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0年版)》 —— 中国高血压联盟、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步行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研究》 —— 发表在《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上的一项研究
一、常听人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这是真的吗?
老一辈总爱念叨:“多走路,身体好。”这话听起来像
不少人觉得,降血压就得靠药,天天吃药才是王道。但有研究发现,简单的散步,竟然能给高血压患者带来不小的惊喜。那么,究竟会有哪些变化?为什么散步能对血压产生影响?今天就来好好聊聊这个话题。
二、散步对高血压患者到底有啥好处?
1. 血压会变得更稳定
高血压最让人头疼的,就是血压忽高忽低,像坐过山车一样。可如果坚持散步一段时间,血压会慢慢变得平稳,不再动不动飙升。
为什么会这样? 这和血管的“弹性”有关。血压高的人,血管壁往往比较僵硬,血液流动时容易受阻。而散步能促使血管扩张,增强血管弹性,让血液流通更顺畅,血压自然就不会忽高忽低了。
2. 心脏的负担会减轻
心脏就像人体的“发动机”,血压高的人,相当于发动机长期处于高负荷运转状态,时间长了,容易出问题。
散步可以让心脏的工作变得更轻松。因为走路能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血液循环效率,让心脏不用那么“卖力”也能把血液送到全身。久而久之,心脏的压力小了,血压也会跟着下降。
3. 血糖和血脂也会跟着改善
不少高血压患者,往往还伴随着血糖高、血脂高。散步不仅能控制血压,对血糖和血脂也有好处。
适量的运动能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帮助稳定血糖,同时还能促进脂肪代谢,减少血液里的“坏脂肪”。这就像一举三得,血压、血糖、血脂全都能受益。
4. 情绪会变得更好,睡眠质量也会上升
高血压和情绪关系很大,长期焦虑、压力大的人,血压往往也高。散步是一种很好的“解压”方式,能帮助大脑分泌让人愉悦的物质,比如多巴胺和内啡肽,让人心情更轻松。
另外,很多高血压患者都有睡眠问题,失眠、睡不踏实、半夜老醒。研究发现,每天散步30分钟以上,可以显著改善睡眠质量,让人晚上睡得更香,白天精神更好。
三、散步要怎么走,效果才好?
1. 速度要适中,不用太快,也别太慢
走路不是比谁走得快,关键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一般来说,每分钟60~100步的速度较为合适,走起来微微出汗,心跳稍微加快但还能正常说话,就是比较理想的状态。
2. 时间要够,每天至少30分钟
不是说走个五分钟、十分钟就能见效的,每天至少要走30分钟,才能让心血管系统真正“动”起来。如果能坚持每天走6000~8000步,效果会更明显。
3. 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
清晨空气湿度大,可能对血压波动不太友好,建议选择上午910点,或下午35点,气温适宜,空气质量较好。
至于地点,尽量选择公园、小区步道、河边等空气干净、安全的地方,避免在马路边走,汽车尾气对健康不太友好。
4. 配合深呼吸,效果更佳
散步时,配合腹式呼吸(深吸气,缓慢呼出),能帮助身体更好地放松,进一步降低血压。
四、哪些人散步要格外注意?
散步虽然简单,但并不是所有高血压患者都能随意走,某些情况下需要特别注意:
血压特别高(收缩压超过180mmHg)的人,不建议剧烈活动,散步时要格外小心,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患有严重心脏疾病的人,散步时要尽量避免坡道、楼梯,选择平坦的道路,防止心脏负担过重。
年纪较大的高血压患者,建议结伴而行,避免跌倒。
如果散步时出现头晕、胸闷、心慌、气短等不适,应该立刻停下,休息一下,必要时就医。
五、坚持散步,高血压不再是“紧箍咒”
很多人认为,高血压就是一辈子的病,离不开药。实际上,除了吃药,生活方式的调整同样关键。
散步看似简单,却是最容易坚持、最有效的降压方式之一。它不仅能帮助血压平稳,还能让心脏更健康,改善睡眠,提高整体生活质量。
当然,散步只是健康管理的一部分,日常饮食、作息、情绪管理同样重要。如果能做到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持好心态,高血压未必是无法控制的难题。
说到底,身体是自己的,坚持每天走一走,不仅能让血压变得更乖,还能给自己带来更高质量的生活。这么简单的事,不妨从今天开始试试?
相关知识
3种水果晚上吃,睡梦中悄悄改善代谢
长期坚持跑步,除了瘦身,还有3处变化让人惊喜,赶紧行动起来吧
血压居高不下?3个降压“方法”,高血压悄悄降
坚持喝了一年自制五黑粉,真的惊喜连连
每天夜跑一小时,身体竟悄悄出现这3个变化!
医生提醒:每天散步的高血压患者,用不了多久,身体会有几大改善
坚持用花椒泡水喝,两周后惊喜发现健康改善
坚持晚上散步,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显著下降?医生告诉你真相
4款低热量早餐,连吃一个月,体重悄悄瘦到2位数
医生证实:晚间散步显著改善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
网址: 散步竟能悄悄改善高血压?长期坚持,身体惊喜连连! https://m.trfsz.com/newsview1578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