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关注
关注
重播分享赞
关闭
观看更多
更多
正在加载
正在加载
退出全屏
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视频详情
一站式采购!国际医疗器械交易中心(医械超市)来了
监护仪是可以测量患者的生理和病理状态的生物信号,提取其特征并转化成可视信息的仪器,它是临床应用中最普及的医疗仪器之一,是急诊、手术室、ICU的必备医疗设备。监护仪除测量和监视患者生理参数外,还可监测患者用药处理后治疗情况及手术前后的状况。监护仪正确的使用,为医生正确诊断并制定医疗方案提供依据,大大降低危重患者的病死率。
概述
监护仪器的发展历史
1960s,床旁持续心电图(ECG)监测开始用于北美CCU;1970s,Swan-Ganz导管及压力换能器的出现及临床应用,将有创血压及心排血量等监测引入临床;1970s,持续无创血压监测开始应用于临床;1974年,第一台血氧饱和度监测仪问世;1982年,现代模式的检测仪出现;20世纪80年代中晚期,微处理器和电子系统的快速发展广泛应用,各监护参数集于一体的监护仪开始广泛应用于临床。
医用监护仪器的分类
(1)按监测参数分类:单参数监护仪和多参数监护仪。
(2)按使用范围分类:床边监护仪、中央监护仪、离院监护仪。
(3)按仪器构造功能分类:一体式监护仪和插件式监护仪。
(4)按操作方式分类:旋钮式、按键式、触摸式。
监测参数(表1)
表1 监测参数
常用参数及测量原理
心电监测
心肌细胞的兴奋和兴奋传播是以细胞膜的生物电活动为基础的。所有心肌细胞膜生物电活动的整体就构成了心电信号。心电信号经过人体组织传到体表,在体表利用心电电极监测这种信号并将其在时间轴上描记出来就构成心电图。心电信号的电压范围为0.01~5.00 mV。
电极
心脏是一个立体的结构,心电信号也是呈立体结构向外扩布,为了反应心脏不同面的电活动,在人体不同部位放置电极,以记录和反应心脏的电活动。
导联
将两个电极安放到人体表面的相关部位,分别与心电图机的正负电极相连,以描记体表两点间的电位差,这种放置电极的方法及心电图机的连接方式称为心电图导联。常用的导联可分为肢体导联和胸导联,其中肢体导联又分为双极肢体导联和加压单级肢体导联。双极肢体导联亦称标准导联,反映两个肢体之间的电位差。
心电图常见影响因素
(1)肌肉颤动、肌电干扰(图1)。
(2)肢体运动。
(3)交流电干扰(图2)。
(4)外部设备干扰,如电刀、手机、微波仪器等(图3)。
(5)电极松动。
(6)呼吸(图4)。
图1 肌肉颤动波
图2 交流电干扰波
图3 手机对心电图的影响
图4 呼吸对基线的影响
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
血氧饱和度的测量原理
氧合血红蛋白(HbO2)与HbR的分子可吸收不同波长的光线:HbO2吸收红光,波长为600~700 nm;而HbR吸收近红外光,波长为800~1000 nm。利用指套式光电传感器,将手指甲床作为盛装血红蛋白的透明容器,使用波长660 nm的红光和940 nm的近红外光作为射入光源,测定通过组织床的光传导强度和吸收比率,来计算血红蛋白浓度及血氧饱和度。
血氧饱和度测量的影响因素
(1)低灌注:休克、低温、血管活性药物影响。
(2)肢体运动干扰。
(3)指甲:指甲油(蓝、绿、黑色)、灰指甲、甲床过厚。
(4)贫血、染色剂。
(5)外部光干扰。
(6)连接不当。
无创血压监测
监护仪无创血压测量方法一般是采用振荡法,即通过充气泵向袖带充气以阻断血管中脉动的传播。再以线性(3~5 mmHg/时间单位)或阶梯放气(6~15 mmHg/次)形式逐步对袖带放气,并通过压力传感器和相应的放大、滤波电路等处理将气路中的脉动信号和压力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图5)。
图5 袖带压的振幅
袖带压大于收缩压时,动脉被压闭,细小的震荡波。
袖带压接近收缩压时,波幅逐渐增大。
袖带压等于平均动脉压时,波幅达到最大。
袖带压小于平均动脉压后,波幅逐渐减小。
袖带压小于舒张压后,波幅维持较低平稳水平。
影响血压测量准确性的因素
(1)袖带的过大或过小。
(2)袖带绑定过松或过紧。
(3)袖带放置的位置不正确。
(4)测量时患者的移动。
(5)患者体位的变动。
(6)心律不齐的患者。
(7)患者处于严重休克、低体温等状态。
(8)测量期间患者的血压急剧变化。
(9)连接人工心肺机的患者。
呼吸监测
阻抗法
监护仪中的呼吸测量大多采用阻抗法,此方法是针对人体在呼吸过程中引起胸部起伏所产生的阻抗变化来得到呼吸信号的,这个阻抗变化量为0.1~3.0 Ω。它通过心电的两个电极用10~100 kHz的高频载波信号,以恒流源的形式加载到人体的胸部,在电极上拾取呼吸阻抗变化的信号。
呼吸气流法
利用热敏元件来感测呼出的热气流。
气道压力法
将压电传感器置入或与气道连通,气道压“压迫”传感器产生压力的变化,转变为电信号变化,经数据处理,显示呼吸频率。
呼吸监测注意事项
(1)对角安放右上肢和红色左下肢电极以便获得最佳呼吸波。
(2)呼吸信号会受到心电信号的干扰。
(3)呼吸监测不适应于活动幅度和频率很大的患者,因为这可能导致错误的报警。
(4)应避免将肝区和心室处于呼吸电极的连线上,避免心脏波动或脉动血流产生的伪差,这对于新生儿特别重要。
体温监测
体温是五大生命体征之一,手术时间超过1小时均应常规监测核心温度。
测量:水银温度计、电子温度计、热敏电阻温度计、温差电偶温度计、红外线温度计、液晶温度计。
热敏电阻温度计:利用温度传感器中的热敏电阻随温度改变而改变的测量原理,将温度变化转换为电位变化。
测量部位
(1)口腔温度:误差大、麻醉昏迷不合作者不适用。
(2)腋窝温度:方便、稳定、无不适,病房最常用。
(3)直肠温度:体温变化迅速时,反应慢,尤其CPB降温和复温时,存在滞后现象。
(4)鼻咽温度:反映脑温,随血温变化迅速,测温常用;呼吸影响,防鼻衄。
(5)食管下段温度:近心房,与血温接近,反应迅速;对CPB较为适用。
(6)鼓膜温度:血供丰富,近下丘脑,与脑温相关性好,核心温度金标准。易伤外耳道和鼓膜。
注意事项
(1)放置位置准确。
(2)关注鼻腔及凝血功能,操作轻柔。
(3)圆柱形(体腔)和纽扣状(体表)。
(4)温度传感器响应速度较慢,应等数值稳定才读数。
(5)一次性温度探头仅能使用1次。
声明:本微信公众号所刊载内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或立场。文中所涉及药物使用、疾病诊疗等内容仅供参考。
来源:麻醉课堂
已关注
关注
重播分享赞
关闭
观看更多
更多
正在加载
正在加载
退出全屏
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视频详情
南京舒普思达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始终秉承“专注科技创新,让生命的每一次呼吸更有力量”为使命,以“做未来医疗的中国之光”为愿景,真正做到“匠心传承,智造优品”的未来医疗新型企业。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