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医生提醒,一天中,2个时间散步有益身心,看看走对了吗?

医生提醒,一天中,2个时间散步有益身心,看看走对了吗?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在门诊坐诊多年,最常听到的不是病人抱怨吃药难吃,而是身体不舒服却说不上来:“医生,我最近总觉得累”“最近睡不好”“心情烦躁”……仔细问问生活习惯,十有八九答不上来。其实,很多时候,身体的“小毛病”并不是病,而是生活节奏出了问题。

尤其是中老年朋友,常常忽视了一个最简单、最安全的“良药”——散步。这看似普通的动作,却蕴藏着巨大的健康智慧。不是随便走走就好,而是讲究“天时地利人和”。

一天当中,只有两个时间段的散步,对身心健康最为有益。这不是经验之谈,而是有充分的医学研究身体节律支持的科学结论。

很多人白天太忙,晚上饭后溜达溜达就觉得“锻炼”了;也有人喜欢天一亮就出门走走,觉得呼吸了新鲜空气。但你真的走对时间了吗?走对了,事半功倍;走错了,反而适得其反。

我们先从身体的钟点工说起。人体其实是一台精准的“生物钟”,受控于大脑深处的下丘脑,这个小机关每天精确控制着体温、激素分泌、睡眠节律、消化功能等。

简单说,每个时间段,身体都有它“最擅长”做的事。你要是“逆时而行”,身体就会用疲倦、失眠、烦躁这些小信号提醒你:你走错了节奏。

根据2023年《中华预防医学杂志》的一项研究指出,早晨7点至9点之间,人体交感神经活跃,血压心率逐渐上升,是“醒脑启动”的关键时刻。

而下午4点到6点,是人体肌肉力量关节灵活性的巅峰,气温也相对稳定,适合进行轻中度的有氧运动。也正是这两个时间段,被认为是最适合散步的“黄金时段”。

很多人以为早起越早越好,天一亮就出门走走,殊不知清晨5点到7点,空气中污染物浓度较高,尤其是大城市,早高峰的汽车尾气浓度远超全天平均。

而且这个时候,血压升高最快,是心脑血管事件高发的时间段。这就像你在早上油还没烧热的时候就往锅里下菜,非但不香,还容易糊锅。

所以,真正适合散步的早晨时间,是7点到9点之间。这个时候阳光已经升起,空气中的负氧离子浓度相对较高,气温适中,人体也完成了从睡眠到清醒的过渡期。这个时候出门散步,能够有效刺激肾上腺素分泌,让人精神抖擞,甚至能减少全天的焦虑感。

当然,早晨的散步节奏要慢一些,不可大汗淋漓。以轻松对话不喘为宜,步幅适中,持续20-30分钟即可。就像给身体“热个身”,而不是“开全马”。

而下午的4点到6点,则是一天中身体最“灵活”的时段。肌肉柔韧性提升,关节润滑度提高,运动损伤的风险也降到最低。

这个时候散步,不仅能帮助身体燃烧多余的脂肪,还可以有效调节血糖水平。尤其是饭前半小时的散步,还有助于控制晚餐的胃口,防止暴饮暴食。

你以为散步只是走路?其实,它是中老年人最适合的“全身运动”。散步过程中,下肢循环加快,心肺功能被温和激活,脑部供血也更充分,这对预防脑卒中老年痴呆都有积极作用。它是温柔的“医生”,悄无声息地帮你调理身体。

从心理角度看,散步还有意想不到的好处。很多人一到下午或晚上,就容易情绪低落、心烦意乱。其实,这是体内褪黑素开始分泌、血清素下降的自然节律。

这个时候出去走走,接触自然光线,可以延缓褪黑素的释放,让人保持清醒愉悦状态。比起窝在沙发上刷手机,散步更像是一种温柔的“内心按摩”。

中医讲“动中求静,静中养气”。散步正是“动静结合”的典范。不像跑步那样对膝关节有冲击,也不需要特殊装备,穿双合脚的鞋子,选个空气好的公园,就能轻松开启“养生之路”。

不过,散步也不是走得越多越好。2022年发表于《运动与健康科学》的研究指出,每天坚持6000步到8000步的中等强度步行,就能显著降低慢性病风险,再多未必带来更多益处。就像吃饭一样,八分饱最舒服。

除了时间对,方式也要对。很多人散步时低头看手机,这其实非常危险。低头走路不仅容易摔倒,还会造成颈椎压力增加,影响脑部供血。建议大家走路时抬头挺胸,目视前方,自然摆臂。这样不仅姿势优美,还能增强核心肌群力量。

散步最怕“走心不走腿”。有人边走边聊天,或者走走停停,时间虽长,效果却差。而真正有效的散步,是持续的、有节奏的,一步一步地把身体“唤醒”。就像下棋,不在于走得快,而在于走得稳。

散步还能改善睡眠质量。很多睡不好的人,往往是白天身体没有得到充分活动。下午4点到6点这段时间的散步,不仅不会影响夜间入睡,反而能帮助身体放松,晚上更容易进入深度睡眠。比起数羊,不如数步。

说到底,散步不只是在“走路”,而是在与自己对话,是一种温柔的“自我修复”。尤其是老年人,身体机能逐渐下降,散步这种不激烈、不伤身的运动,正是维持生命活力的“钥匙”。

更重要的是,散步可以成为一种生活态度。你有没有发现,那些长期坚持每天两次散步的人,往往气色好、情绪稳、行动利落。他们不是因为身体好才去走,而是因为坚持走,才变得更健康。

当然,天气不好、空气污染严重时,可以选择在通风良好的室内走动,比如在走廊、阳台、甚至原地踏步。关键是“动起来”,而不是“耗时长”。

很多人问,“那晚上饭后能不能散步?”其实,饭后立刻散步,反而容易影响消化吸收,引起胃肠不适。如果一定要走,建议饭后30分钟再开始,速度放慢,以“助消化”为目标,而非“燃脂”。

散步看似简单,其实大有讲究。从生理学到心理学,从中医理论到现代研究,都在强调:适时、适量的散步,是最便捷的保健方式之一。关键在于,你有没有走对时间?有没有走对方法?有没有走出坚持?

所以,如果你正在为睡不好、吃不好、总感觉累而烦恼,不妨试着改变一下节奏——在每天早上7点到9点、下午4点到6点这两个黄金时间段,出门走一走,不求走多快、多远,只求让身体流动起来,让心情舒展开来。

你会惊讶地发现,生活的节奏慢下来,身体的节奏却快起来了。这就是散步的魔力——不喧哗,自有力量。

参考文献:
[1]刘华,张颖,王志强.不同时间段健走对中老年人心肺功能的影响[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23,57(3):312-316.
[2]周倩,李雪,胡志平.散步运动对老年人睡眠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2,42(10):2435-2439.
[3]胡晓东,刘涛,宋琳.中老年人日常步行行为与慢性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运动与健康科学,2022,44(4):567-572.

#图文作者回归激励计划#

相关知识

医生告诫,一天中,3个时间散步最有益身心,赶紧看看走对了吗?
一天中,2个时间跑步最有益身心,赶紧看看跑对了吗?
医生:一天中这几个时间散步,效果不错!你走对时间了吗?
医生告诫:一天中,3个时间喝水最有益身心,赶紧看看喝对了吗?
医生提醒:一天里,这个时间锻炼才最有效果,快看你锻炼对了吗
散步真的对身体好吗?医生提醒:不一定!区分体质是关键!
散步是世界上最健康的锻炼?天天散步好吗?看后就知道了
研究揭示:短时间散步竟比长时间更有益健康,来看看为什么!
心梗和散步有关?医生提醒:走路时的3个错误,很多老人还在犯
提醒:一天中,2个时间测量血压最准确,你选对了吗?

网址: 医生提醒,一天中,2个时间散步有益身心,看看走对了吗? https://m.trfsz.com/newsview1586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