

基层机构:改造后增设 “慢性病管理病房”“康复观察室”,配备便携式诊疗设备(如移动心电仪、智能药盒 ),让居民 “常见病不出社区”。

二级医院:打造 “专科特色病房”(如创伤救治单元、呼吸慢病病房 ),承接三级医院下转的术后康复患者。

三级医院:建设 “疑难重症诊疗中心”(如复合手术室旁病房、精准医疗病房 ),适配达芬奇手术机器人、PET-CT 等设备。


02.

The key points of policy implementation

政策落地的关键要点:

细化改造执行路径

(1)病房空间布局:遵循 “三区两通道” 标准化设计

政策推行 “功能分区清晰、医患流线合理” 的空间模式,核心规范包括:

诊疗区:护士站位于病房区几何中心,实现 10 秒内响应呼叫;治疗室与病房距离≤20 米,保障急救药品 / 设备快速送达(参考《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 49-2014 )。

专科病房:心血管病房预置 “中央监护系统” 接口,支持多床位心电数据实时汇聚;骨科病房配置 “康复训练辅助区”,含下肢关节康复器、减重步态训练器。

智能病房:试点配置 AI 护理机器人(如送药机器人、消毒机器人 ),接入远程医疗平台,支持专家跨区域会诊。

(2)医疗设施配置:适配诊疗场景的 “差异化标准”

① 基础设备焕新

空气净化:采用新型空气净化设备,持续净化病房空气,有效降低交叉感染风险,为患者营造清新、健康的呼吸环境。

照明优化:重新设计照明系统,模拟自然光环境,柔和的光线能舒缓患者紧张情绪,有助于身心放松与康复。

噪音控制:选用优质隔音材料,全方位阻隔外界噪音干扰,让病房保持安静,为患者提供良好的休息空间。

家具升级:提供的病房家具严格遵循医疗标准,采用抗菌、易清洁的医用级皮革、不锈钢及特殊处理的木质复合材料,既保障卫生安全,又具备出色的耐用性。

适老适幼友好

适老化改造:全力推进病房及公共区域的无障碍建设,增设稳固扶手,配备无障碍卫生间,并优化标识系统,全方位保障老年患者行动安全与便捷。

儿童友好设施:在儿科病房,融入生动的卡通元素进行装饰,同时设置温馨的亲子陪护空间,最大程度缓解患儿就医时的恐惧心理。

医护环境改善

护士站优化:科学规划护士站布局,确保医护人员能迅速响应各病房需求,提高工作效率与应急处理能力。

值班室升级:为医务人员打造舒适的值班休息空间,充分关注其工作幸福感,进而间接提升整体医疗服务质量。

(3)安全与卫生管理:构建 “全维度防护网”

政策从建筑、用电、卫生三方面筑牢安全底线:

建筑安全:病房楼抗震设防烈度高于当地标准 1 级,采用轻质隔墙、防火吊顶(耐火极限≥1 小时 )。上海某医院改造后,建筑耐火等级从二级提升至一级。

② 用电安全:病房配备 “医用 IT 隔离电源系统”,保障生命支持设备电力稳定;设置应急电源回路,断电后 30 秒内自动切换。

卫生防控:病房通风采用 “上送下排” 模式,排风口加装 H13 级高效过滤器;卫生间配置智能消毒马桶,自动执行便后消杀。

RUMDOM

国家政策为病房改造绘制了清晰 “施工图”,从战略定位到执行细节,既保障医疗安全底线,又驱动服务品质升级。理解政策、顺应政策、落实政策,是医疗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 若您在病房改造中需专业支持,浙江朗通股份有限公司深耕医疗空间设计,可提供专业适配方案,让改造更合规、更高效。 ”

相关知识

海南:推动住房政策向多子女家庭倾斜
政策导向下的大健康产业新业态
坚持需求导向 促进药学创新(专家观点)
房地产政策“组合拳”公布!为适应生育二孩家庭需要,住建部提出→
解读中国可穿戴医疗设备:政策引导与技术支撑并行(三)
中国计划生育政策是怎样的?
数据说话:对经济政策的预期,怎么看?
10万亿元化债!房地产健康发展税收政策不日推出 “国家队”下场收房提速
〖二胎政策制度要求怎么写
提高供给质量水平,引领和创造新需求——促进家居消费提档升级

网址: 政策引领:国家对病房改造的需求与导向是怎样的? https://m.trfsz.com/newsview1546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