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年的临近,各类肉类美食纷纷登场:鸡肉、鸭肉、鱼肉、牛肉、羊肉、猪肉……面对如此丰富的肉食世界,我们该如何选择,才能吃得既健康又均衡呢?本文将为你提供一份肉类食用指南,助你理性对待肉类食物,享受健康美食。
我们日常所食用的肉类,主要可分为两大类:畜禽肉类和鱼虾类。畜肉类,如猪肉、牛肉、羊肉等,主要来源于猪、牛、羊等牲畜。而禽肉类,如鸡肉、鸭肉等,则主要来源于鸡、鸭、鹅、鸽等家禽。此外,鱼虾类也是我们餐桌上的常客,包括淡水鱼如鲫鱼、鲤鱼等,以及海水鱼如带鱼、鳕鱼等,还有各种虾、蟹、贝类等水产品。
在分类上,肉类还可以根据颜色分为红肉和白肉。畜肉类因肌肉色为红色而得名红肉,而禽肉和鱼虾等则属于白肉。同时,肉类还可以根据脂肪量及部位的不同进行细分,如瘦肉、肥肉、肉皮、动物血、动物内脏及蹄筋等。这些不同的肉类部位和类型,在营养价值和烹饪方式上都有所差异,选择时需根据个人需求和健康状况进行搭配。
在肉类的分类中,我们还可以根据其来源和特点进行进一步的细分。例如,畜肉类中的猪肉,因其独特的烹饪方式和口感,常被进一步细分为五花肉、里脊肉、猪蹄等。同样,牛肉也可以根据其部位和烹饪方式,被细分为牛腩、牛腱、牛柳等。这些细分不仅使得肉类选择更加多样化,也为烹饪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此外,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一些低脂、高蛋白的肉类选择也逐渐受到青睐。如鸡胸肉、瘦牛肉等,它们在提供充足蛋白质的同时,还能有效控制脂肪的摄入。同时,一些特色肉类如鹿肉、驴肉等,也因其独特的口感和营养价值,逐渐成为餐桌上的新宠。
在了解肉类的多样分类后,我们能够更好地根据个人口味和营养需求来选择合适的肉类食材,为家人烹饪出既美味又健康的食物。
白肉,如鱼肉,其脂肪含量相较于畜肉更低,且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同时富含优质蛋白和多种维生素,因此值得推荐增加摄入。猪、牛、羊等畜肉的瘦肉类也是不错的选择,它们不仅富含优质蛋白质,而且脂肪含量较肥肉更低。此外,这些肉类还含有血红素铁、锌、维生素A及B族维生素等有益健康的营养素。在食用时,我们可以遵循一个简单的原则:优先选择没有腿的鱼肉,其次是两条腿的禽肉,最后是四条腿的畜肉。同时,也要注意多种类交替食用,以确保营养均衡。长期只吃鱼虾和鸡鸭可能会影响血红素铁的摄入,而牛肉在同等重量下的蛋白质含量最高,猪肉脂肪含量则相对较高。因此,根据个人口味和需求交替进食各种肉类是保持营养均衡的关键。
提醒大家在选购肉类时注意以下几点:
在加工肉类食品中,如罐头类、烟熏及腌制肉类,以及肉罐头、腊肉、火腿和培根等,存在诸多健康隐患。这些食品在加工过程中往往导致营养素的显著流失,尤其是维生素的破坏程度较高。同时,它们还可能受到多环芳烃类和甲醛等有害物质的污染,进而产生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这些物质可能增加患恶性肿瘤的风险。此外,这些食品中的高钠盐含量也对血压稳定和肾脏健康构成威胁。
每天适量摄入鱼、禽、蛋、瘦肉是关键。具体而言,成人每天应平均食用4075克(约1两)的水产类,如鱼虾等,以及4075克(约1两)的畜禽肉类。
另外,每周建议食用鱼23次,总量控制在280525克(半斤至1斤之间),以确保健康且适量的肉类摄入。
肉类是优质蛋白的重要来源,对于促进和维护人体健康至关重要,但摄入量并非越多越好。在选择肉类时,应根据不同的疾病状态进行合理搭配。
对于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以及高脂血症患者,他们同样需要摄取足够的优质蛋白质。然而,在选择肉类时,应避免一概而论地排斥所有肉类。建议增加摄入如鱼、禽等白肉,同时减少红肉、肥肉、动物内脏、猪蹄、鸡爪以及动物脑等富含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食物,以防止病情恶化。针对术后恢复期的患者,由于手术创伤和出血,建议增加畜、禽、瘦肉以及鱼虾的摄取。在饮食中合理搭配红肉和白肉,这样可以同时补充到优质蛋白质和血红素铁,从而有助于身体的迅速康复。对于肿瘤患者而言,建议适量减少畜类红肉的摄入,而将优质蛋白的主要来源转向禽类、鱼虾、豆制品以及蛋奶等。同时,应避免食用油炸、烟熏、烧烤和腌制肉类。对于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在进食瘦肉之前,建议先进行焯水处理。根据个人的血尿酸指标和症状的严重程度,需要适量调整肉类的摄入量。在急性痛风发作期间,应避免饮用肉汤,并严禁食用动物内脏和海鲜,以减少嘌呤的摄入。对于患有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根据其肾功能损伤的程度来限制每日蛋白质的摄入量。建议适量控制肉类食用,以减轻肾脏的负担。对于那些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人来说,由于他们常常面临呼吸困难和体力消耗大的问题,因此在肉类摄入方面,建议将红肉与白肉进行合理搭配。这样的搭配不仅有助于确保充足的热量供应,还能为身体提供必要的蛋白质。在严重的疾病状态下,患者肉类的摄入量需根据个人病情、年龄、身高、体重以及体力活动量等多个因素进行综合考虑。这需要医师或营养(医)师进行全面的评估,以确保肉类与其他食物能够合理搭配,从而动态地调整营养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许多老年人误以为不吃肉就能防病,认为只要控制烹调油,就能降低血脂,从而避免疾病。这种观念导致他们追求清淡的饮食原则,甚至在医嘱下也过分谨慎。
然而,不吃肉并不能完全避免疾病,因为肉类食物中的营养素是其他食物无法替代的。长期不吃肉会导致蛋白质、铁质、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素的摄入不足,进而引发低蛋白血症、贫血、血管脆性增加等健康问题。此外,老年人肌肉无力和跌倒的风险也会增加,同时脂溶性维生素的缺乏也会对健康造成影响。
对于那些存在吞咽和咀嚼困难,或者消化功能较差的老年人,建议他们将瘦肉和蔬菜切碎,制作成肉馅或肉丸,这样更易于食用。而对于那些合并肝肾功能不全、痛风或进食障碍的老年患者,他们在肉类摄入方面有着特殊的需求,因此建议这类患者及时前往营养科寻求专业建议,以制定符合其个体情况的进食方案。
肉类烹饪方式多样,包括炒、烧、炖、蒸、溜、焖、炸、煨等。其中,炖煮被证实为畜肉最健康的烹调方法。研究显示,炖煮可去除猪肉中高达80%的脂肪和50%的胆固醇,同时保留其独特风味。而鱼类则最适合采用清蒸的方式烹饪,尽量避免油煎和油炸。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肉汤味道鲜美,但其营养价值仅为肉类的十分之一左右。此外,肉汤中嘌呤含量较高,因此嘌呤代谢失调的痛风患者和血尿酸浓度偏高的人群应谨慎食用。
在烹饪肉类时,选择合适的烹调方法至关重要。不同的肉类和烹饪方式会产生不同的营养和健康效果。例如,炖煮被证实为畜肉最健康的烹调方法之一,能够有效去除猪肉中的大部分脂肪和胆固醇,同时保留其独特风味。对于鱼类来说,清蒸则是更合适的烹饪方式,以最大程度地保留其营养成分和鲜美滋味。此外,虽然肉汤味道鲜美,但其营养价值相对较低,仅为肉类的十分之一左右,同时嘌呤含量也较高,因此特定人群如痛风患者和血尿酸浓度偏高者应谨慎食用。
为了确保肉类摄入适量且均衡,我们可以尝试以下搭配方式:
鱼肉搭配豆腐:豆腐是钙的优质来源,而鱼肉中富含维生素D,这种搭配能显著提升人体对钙的吸收率。这种组合不仅口感软烂,非常适合老年人食用,还能充分利用两者的营养优势。
鸡肉搭配蘑菇:鸡肉以其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备受推崇。蘑菇则富含膳食纤维和抗氧化物质。通过小火慢炖,这两种食材的鲜味能相互融合,营养也得以互补。这样的搭配不仅口感鲜美,而且肉质易于消化。
肉类搭配绿叶蔬菜:绿叶蔬菜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蛋白质的分解和利用。同时,其膳食纤维能减少胆固醇的吸收,并促进胆固醇和肠道废物的排出。这种搭配方式真正实现了营养的相互补充。
最后要特别提醒的是,只吃肉而不吃菜是不可取的。我们需要确保肉类摄入适量,同时搭配其他食物,以实现营养的均衡摄入。
谷薯类食物是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它们为人体提供了必需的能量。而蔬菜则富含了多种维生素、矿物质以及抗氧化成分,这些物质在人体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调节着各项代谢活动。此外,蔬菜、水果和杂粮中含有的膳食纤维不仅能增加饱腹感,有助于控制能量摄入,还能降低血糖和血脂水平,维护肠道健康,缓解便秘,甚至具有抗肿瘤的功效。在此,我们祝愿您新春愉快,身体健康,阖家欢乐,万事如意!
相关知识
肉类饮食健康指南:选择与搭配的艺术
健康饮食指南:如何合理搭配食物?
食物营养与合理搭配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介绍之“食物多样,合理搭配”
健康饮食指南:鱼肉蛋奶的合理搭配
跟着《指南》来饮食!准则一:食物多样,合理搭配
合理的饮食与搭配
保持食物多样合理搭配—2022膳食指南精读 素食人群膳食指南
生酮饮食全攻略:食物选择与搭配指南
科学健康减肥饮食指南(合理搭配食物)
网址: 肉类食物的合理搭配与食用指南 https://m.trfsz.com/newsview1591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