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是一项全身运动,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塑形减脂,还能提高心肺功能。今天咱们就来聊聊游泳训练中的两个重要概念——有氧游泳和无氧游泳。
有氧游泳通常指的是长距离耐力训练,也叫心肺功能训练。这种训练方式通过连续不断的活动,在一定时间内以一定的速度和强度完成特定的运动量,逐步提高心跳率到安全范围内。这种训练可以增大胸廓围度,提高肺活量,增强最大摄氧量。在进行低强度长距离训练时,不仅能稳定技术和增强水感,还能减少呼吸次数,增加每一个划水周期的打腿次数,从而提高最大吸氧量及肺活量。说实话,有氧游泳训练可能还取决于遗传因素,不同个体对训练产生的适应也各不相同。因此,要使有氧游泳代谢能力和耐力水平得到最大幅度的提高,应选择最适宜的训练量和训练时期。提高中长距离有氧游泳能力的最好方法是尽量把强度推向无氧游泳阈值的临界或最大吸氧量训练。为了避免训练的枯燥感觉,只要强度和间歇时间合适,其他距离的训练同样可以达到这个目的。
无氧游泳则属于短距、快速和缺乏耐久力的训练,又称为力量训练。人们在训练中,在有氧游泳的基础上提高无氧游泳的训练强度,这样无氧游泳训练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无氧运动后的糖原超量恢复和个体整体机能水平的提高只能在有氧代谢的条件下进行。无氧耐力项目中无氧酵解供能所产生的乳酸,其消除过程都需要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无氧运动能力的高低决定了某些短距离、高强度运动项目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即使是长到10000米距离的项目,也需要无氧代谢参与供能,因为需要运动员具有最终的冲刺能力。因此不管是短距离,还是长距离项目的运动员,都应重视无氧训练。
有氧游泳的基础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增强心血管系统的能力,有效提高心脏容量; 增加肌红蛋白数量; 提高体内使乳酸转变为丙酮酸的酶的活性,释放能量供ATP,CP合成; 在心理上对运动员产生激励,因为有氧训练的量较大; 改造肌肉,使其变得非常有弹性,能承担更大的负荷; 监测肌肉状况,尤其是对短距离运动员。而相互排斥的一面是:有氧代谢与无氧代谢发生的地方都在肌细胞,有氧代谢能力提高使肌细胞中线粒体增多变大,而肌细胞的结构有限。肌浆内线粒体增多变大,使肌浆的体积相对变化。由于无氧代谢主要在肌浆内进行,过度增加有氧代谢必然对无氧代谢产生抑制。所以两种代谢能力不可能同时达到高峰。在实际训练中,多采用一组有氧负荷(血乳酸达4mmol/L时的对应速度)和一组无氧负荷(血乳酸达10mmol/L时的对应速度)交替进行。这样有利于完成较大的负荷量加大训练密度。并且在无氧训练后进行有氧练习,还可促进血乳酸在心、肝、肾的氧化利用,有利于进行下一组练习。
最后,大家在决定是进行心肺功能训练还是力量训练之前,首先需要确定你的健身目标。如果喜欢的是塑造肌肉线条,那么,大可不必进行长期的心肺功能训练;如果目标是减去体内脂肪和增强肌肉耐力,那么,最有效的训练途径是心肺功能训练和力量训练相结合地进行练习。只要你愿意,你可以经常进行心肺功能的锻炼,但请记住:在进行力量训练的时候,必须让肌肉得到交替式地休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