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健康管理的行动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健康管理的行动研究(20页珍藏版)》请在818文库上搜索。
1、目 录摘要1一、引言3二、2000-2014年青少年体质动态分析7(一)BMI指标8(二)肺活量变化9(三)体能测试10(四)立定跳远12(五)选测类项目13(六)纵横向对比分析141. 横向对比142. 纵向对比14四、青少年体质变化影响因素定性分析15(一)社会影响因素151. 受自然环境(天气、地理环境)影响152. 受政策、机制影响153. 社会支持重视不足:投入过小,社会服务不够便利完善15(二)学校影响因素161. 学校师资与教育问题162. 学校经济条件16(三)家庭影响因素161. 家庭经济条件172. 家长文化程度17(四)学生自身影响因素171. 增龄变化172. 性别差异
2、17(五)科技发展带来的变化17五、预测18(一)数据预处理18(二)GM(1,1)灰色预测模型建立19(三)预测结果分析21(四)小结21六、结论与建议22(一)校方重新洗牌改革,帮助学生实现有效的健康锻炼22(二)突破家庭围城,鼓励引导教育22(三)加大社会支持与投入22参考文献242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健康管理的行动研究摘要但本研究亦通过文献阅读法深刻认识到这一变化趋势的主要影响因素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1.社会性影响、2.学校教育条件、3.家庭环境影响、4.青少年自身存在的影响因素。为了掌握未来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可能发生的变化,本文利用GM(1,1)灰色预测模型预测尚未发布的第五次
3、青少年体质综合水平,发现仍存在严重的水平持续下滑问题,结合实际评估该结果确实有很大的发生性。最后,针对本文所挖掘的成因与预测可能发生的变化,提出若干建议。关键词:青少年; 健康评价; 体育教育; GM(1,1)模型一、引言青少年群体泛指7-19岁青春期年龄段的人,这一时期是培养健康人格与强壮体魄的重要阶段,国家也非常重视对正值初、高中学习阶段青少年们的体质健康检查评价工作。我国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评价都是按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相关指标进行测量。经过多年探索,综合我国中小学生身体素质发展情况进行修订,包括了身高、体重、视力、速度、耐力、爆发力、弹跳性与柔韧性等多重素质考察项目,针对不同的年龄段设置
4、不同的优、良与合格标准。我国每年都会定期对全国中小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收集各项数据,总结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经过长期的跟踪研究,不少专家都发现了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1) 青少年学生存在较严重的不理想身体状态。在很大比重的青少年学生群体中存在较严重的超重、肥胖现象,并且BMI等级越高的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越低,身体机能越弱。(2) 青少年学生的体质正在持续下降,中小学生的肥胖率逐节攀升,而农村地区中小学生情况甚至更严重。近视逐渐低龄化,中小学生近视率超过50%,大学毕业生甚至超过90%。肺活量、耐力、爆发力等指标自1985年开始也持续下降。全国征兵体检不合格率在标准下调的情况下仍达到了70%。
5、(3) 地域性差异大。由于不同的自然和生长环境,不同地区的青少年健康发展水平也极不平衡。放任发展的话,我国学龄前儿童的超重及肥胖率都将再创新高!(二) 研究目的(1) 掌握并评估近15年来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对比从2000-2014年四次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数据,动态分析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变化状况。(2) 从学生自我、学校体育教育资源与环境、家庭环境以及社会影响四方面切入,挖掘导致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发展下降的深层次原因。(3) 针对现实环境与分析得出的原因提出有效对策,尽可能从创新角度开发真正为青少年着想,适配青少年成长环境的改进措施。(三) 研究思路(1) 动态分析2000-2014年4次国民体
6、质监测公报中的青少年体质健康阶段性变化,主要从社会、学校、家庭与青少年自身四个层面分析重要影响原因。(2) 利用GM(1,1)灰色预测模型预测尚未发布的第五次青少年体质综合水平并评估其参考价值。(3) 针对上述成因,结合实际,提出具有现实可行性的对策。三、2000-2014年青少年体质动态分析我国每五年都会进行一次全国范围的国民体质监测。时至今日,分别在2000、2005、2010以及2014年进行过4次全国范围内的国民体质监测。2020年各省市的监测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综合数据尚未发布。监测指标主要包含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三个方面。监测对象为369周岁的中国国民。采用分层随机整
7、群的抽样原则,从全国31个省(区、市)的2904个机关单位、企事业、学校、幼儿园、行政村中抽取,检测项目包括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健康状况等4个方面的24项指标 张艺宏:国民体质监测与评价,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年修订版,第58页。但是经浏览发现,四次发布的数据公报中都没有针对7-19岁儿童青少年群体的合格率分析。因此,本研究选择抽取2000-2014年所公布的13-18岁青少年群体的体质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重点关注初、高中年龄段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通过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对比,动态分析历年青少年中学生的体质健康合格率变化水平,并有效预测2014年后,即将要发布的2020
8、年数据水平。本文主要抽取收集13-18岁男、女青少年中学生的身高、体重、肺活量、50米跑、1000/800米跑、引体向上/仰卧起坐、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10个指标的4年数据。(一) BMI指标通常BMI指标都是用来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它的计算公式是 BMI=体重(千克)/身高2(米) (3-1)图3-1所示是用2000-2014年男性青少年体重指标和身高指标计算过后的BMI数值变化情况。可以看出,随着年龄的增长,BMI数值也在增长;这十多年间,13-18岁青少年的平均BMI指标数值也有很明显的攀升。但参考国家学生体质标准数据,BMI水平也基本都在正常满分范围内。图 3-1
9、2000-2014年男性青少年BMI动态变化图3-2为2000-2014年女性青少年体重指标和身高指标计算过后的BMI数值变化趋势。大体变化趋势也是增长向上,不过很明显的可以看出18岁年龄组的青少年在2000-2005年区间产生的变化非常惊人。与国家学生体质标准相比,也基本在合格范围内。图 3-2 2000-2014年女性青少年BMI动态变化(二) 肺活量变化肺活量可以反映呼吸机能的潜在能力,有充足的肺活量,能保证血氧浓度,良好的肺活量对运动非常有帮助。令人感到惊奇的是,即使性别差异,男女生的肺活量变化趋势竟然非常相似。从下到上依次为13-18岁六个年龄组的折线,随着年龄增长,青少年学生的肺活量潜能越来越强大;但都呈现出“V”形的变化趋势,从2000-2005年间发生的巨大落差联系到
相关知识
体育教学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
中学班主任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运动处方教学方式对中学生体质影响的研究
郑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教研活动举行
能动学院举行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活动
理论教学《体育健康促进研究的行为理论与方法》书籍简介,图书推荐
如何对中小学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中学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网址: 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健康管理的行动研究 https://m.trfsz.com/newsview1548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