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8日,我们迎来了第16个“全民健身日”。为进一步推动“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的理念,2024年的全民健身日主题活动将充分利用大众对奥运的关注与支持,激发人们参与健身的热情,倡导全民健身、科学健身的生活方式。活动的主题紧扣“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同时配合“全民健身 动起来”“全民健身 你我同行”“全民健身 从我做起”以及“全民健身 科学健身”等口号,鼓励每个人都能积极参与、坚持锻炼,享受科学健身带来的益处。
全民健身,旨在促进全民身体素质的提升。这一活动鼓励所有年龄段的人,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能参与到增强力量、增加耐力、柔韧性的训练中来。通过提高协调性和控制身体各部分的能力,全民健身致力于实现国民体质和健康水平的全面提升。特别关注青少年和儿童,倡导他们每天参与至少一次的体育健身活动,掌握至少两种健身方法,并每年进行体质测定。为了纪念北京奥运会的圆满成功,国务院决定自2009年起,将每年的8月8日定为“全民健身日”。同时,科学健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能够增强体质,更能显著提高我们的健康水平。
心肺功能是体质与健康的关键因素。缺乏运动会导致心肺功能下降,增加早逝风险。而定期的体育活动能强化心脏收缩力,提升肺活量,进而调节血压、改善血脂,对心肺功能产生积极影响,全面提升各年龄段人群的心肺健康水平。
身体成分,包括脂肪和肌肉的比例,对健康至关重要。过多的体脂,特别是腹部脂肪,与心血管疾病和代谢性疾病密切相关。通过有氧运动,我们可以增加脂肪消耗,降低体脂率,同时增加肌肉量,从而优化身体成分。
力量训练是提升肌肉力量和耐力的有效途径。它不仅促进青少年的成长发育,还能预防因肌肉衰减引发的疼痛和跌倒风险。此外,力量训练还能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维护骨骼健康,延缓骨质疏松的进程。
柔韧性对于运动技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都至关重要。通过定期的拉伸练习,我们可以增加肌肉和韧带的弹性,扩大青少年的活动范围,塑造优美的身体姿势,并降低肌肉拉伤和关节疾病的风险。
健身活动是心理干预的重要方式。它通过增加愉悦感、缓解压力、调整心理状态来提升我们的幸福感和生活满足感。无论是青少年还是中老年人,都能通过健身找到活力、保持积极心态并提升幸福指数。
体育活动在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能提升我们的心肺功能和身体素质,还能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生。同时,通过改善身体成分和增强肌肉力量,我们能够提高生活质量并享受更健康、更充实的生活。
心血管病
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持续攀升,已成为城乡居民首要死因。有计划的健身活动,能提升心脏功能、增强血管弹性,并通过降低血压、减少炎症因子及调节血脂等途径,减少心血管病的风险,为心血管病患者带来康复希望。
糖尿病
2型糖尿病是糖尿病中的常见类型。定期的体育活动可调节糖代谢、降低血糖水平,提升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度,为2型糖尿病的预防与治疗提供有效手段,同时延缓并发症的发展。
超重和肥胖
超重和肥胖,以体重增加为特征,与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疾病紧密相关。健身与膳食平衡是预防和降低肥胖的最佳策略,能帮助肥胖者控制体重、改善生理功能,并减少与肥胖相关的慢性疾病风险。
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密度降低、骨组织微细结构变化为特征的骨病。通过健身,可以增加骨量、优化骨骼结构,并减缓因年龄增长导致的骨量流失。同时,增强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有助于预防跌倒,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
癌症
健身被证实能降低乳腺癌、结肠癌、肺癌和前列腺癌等多种癌症的发病风险。它还能减轻癌症患者术后的治疗疼痛,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世界卫生组织估计,超过30%的癌症可通过运动健身进行预防。
抑郁症
健身通过改变大脑的化学成分,引发积极的情绪和状态反应,从而有效预防抑郁症的发生,并对轻度至中度抑郁症患者产生积极的治疗效果。
定期的体育活动不仅能改善我们的身体健康,还能提升我们的心理状态,进而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健身不仅能塑造健康的体魄,还能助力提升我们的认知能力,帮助我们保持精力集中。通过定期的体育活动,我们可以减少抑制性神经递质的分泌,从而延缓中枢神经系统的疲劳。这种对神经系统的积极影响,不仅有助于青少年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习成绩,还能延长成年人有效的工作时间,进而提升工作效率。
科学健身应遵循全面的体质评估,确保选择安全且有效的健身运动。制定循序渐进的健身计划,参与多样化的运动项目,以全面发展运动能力。个性化运动处方的制定至关重要,同时,持之以恒地锻炼身体是关键。
在制定科学健身的锻炼计划时,需关注四个核心要素:运动项目、运动强度、运动频率以及每次的运动时间。此外,安全性是首要考虑的原则。在开始健身前,应进行身体检查,全面评估个人身体状况和运动能力,从而制定出适合自己的体育健身方案。充分的准备活动和适当的整理放松活动也是不可或缺的。
全面发展原则强调身体各部位的参与,旨在提高各器官系统的机能水平。选择能够调动全身主要肌群参与的体育健身活动项目,将有助于实现全面的发展效果。
循序渐进原则要求根据自身对体育健身活动的适应程度,逐步增加运动负荷,以不断提升身体机能和运动能力,从而获得最佳的体育健身效果。
另外,个性化原则也是科学健身的重要考量因素。根据每个人的独特遗传特征、机能特点和运动习惯,制定出个性化的运动健身方案,将更有助于实现健身目标。
针对儿童和青少年,特别强调了运动习惯的培养。推荐他们每天累计至少进行1小时中等强度及以上的运动,以培养终身运动的良好习惯,提升身体素质,并掌握必要的运动技能。同时,鼓励他们参与大强度的运动,并每周至少进行三次有助于强健骨骼和肌肉的运动。
成人科学健身的强度、频率与时间把控
建议每周至少参与运动三次,以累积足够的有氧运动时间。推荐每周进行累计不少于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锻炼,或者每周累计至少75分钟的高强度有氧活动,以满足日常的运动需求。同时,将中等强度与高强度有氧运动相结合,也能达到理想的锻炼效果。每次有氧运动应持续不少于10分钟,并且每周至少安排两天进行全身主要肌群的抗阻力量训练。
老年人应依据自身体质选择适宜运动
老年人在进行运动时,应确保所选活动与其身体状况相匹配。在注重有氧锻炼的同时,也不应忽视肌肉力量的训练,同时进行适当的平衡能力锻炼,以增强肌肉和骨骼的强健,从而有效预防跌倒等意外情况。
特殊人群的运动需专业指导
对于婴幼儿、孕妇、慢性疾病患者以及残疾人等特殊群体,他们的运动计划应在医生和运动专业人士的精心指导下进行。
相关知识
全民健身日 健康动起来(健身新视野)
全民健身日,一起“打卡”动起来!
“全民健身日”嘉定动起来
全民动起来 健康向未来
“全民健身日”带来运动热潮,华为用科技助力全民运动健康
全民健身挑战日·健康湖南e起来
全民健身挑战日--岳阳、常德动起来
全民健康动起来
【全民健身】“全民健身‘益’起来,健康你我动起来”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广泛开展
全民健身日:动起来, 遇见更好的自己
网址: 健康科普:全民健身日来临,动起来吧! https://m.trfsz.com/newsview1578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