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教育不应“断档”、成长不能“放羊”
暑假来临,不少家庭开启了“神兽”全天候在家模式。当孩子们欢呼着享受假期的时候,家长们则可谓酸甜苦辣、五味俱全。作息紊乱、沉迷电子产品、亲子关系紧张……长长的假期,学生从学校的集体生活回归家庭生活,家庭教育面临诸多挑战。
去年11月,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明确提出构建“以学校为圆心、以区域为主体、以资源为纽带”的协同机制。暑假期间,以学校为圆心调度资源,有助于将暑期带娃从“家长孤军奋战”转变为家校社协同育人合力,让暑期痛点转化为孩子成长契机。
具体而言,暑假期间,学校教育不能完全退场,可以为家庭提供专业指导和资源支持,助力家长破解假期带娃困局。发挥学校在“教联体”育人中的“圆心”作用,创新机制为家庭教育持续赋能,需要明确两种角色。
一是要明确“指导者”角色,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向假期延伸。暑假,教育的主体是家庭,学校不是家庭教育主体责任的替代者,应以专业知识、有效资源赋能家庭解决“怎么管”的问题。如针对假期手机依赖、作息混乱这些常见痛点开发实用、接地气的微课程资源,利用家校共育平台推送,并请教育专家、心理健康专家线上线下提供咨询、辅导等。比如,从今年暑假开始,我们学校邀请家庭教育专家和心理咨询师入校,为六年级家长开设“小初衔接心理调适”专题指导沙龙。同时,学校开发的80节“五色花”家校共育微视频课程定期推送,内容涵盖时间管理、亲子沟通、运动计划等暑期高频需求,为家长提供科学育儿的“脚手架”,深受家长欢迎。
二是要明确“支持者”角色,建立常态化家庭教育支持机制。“无处可去”是暑假最令家长头疼的问题之一,孩子长时间待在家里,活动空间受限,很容易沉迷电子产品,滋生各种不良习气。而社区拥有的阅览室、活动中心、健身区域、绿地公园等公共空间应该被充分利用起来。用好这些资源,不仅能为破解暑期带娃“无处可去”等难题提供解决方案,同时还能成为培养学生与社会和谐相处的情感和能力的实践课堂。对此,学校要通过建立常态化家庭教育支持机制,主动牵线搭桥,协调、整合和激活社区能量、社会资源,为家庭教育构建起坚实的、充满活力的本地化支持网络。比如,今年山东济南高新区全面推行“项目式实践探索”新形式,广泛链接社会资源,开展公益互助托管与项目式学习活动,破解假期学生无人看护的普遍难题。
假期教育不应“断档”、成长不能“放羊”。暑期带娃的困局看似是一个家庭的小问题,其实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教育问题。学生可以放假,教育的责任与守护不能放假。为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持续发力,学校不应该在假期“隐身”,更不能因放假就当“甩手掌柜”。
(作者:唐静,系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区北正街恒大华府小学校长)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相关知识
生活观察丨破解“带娃难” 社区托育如何发力?
羊长期消瘦不上膘的原因是什么,养羊户应如何解决?
家庭教育指导师:助力家长带好娃
苏州娃过寒假,体育“不放假”
南充仪陇教体局调研成都青羊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快乐过暑假 安全不放假——凉州区“法治副校长”开展暑期法治教育活动#厚道甘肃
夏季防暑教案中班反思
科学育儿文案,轻松带娃不是梦
一份“育儿指南”给家长萌娃带来福音,爸爸妈妈快收藏备用
幼儿成长档案如何做ppt(幼儿成长档案如何做好一名幼儿园教师)
网址: 暑期带娃困局如何破 教育不应“断档”成长不能“放羊” https://m.trfsz.com/newsview1587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