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如何科学管理血压

如何科学管理血压

如何科学管理血压

上海市同济医院 2025-03-01 19:58:14 关注 血压 诊室

首图.png

科学管理血压:诊室、动态与家庭自测的全面指导

高血压被称为“无声的杀手”,全球约有13亿患者因长期血压控制不佳面临心梗、脑卒中等致命风险。准确测量血压是防控高血压的第一步,但许多人对不同测量方式的科学选择仍存在困惑。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心血管内科杨颖医生将系统解析诊室血压、动态血压及家庭自测血压的特点与应用场景。

一、诊室血压:基础筛查的"双刃剑"

诊室血压测量是医疗机构采用的常用方法,通常使用经过准确性验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根据《2024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非同日3次测量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即可诊断高血压。

注意事项:

测量前需安静休息至少5分钟,双腿平放不交叉

袖带需完全包裹上臂(气囊覆盖80%臂围)

首次就诊应测量双上肢血压,以血压读数较高一侧作为测压的上臂

但诊室测量存在明显局限:约30%患者出现"白大衣高血压"(诊室高、日常正常),而15%存在"隐匿性高血压"(诊室正常、日常升高)。这两类特殊人群需结合其他监测手段。

二、动态血压监测(ABPM):诊断的"黄金标准"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通过日间每30分钟、夜间每60分钟自动测量,可捕捉人体血压昼夜节律。其诊断标准为:

全天平均≥130/80mmHg

日间≥135/85mmHg

夜间≥120/70mmHg

核心价值:

1. 识别非杓型血压(夜间下降<10%),这类人群心血管风险增加2倍

2. 评估降压药物谷峰效应,优化治疗方案

3. 诊断特殊类型高血压(如晨峰高血压)

对于初诊高血压、血压波动大、治疗效果欠佳者应同时进行ABPM。

三、家庭自测血压:健康管理的"第三只眼"

家庭血压监测(HBPM)已被证实能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使血压达标率提升38%。建议选用通过认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遵循"722原则":

7:连续测量7天

2:每天早晚各测2次

2:每次间隔2分钟

操作规范:

1. 测量前30分钟避免吸烟、饮咖啡

2. 采用坐姿,背靠椅背,袖带与心脏同高

3. 记录每次测量值,就诊时提供完整数据

家庭血压诊断阈值为≥135/85mmHg,较诊室标准更为严格。研究发现,家庭自测发现的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风险比诊室诊断者高1.8倍。

四、三维监测体系的协同应用

初筛阶段:诊室测量+家庭自测

确诊阶段:动态血压监测

长期管理:家庭自测为主,每3-6个月动态血压评估

专家提醒:

测量数值异常时,需排除测量误差(如憋尿、交谈、袖带过松过紧等因素),避免因单次测量结果引发焦虑。建议每年校准血压计,普通人群至少每月测量1次,高危人群每周监测。

科学管理血压需要医患协同,通过三种测量方式的优势互补,既能避免过度治疗,又能及时识别潜在风险。记住:控制血压不是数字游戏,而是对血管健康的终身守护。

图文|心血管内科

编辑|张鹰妮

责任编辑|谢壮丽

猜你想看

【关注】胃肠镜检查这些注意事项,你都知道吗?

【关注】有关脊髓!一起来揭秘急性脊髓炎的真相→

新1.png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科普中国”、科普类微信公众号及互联网的文章,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促进科学普及,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亦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建议。若需转载本网站所提供的内容,请确保完整转载,并明确注明来源及原作者姓名。未经许可,转载内容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单位或个人若认为本网站或其链接内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站提交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的侵权情况说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尽快处理并移除涉嫌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相关知识

【健康】如何科学管理血压?
如何科学管理血压?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指南
如何科学管理血压、血糖、血脂
科学“控盐”与血压管理
《健谈》热问丨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如何健康科学管理?
高血压患者如何科学饮食
高血压人群如何科学饮食?
月份越大,血压越高?如何管理好孕期血压?
高血压家庭治疗:科学管理血压,守护家庭健康
高血压锻炼指南:如何科学运动降压

网址: 如何科学管理血压 https://m.trfsz.com/newsview1549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