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人体70%都是由水分组成的,所以想要合理调节身体的平衡,最自然和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直接用水来进行,很多人喜欢在睡前喝水,这样既可以保持皮肤的滋润,还能促进肠道代谢,但是有些人又觉得晚上喝水会水肿。
睡前喝水会导致水肿吗?
专家解释,睡前喝水并不一定会导致水肿。出现水肿主要是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个人体质问题,本身体质容易水肿,在睡眠中代谢不好,或者排水不利,第二天醒来就会水肿。
另一方面是,喝水方式不对,一下子猛饮水解渴,就容易水肿。其实,水是人体新陈代谢最重要的物质之一,睡前适度补充400毫升左右的水分很有必要。只要喝水的方式正确,并不会导致水肿。
怎么喝水不会水肿?
1、把握喝水的量
睡眠时候,人体依然代谢,需要补充一定的水分,否则第二天醒来,身体会出现脱水现象。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补充越多水分就越好。喝400毫升左右即可。喝太多水,身体如果不吸收,第二天容易水肿。
2、把握喝水的时间
不要等到睡前的几分钟再来灌一杯水。一般睡前的1个小时或者半个小时喝水。太晚喝水会影响身体对水分的吸收。
3、把握喝水的速度
不要一下子喝一杯水,要慢慢喝。可以喝一口水,在嘴里含一会儿再吞进去。这样能够让身体充分吸收水分,避免第二天醒来水肿。
睡前该不该喝水?哪些人群应当注意?
事实上,睡前喝水的利弊不用太过纠结,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睡前喝水没有坏处,关键在于适量。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哪些人适合睡前喝水,哪些人又不适合。
对于严重肾衰竭及已经进行透析治疗的患者来说,睡前大量饮水会造成体内水的负荷增加,有可能出现浮肿的现象,甚至诱发心力衰竭的发生。而心脏功能不好的人,睡前喝水过多也有心衰的危险。不过,这仅仅限于 心肾功能不好的人, 而且是大量喝水的情况下才可能发生。
对于一般人群而言,夜晚睡前适量喝水不会增加肾脏负担,尤其是在干燥的秋季,体内水分流失快,保持足够的水分是很重要的。但是, 一般人睡前不喝水并不意味着另一些人在夜晚的水分刚好是充足的和有益健康的。
对于一些心脑血管病人和部分老年人,如果整夜不喝水,其血液粘稠度会增加,如果血液过度黏稠浓缩,则容易导致血栓形成,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如心绞痛、心肌梗死、脑血栓等)的发生。因此,对于 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可在 睡觉前以及起夜时适当喝一杯水,以稀释血液浓度,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另外,对于 糖尿病人来说,保持一定的水分还 有利于控制血糖。
总之,水是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切生命必需的物质,在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功能。饮水不足或过量都可能会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作为一个健康人来讲,如果有睡觉前喝水的习惯也无妨了,适量就好。
健康人应该怎样科学合理补充水分?
伍永田博士研究发现饮水量的2/4/6规律
2积病。每天饮水量为体重公斤数的2%左右,积累病因,迟早会生病。因为饮水量太少,导致人体新陈代谢不正常。
4维持。每天饮水量为体重公斤数的4%左右,维持原状。因为4%为饮水量基本上够用,能保障人体新陈代谢基本正常。
6康复。每天饮水量为体重公斤数的6%-10%,属于多饮水。多饮水有利于慢病康复,也有利于感冒发烧咽喉肿痛等急性病康复。多饮水,除了能保障人体每天的新陈代谢正常,还能逐步去除以前饮水不足积累的病根——代谢废物。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