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至5月1日是第23个全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今年宣传周的活动主题是“关爱劳动者心理健康”。
一、什么是职业病?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指出,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有关规定,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疾控局、全国总工会联合组织对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进行了调整,自2025年8月1日起实施。根据《职业病分类和目录》,职业病有十二大类,包括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等。
二、什么是职业心理健康?
职业心理健康指从业人员在工作场所或工作状态中的心理健康状态,是现代经济中健康指标的重要评价环节。它不仅关系到从业人员自身的健康幸福,也关系到企业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员工心理健康工作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软实力的构成要素。企业发展需要调动每位员工的积极情绪,激发他们的正能量和创造力,进而提高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竞争力。
三、如何促进职业心理健康?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才能正确对待工作与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困难和挫折,对外界环境产生适当的行为反应,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2.要及时调整不良心理。职场人应学会自觉调整和克服不良心理因素的影响,形成正确适度的行为反应,维护心理健康。
3.确定适度的抱负水准。要在充分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将自己的抱负与所从事的工作结合起来,力求在完成工作目标的过程中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4.创造良好的人际环境。清醒认识到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宽容待人,乐于合作,才能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四、如何缓解心理健康问题?
每个人一生中可能在某一个阶段都会出现或多或少的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可以采取一些方法帮助缓解。
1.自我心理调适。我们既不要沉溺在心理的不适当中,也不要过分强求自己立刻将其摆脱掉。要先接纳这种状态,与这种状态和平共处,同时寻找可能出现这种心理问题的原因,比如一些消极想法,根据客观现实来调整心态。不要钻“牛角尖”,同时采取一些基本的减压方法,可以学习深呼吸的训练,包括冥想、正念、瑜伽、太极等。
2.积极寻求他人帮助。与家人保持密切联系,分享彼此的生活和感受,建立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和朋友、同学、同事保持联系、保持沟通,选择合适的倾诉对象,有效倾诉,寻求帮助。积极参加社会活动,获得情感支持以及其他实际性的帮助。
3.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进行规律的运动,比如跑步、快走、游泳、打球、骑自行车等。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确保摄入足够的蔬菜、水果、全谷物、优质蛋白质和健康脂肪。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比如听音乐、画画、写作等。保持规律的睡眠时间,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以提高睡眠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有一些大家认为所谓“有效”的减压方式,其实是不健康的,甚至有害,比如酗酒、暴饮暴食、沉迷网络、沉迷游戏等。这些可能会带来更多的身心健康和生活适应方面的问题,不但不能够消除问题,可能会带来更多的问题,陷入恶性循环。心理问题持续一段时间,通过自我调适等方法仍不能摆脱、不能改善时,就要到医疗机构、心理咨询机构、社会工作室或通过拨打各地的心理热线等途径进行咨询和评估,通过专业帮助来缓解压力、改善心理健康。
相关知识
《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
《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 坚持预防为主 守护职业健康
「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坚持预防为主,守护职业健康
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
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中山《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启动
职业病健康教育宣传小结(职业病职业健康宣传)
关心劳动者健康,中粮可口可乐开展《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
国元保险驻马店中支组织开展职业病防治法宣传活动
守护职业健康,共筑幸福防线——区卫生健康局组织开展《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系列活动
聚焦心理健康 牢筑健康防线 迪瑞医疗开展职业病防治宣传培训活动
网址: 全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学会这几点,帮你保持心理健康 https://m.trfsz.com/newsview1595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