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住院健康教育 (1)入院教育:在病人刚入院后就立即进行。主要是使病人尽快熟悉住院环境,稳定心理情绪,遵守医院制度,服从医嘱,配合治疗。这种教育通常由值班护士和主治医生采用口头教育的方法实施。(2)病房教育:患者在住院期间进行的经常性的健康教育工作。常用模式是,医护结合,分层进行,各有侧重,各负其责。 * 护理员:对病人进行卫生指导、卫生知识常规宣传和必要的卫生监督。护士:在病房进行各种处置时,了解病人病情变化和心理需求,进行心理护理和遵医行为教育,协助医生激励病人建立健康行为,积极配合临床治疗。护士长:检查指导护士、护理员的工作,针对重点病人进行强化教育,促进病人身心康复。医生:利用查房和值班时间,针对病人的不同情况给予疾病防治、康复和心理卫生方面的教育,提出病人加强自我保健的方法和行为目标。?病房教育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是在系统化整体护理之中实施健康教育。 * (3)出院教育:由主管医生和责任护士向出院患者及其家属所进行的个别谈话教育。主要内容是,向患者交代住院治疗的结果、病情的现状及预后、出院后的注意事项,指导患者合理的饮食、锻炼和生活起居,使病人在出院后巩固和发展住院治疗的结果,防止疾病复发和意外情况的发生。同时,还应征求患者对医院和医护人员的意见,不断改进医院健康教育工作。 * (4)出院后教育:由主管医生和责任护士对出院后的病人进行追踪性的健康教育。尤其对慢性病患者,更具有现实意义,是医院健康教育发展的趋向。其方法包括:书信指导、定期或不定期家访、电话咨询等。这种形式可大大密切医患关系,有助于医护人员针对病人需求,给予相应的保健指导和教育,促进康复。 * (二)社区健康教育是指根据医院负责的社区服务范围内居民或医疗单位的需求,配合地段医疗保健服务而实施的健康教育。社区健康教育是各部门合作的综合体现,是在当地健康教育专业机构指导下,以医疗保健人员为主体,以社区人群为对象的健康教育活动。因此,社区中的健康教育工作,是医院健康教育由患者向健康人的扩展,是院内教育向院外教育的延伸,医院参与并做好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具有其他部门所不具备的优势,同时也是医院义不容辞的责任。 * (三)社会性健康教育 1、在上级主管部门或医院统一组织下,参加各种临时性的社会宣传教育活动。如各种“卫生日”的宣传咨询、义诊,“卫生下乡”活动等。?2、承担有关部门组织的健康教育讲座,疾病防治与控制的培训班讲课等。3、组织医护人员,积极为当地报纸、刊物、电台编写卫生科普稿件。与报刊、电台、电视台等大众传播媒体共同开办健康教育专栏节目。通过组织医生、专家“上电视,进广播”,建立起稳定而影响巨大的社会健康教育阵地。4、开设电话咨询服务。通过热线电话,让医生解答群众有关心理卫生、家庭保健、饮食与营养卫生、母乳喂养、疾病防治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将健康教育在群众最需要的时刻送到他们手中。 * 医院健康教育的常用方法 1、口头教育。如个别谈话、咨询、讲座、讨论、座谈会等。其特点是以语言为工具,直接对话交流,方便易行,针对性强,经济有效。(分个别教育、群体教育)??2、文字教育。如宣传单、小册子、健康教育处方、科普读物、报刊等。其特点是方便实用,可大量印刷,广泛散发,内容较系统,作用较持久,材料可反复使用。 3、形象化教育。以实物、标本、图画、模型、照片等形式传递健康信息。其特点是生动、形象、直观,如与健康教育文字材料配合使用,可增强理解和记忆力。4、电化教育。以广播、电视、录像、幻灯等电化器材为工具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其特点是:大大丰富了教育形式和内容,克服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表现出许多用文字和语言表现不出来的超微结构,可以动态表现事物的连续性。发挥电化教育这种视听并用的优势,可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群众也喜闻乐见。 * 5、综合性教育。综合使用上述各种手段,营造出浓厚的健康教育氛围,通过反复大量的信息刺激,可起到潜移默化的强化作用。6、行为干预。通过具体指导和技能培训,帮助教育对象实现特定行为的改变以及学习、培养有益健康的行为和技能。7、社区组织方法。包括社区开发、社区动员、社区计划等,通过开发领导,争取各级领导对健康教育工作的理解、重视和支持;
相关知识
医务人员健康教育技能培训( )
医务人员健康教育技能培训(ppt
医务人员健康教育技能培训
医务人员健康教育培训课件
医务人员健康教育技能培训(ppt 49)
持续教育与培训提升医疗健康服务人员素质.docx
医务人员健康教育技能培训.pptx
我院成功举办“医务人员健康教育技能”培训
市人民医院举办医务人员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技能培训
(优质课件)健康教育培训
网址: (优质医学)医务人员健康教育培训(29页) https://m.trfsz.com/newsview1561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