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南湖晚报
【教师名片】 孔宁,女,嘉兴教育学院教研员,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委员、嘉兴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专家组成员,嘉兴市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总站工作指导组组长。
N王厚明
她,坚持20年儿童公益心理咨询,守护孩子与家庭心理安全;她,打造“三全”积极心理教育生态圈,形成富有全国影响力的嘉兴经验,她,被誉为“给心灵种阳光的人”,曾荣获全国首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赛一等奖、浙江省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工作者;她,就是嘉兴市中小学名教师、嘉兴市属优秀党员志愿者孔宁。
“小老师”的心理追梦
1979年,孔宁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扎赉特旗乌塔其。孔宁的父母的工作非常忙碌,十天半个月不回家是经常事。但是,孤单的童年生活却使孔宁找到了一个最好的陪伴者,那就是各式各样的连环画、“小人书”。孔宁非常喜欢看书、听故事、讲故事。一个人在家的时候,她就自己给自己讲故事,仿佛书里的人物都在身边。上幼儿园了,她的小书包里总是装着小人书,喜欢给小朋友们讲故事,她讲得津津有味、绘声绘色,连幼儿园老师也搬来小板凳听,孔宁被大家称为“小老师”,也使得“当老师”的理想从小在心中生根发芽。填报大学志愿的时候,她直接填报了东北师范大学,去实现自己当老师的梦想。
孔宁的父亲是一位有着40多年警龄的监狱长,监管改造经验十分丰富。自从孔宁考上了东北师大,他就经常开玩笑地说:“你是未来的人民教师,我也是特殊园丁,咱俩是同行。”原来,孔宁父亲非常重视对犯人的思想教育工作,常常说监管改造不仅是刑罚执行,更是思想教育、心理修复、人格重塑的“人的再社会化”的工程,这样才能使人改过自新。孔宁父亲在担任少年管教所所长期间,就和孔宁说过对待少年犯要做到“三像”:像父母、像老师、像医生。要像父母那样对少年犯关心关爱,像老师那样教育引导,像医生那样“对症下药”、帮扶纠正。他也和孔宁聊起过对一名死缓改判无期的重刑犯张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又通过惩教结合、以教为主、情感唤醒等一系列措施,使张某屡次立功获奖得以减刑,最后服刑15年便刑满释放了。在父亲的教育熏陶下,思想和心理工作的伟大和神奇,深深地印刻在了孔宁的心里。
孔宁上大学二年级时,担任了学校志愿者协会的会长。一次,孔宁组织策划一场大学生励志活动,准备邀请三位艰苦创业的嘉宾进行现场访谈。一位是下岗再就业的“明星”女企业家,下岗后从路边小吃摊起家,创立了全省知名的食品加工企业;一位是全国残运会冠军,退役后聘为教练员,又带出了好几个冠军苗子;还有一位是身残志坚的女孩,凭着顽强的毅力自学考取了大学文凭,还成了当地电台的知名主播,被听众亲切地称呼为“美丽的夜莺”。但在前期沟通交流中,孔宁却发现三位嘉宾都面临着不同的情绪困扰:女企业家因亲子矛盾造成内心创伤,残运冠军因工作处境陷入消沉情绪,残疾女孩因恋爱挫折而自怨自艾,这些情绪已经严重地影响了他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这一次与“心理困扰”的短兵相接,让孔宁第一次真切感受到“人人都可能会遇到心理困扰,哪怕是功成名就的成功者”。她对心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辅修心理学专业,系统学习了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方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等心理学课程和应用心理学分支,立志做一名为学生排忧解难的专职心理辅导老师。
让学生“唤醒最好的自己”
一定要成为一名过硬的心理教师!怀揣着这个理想,作为毕业后嘉兴市较早的一批学校专职心理教师,孔宁主动参加了省市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培训,全面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技能。她扎根课堂,以“唤醒最好的自己”为教学理念,潜心研究心理辅导课课堂教学,所开发的《我的潜能无限大》《为幸福人生奠基》等心理课程先后荣获全国学科德育精品课程、浙江省精品课程。她还编写了《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人类·社会卷心理部分,相关心理科研成果荣获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浙江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孔宁深知,理论和教学的进步,并不能代表实践技能上的过硬。为此,她20年如一日,虚心好学、紧追前沿,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的互促互进。她先后师从日本立命馆大学吉沅洪教授学习艺术表达心理治疗,向严虎博士学习“绘画心理学”,跟随骆宏教授学习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技术,并创造性实践了认知层、情绪层、行为层、关系层“四维疗愈法”。孔宁还将绘画心理学技术与焦点解决短期治疗(SFBT)的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咨询特色。
在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综合运用心理疏导和干预是心理教育实践的重要课题。孔宁认为“心理健康的核心是对自我的接受。”她坚持理解学生、尊重人格,在润物无声的心理疏导中让问题学生“唤醒最好的自己”。
品学兼优的初三女生小雨,是考取重点高中的“头号种子选手”。但是,初三第二学期一开学,小雨就出现了手机成瘾的问题,经常看短剧刷小视频。孔宁了解到小雨父亲是个私营企业主,因有外遇经常与母亲大吵大闹。她只有躲进手机里,不停地刷着短剧、小视频,才能缓解内心的痛苦。面对神情憔悴的小雨,孔宁深知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讲的“理解他人的感受比评判更重要。”她在全神贯注地倾听中与小雨共情共鸣,并采用焦点短期解决咨询和“量尺问句”和“例外”技术,帮助小雨从绝望、悲观的心情中走出来,短短两个多月,小雨的状态完全转变了,她自信地参加了中考,并考上了理想的重点高中。
男生小林一次离家出走,家长急得四处寻找,直到第二天临近傍晚,才见小林浑身湿透、神情萎靡地回到家。孔宁接到求助,与小林进行了交流。原来他升入高三后时常无缘无故焦虑,对高考也越来越恐惧。出事前一天晚自感前途渺茫没有希望,于是走出家门,在小区一幢高层的16楼平台上坐了一夜,因害怕未敢跳楼。又恍惚走到家附近的河边跳河轻生。所幸河水不深自杀未成。听了小林的倾诉,孔宁判断小林有严重的心理困扰。在转介医疗机构检查诊断为“中度抑郁”后吃药两周多却效果不明显,小林反而添了嗜睡的毛病。眼看高考越来越近了,小林和父母非常焦急。孔宁凭借丰富经验认为,尽管小林有“抑郁情绪”,但更主要的是“焦虑情绪”,建议用药应以抗焦虑为主。小林调整用药后,焦躁情绪得到很大缓解。孔宁悉心为他做了考前心理调适,帮助小林树立信心。最终小林在高考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绩,也基本恢复了心理健康。
自2004年起,孔宁加入嘉兴市青少年心理与家庭教育咨询中心,坚持了20年的儿童心理与家庭教育公益服务,迄今进行一对一心理公益咨询3000多例。2022年初,嘉兴市在全省率先开通24小时儿童心理咨询热线88517885(谐音“帮帮我一起帮帮我”),她带领心理志愿者团队,接待电话咨询7000余例,成功干预自杀倾向高危个案72人,以精湛专业的心理救助有效防控青少年心理风险。
用爱和责任呵护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服务是一个专业性强又极富挑战性的工作,需要有耐心细致、艰苦敬业、敢于创新的作风和品格。入职20多年来,孔宁经常利用夜晚、周末、寒暑假等业余时间下乡、进校、入社区,开展线上线下公益讲座720余场,服务师生、家长近50万人。常年的公益服务锻炼了孔宁坚韧执着、吃苦奉献的工作作风。
2011年暑假里的一天,孔宁接到了去桐乡市永丰村作家庭教育科普讲座的任务。因村子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她辗转乘坐4个小时的公交车,途中天气突变,下起了倾盆大雨。孔宁在大雨中等了1个多小时,浑身淋得透湿!到了会场,孔宁不顾身体湿凉,热情地招呼大爷大妈,深入浅出地讲了家庭教育故事和祖辈教育的小妙招,又和大爷大妈们拉起了家常,现场进行答疑。结束时村民们直说“孔老师讲得太好了”!孔宁返程时又用了3个多小时,到家时天已经黑了,湿透的衣服,也被自己的体温焐干了。
扎根基层学校工作15年,孔宁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做起,矢志干出一番事业。当时,她所在的学校还没有开展过任何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她深入调研、亲力亲为,与孩子们打成一片,从带着学生出心理黑板报起步,一点点创建心理“纾心吧”、建立学生心理社团、举办校园心理主题活动等,逐渐打开了工作局面。孔宁一心扑在心理教育工作中,结婚6、7年也没顾上要孩子,直到32岁时才生下女儿。在老家休产假时,她接到了学校的电话:学校被推荐为“浙江省中小学心理辅导一级站”申创单位,急需孔宁返校负责创建工作!接到学校的通知,孔宁既激动又有些犹豫,一头是工作,一头是家庭,思忖再三,孔宁决定将老人和孩子都带回嘉兴一并照顾。于是孔宁的母亲搀着80岁的外婆、孔宁抱着2个月的女儿,坐了一天两夜42个小时的火车返回了嘉兴,第二天就紧张地投入到工作中。历经近半年的努力,整理出一整套校本心理课程、2400份学生心理档案、900多份心理咨询记录、近20万字的心理健康教育档案材料,最终以高分通过考评,成为全市首批浙江省中小学心理辅导一级站之一。在孔宁的持续努力下,学校还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
在长期的学生心理辅导工作中,孔宁发现人们对心理咨询还存在着“病耻感”,有许多误解和抵触,学生也仿佛一个个“孤岛”,遭遇心理困扰时孤立无援,心理高危学生有着“评估难、转介难、转介后跟踪辅导难”的“三难问题”。2017年8月,孔宁担任嘉兴教育学院心理健康教研员后,牵头组建了医教联合心理咨询团队,组织医教联合专家组下校服务,为心理困扰学生评估心理状况;与家长座谈反馈、提供科学建议;将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转介至精神卫生医院(机构),进行追踪辅导和定期回访。使嘉兴市属学校成为全市较早建立“全链系”闭环式心理咨询服务的区域,较好地解决了学校“三难问题”。
2019年6月,嘉兴市被列为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孔宁作为专家组成员,聚焦中小学生“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休学、厌学学生心理援助”等重难点问题,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执笔拟稿并推动出台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文件59个,成功建立起“全域、全员、全程”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有人问孔宁,心理辅导如此烦琐难做,为什么乐此不疲?她这样说,作为基层的心理老师,就要当一个给心灵种阳光的人,用爱和责任呵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相关知识
罗勒精油:心灵的阳光☀️
春季心理健康:释放心灵压力,拥抱阳光心情
拥抱阳光心态:在纷繁世界中守护心灵净土
心灵放松的文案短句:心灵栖息地 舒缓压力 唤醒内在宁静的智慧
康养旅游:心灵的宁静之旅
素食素心,让心灵回归宁静
身心健康背景图,感受阳光下的宁静森林
让心灵沐浴阳光心理健康手抄报【精选8张】
心灵瑜伽 鼻孔交替呼吸法
心灵的宁静,身体的活力:健康之路的秘密花园
网址: 孔宁——给心灵种阳光的人 https://m.trfsz.com/newsview1550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