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持续高温!陕西首次发布高温健康风险提示

持续高温!陕西首次发布高温健康风险提示

7月14日,陕西省气象局召开7月14-19日陕北东部关中陕南持续高温天气新闻发布会。陕西省气象台指出,受大陆高压影响,预计7月14-19日陕西省大部分地区晴热少雨,将出现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单点最高温度接近历史极值的高温天气。关中平原高温日数将达6天,部分地方最高气温可达40℃以上,局地接近或突破历史极值。陕北东部、陕南河谷地带高温日数1-3天,局地最高气温可达40℃以上。高温最强盛时段为15-16日。受热力不稳定影响,午后局地易出现雷雨大风等对流性天气,需密切关注短时临近预报预警信息。

此次高温天气过程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关中、陕南部分地区健康风险高,部分地区用电需求高,经济林果高温日灼灾害风险极大,需做好能源保供、农业生产和人体健康防护措施等工作。

图片

未来一周关中、陕南有持续高温

7月以来,关中平原、安康河谷地带等地3-5日、12-13日已出现高温天气,最高气温达37~39℃,局地达40~41℃。

预计7月14日至19日受大陆高压影响,关中平原高温日数将达6天,陕北东部、陕南河谷地带高温日数1-3天,部分地方最高气温可达40℃以上,局地接近或突破历史极值。高温最强盛时段为15-16日。

7月15日:陕北黄河沿线有35℃以上的高温天气,关中平原大部、陕南河谷地带有37℃以上的高温天气,其中西安市北部、宝鸡市中部、咸阳市南部局地、渭南市中部、安康市河谷地带局地可达40℃以上。

7月16日:关中平原大部、陕南河谷地带有37℃以上的高温天气,西安市北部、渭南市中部局地、汉中市河谷地带局地、安康市河谷地带局地可达40℃以上。关中西部、秦巴山区有分散性雷雨大风等对流性天气。

7月17-19日:关中平原大部有35℃以上的高温天气,局地可达37℃以上。其中17日秦岭山区、陕南有小到中雨,商洛南部局地有大雨。降水期间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后期趋势:19-20日全省有一次较明显降水过程,20日最高气温有所下降,21日后关中平原35℃以上高温仍有可能持续。

此次高温天气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个别站点最高气温将接近或突破同期历史极值,用电、用水需求增加,电力负载过大易引发火灾,长时间户外作业或活动健康风险高,农作物出现高温热害风险高,需关注高温天气对能源保供、人体健康、农业等方面的不利影响。

陕西首次发布高温健康风险提示

预计7月14-19日全省大部分地区高温闷热指数在偏热以上等级,其中陕北东部、关中平原、陕南河谷地区达酷热等级,高温健康风险等级较高。高温易导致脱水、热痉挛等不适,严重时可引发热射病,且会加重心脑血管、呼吸等基础疾病风险,老人、儿童、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需格外注意防暑补水降温与健康监测。

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陕西省气象局7月13日8时发布高温健康风险提示,请公众及时关注当地最新预报预警信息,合理调整出行时间,避免高温时段户外活动,保持室内凉爽,保证充足饮水。孕妇、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应加强健康监测,如身体不适及时就医。户外作业人群务必做好防暑降温措施。

一般人群调整出行规划,减少室外活动;保持室内凉爽,关注身体状况。尽量避免高温时段外出;外出时穿着轻便、宽松、浅色的衣服;使用防晒、防蚊虫叮咬用品;避免跑步、爬山等剧烈活动,及时纳凉休息。合理设置空调温度,在空调连续运行2-3小时后,建议开窗通风 10-15分钟,促进空气流通,降低CO₂浓度;使用遮阳帘减少阳光直射;主动、多次、适量饮用温开水;饮食尽量清淡;食物储存与处理要做到生熟分开、充分加热;慎食生冷,预防传染病。出现头晕、乏力、多汗、心悸、皮肤灼热等中暑先兆症状时尽快降温,症状严重及时就医。

重点人群中,慢性疾病患者确保常用药物储备充足,加强健康监测,如果血压、血氧、心率、情绪等指标出现异常,或病情出现波动,寻求他人帮助或及时就医。

糖尿病患者建议每日饮用1500-2000ml温开水或淡茶,小口慢饮,避免含糖饮料;清淡饮食为主,适量减少主食;水果选低糖(如小片西瓜、草莓),两餐之间食用;凉菜现吃现做预防腹泻;运动时间宜选在清晨或傍晚,避免中暑,随身携带糖果以防低血糖。胰岛素避热存放(2-8℃);穿包趾鞋护足预防感染。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外出;在室内使用空调温度不宜过低(26-28℃为宜),避免骤冷骤热、冷风直吹;注意保持情绪稳定,合理补充水分,清淡饮食,作息规律。有“三高”等相关基础疾病人群,要做好身体监测,关注身体信号,一旦出现症状可以先用“中风120口诀(言语不清口角歪、胳膊不抬奔医院)”做初步判断,及时拨打120尽早就医。

慢性呼吸疾病患者尽量避开高温时段外出,室内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并经常通风,避免因从高温环境进入空调环境,温度骤变引发的咳嗽和哮喘急性发作等疾病的发生;饮食清淡多补水;适量运动别过度;规律用药并随身携带急救药物,若症状加重,如出现呼吸困难、痰液异常等情况,需及时就医。

过敏性疾病患者要警惕高温暴晒和过强紫外线暴露可能引起的皮肤炎症或皮肤过敏性疾病。外出时穿戴防晒衣、宽檐帽等物理防晒装备,避免使用刺激性护肤品。

孕妇、老年人高温时段不宜外出;少量多次喝水(温开水最佳),家中适时通风或开空调/风扇;保持环境凉爽;与家人、邻里、社区保持联系;密切关注自身状况。儿童高温时段不宜外出,及时补充水分;不要单独留在汽车等封闭空间内;如必须外出时,需有成人陪伴;不私自到河湖游玩。如身体不适时及时就医。

户外作业人群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务必掌握中暑应急处置措施,户外作业时使用防暑降温用品,穿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定时休息,及时补充水分及电解质。如出现体温迅速升高(通常超过40℃),并出现意识模糊、抽搐、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症状,应警惕热射病,立即将患者移至阴凉处,脱去多余衣物,用冰水浸泡(首选)、冰敷大动脉(颈、腋下、腹股沟)、冷水喷洒+风扇等快速降温,并及时送医,避免多器官损伤。

高温热浪天气,做好迎峰度夏能源保供

未来一周关中、陕南有持续性高温热浪天气,我省大部分地区电力负荷气象条件等级较高,用电需求较常年同期偏高8%-16%。电力部门需做好电力生产、供应和调度工作,保障生活生产用电。同时,应提前做好应急准备,提升极端天气下基础设施的保供能力。水利、住建部门要加强水厂运行管理和供水管网检修维护,全力保障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做好迎峰度夏能源保供准备工作。

关注高温对农业的不利影响

持续高温将导致土壤水分蒸发加剧,关中中部地区前期降水量相对较少,经济林果高温日灼灾害风险极大。

目前陕北、关中春玉米处于拔节期,陕南春玉米处于拔节至抽雄吐丝期,关中和陕南夏玉米处于三叶至七叶期;陕北马铃薯陆续进入分枝期;陕南水稻处于分蘖期;苹果、猕猴桃等经济林果处于果实膨大期。持续高温天气可导致处于分蘖期的水稻分蘖减少,加快发育进程,影响有效穗数;也会导致玉米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增强,消耗过多的养分,导致叶片萎蔫,植株生长不良;夏玉米幼苗生长缓慢,春玉米拔节抽雄受阻。同时,高温干旱对关中、陕南猕猴桃叶片和果实正常生长将产生影响,部分猕猴桃果实将出现高温日灼;关中、陕北北部苹果果园受高温影响将出现叶片卷曲萎蔫状态,部分套袋向阳果实将会出现日灼。

建议过程期间经济林果高温日灼风险大,陕北东部、关中平原和陕南河谷地带高温区加强防范苹果、猕猴桃、葡萄等经济林果日灼危害,可采取搭网遮阴、冠层喷水、果园浇灌等措施,减少高温日灼伤害;陕北南部、关中和陕南粮食作物种植区适时采取措施抗旱保秋粮,有灌溉条件的及时浇灌,特别是关中平原高温叠加干旱区及已经受旱的关中中部;各地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做好果园、茶园和大田沟渠疏通和排渍清淤工作,雨后及时排涝降渍,缩短作物受淹时间,并合理施肥,促进作物生长;各地要加强病虫害的监测与防治工作,预防喜旱病虫害发生发展。

内容综合陕西省卫生健康委、陕西省气象局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相关知识

陕西:首次发布高温健康风险提示
持续高温陕西两部门发布健康风险提示
陕西两部门联合发布高温健康风险提示
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陕西省气象局发布高温健康风险提示
商洛发布高温健康风险提示
河南发布高温健康风险提示 警惕极端高温天气
陕西省疾控中心发布健康提示 做好低温寒潮下的健康防护
国家卫健委发布:高温作业及高温天气作业职业健康风险提示
高温健康风险预警来了
高温作业及高温天气作业职业健康风险提示

网址: 持续高温!陕西首次发布高温健康风险提示 https://m.trfsz.com/newsview1558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