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常吃玉米有什么好处?这3类人尽量少吃玉米,可不要大意了

常吃玉米有什么好处?这3类人尽量少吃玉米,可不要大意了

金黄饱满的玉米粒,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咬上一口,甜脆可口。这种被誉为"粮食之王"的食物,早已成为我们餐桌上的常客。

一个看似普通的玉米棒,竟蕴含着丰富的营养和健康价值,让人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或许你曾听闻玉米的种种好处,却不知它对某些人群可能并非完全友好。今天,就让我们揭开玉米的神秘面纱,探索它背后的健康奥秘。

玉米的营养价值可谓丰富多彩。它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每100克鲜玉米含有约2.8克膳食纤维,远高于大米和小麦。这些膳食纤维在肠道中如同"清道夫",能够加速肠道蠕动,促进排便,有效预防便秘和肠道问题

夏日炎炎,不少人面临着水肿困扰。玉米中含有的钾元素可谓是"消肿小能手"。钾能够平衡体内钠离子浓度,促进多余水分排出,帮助身体摆脱水肿烦恼。尤其对于常吃重口味食物和久坐不动的人群,适量食用玉米,有助于缓解下肢浮肿和面部浮肿的问题。

现代人普遍面临着高血糖、高血脂的健康隐患。玉米中的膳食纤维可以延缓食物在肠道中的消化速度,减缓葡萄糖的吸收,有效稳定血糖水平。研究表明,长期适量食用玉米,有助于控制血糖波动,对糖尿病前期人群具有积极的预防意义。

玉米中富含的植物甾醇是降低血脂的"天然药物"。这些物质能够与胆固醇竞争吸收位点,减少胆固醇在肠道的吸收,进而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美国心脏协会的研究显示,每天摄入约2克植物甾醇,可使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降低约10%。

现代快节奏生活导致许多人视力问题频发。玉米含有丰富的叶黄素和玉米黄质,这两种物质是眼睛视网膜黄斑区的主要色素。适量摄入这些营养素,能够有效滤除蓝光对眼睛的损伤,减轻视疲劳,降低黄斑变性和白内障的发生风险。

抗氧化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健康话题。玉米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和维生素E具有强大的抗氧化能力,能够清除体内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对细胞的损伤。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研究发现,玉米中的抗氧化物质可能具有抗衰老和预防慢性疾病的潜力。

玉米中含有的B族维生素,特别是烟酸和叶酸,对于维持神经系统功能和促进DNA合成至关重要。充足的B族维生素摄入,有助于提高记忆力,缓解精神压力,改善睡眠质量。这对长期面对电脑、精神紧张的职场人士尤为重要。

减肥人士常常对主食望而却步。玉米作为低热量、高饱腹感的食物,成为减肥饮食的理想选择。每100克鲜玉米的热量约为110千卡,比同等重量的米饭低30%左右。同时,玉米中丰富的膳食纤维能够延长饱腹感,有效控制进食欲望,帮助减少总热量摄入。

玉米中含有特殊的多糖成分,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这些多糖能够增强巨噬细胞的活性,促进免疫细胞的增殖,提高机体抵抗力。日本学者的研究发现,玉米中的某些多糖成分可能具有抗肿瘤的潜在效果,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

不少人忽视了玉米对肌肤的益处。玉米中的维生素E和亚油酸有助于维持皮肤弹性,促进皮肤细胞再生,延缓皮肤衰老。玉米中的锌元素则参与皮肤代谢和伤口愈合过程,对改善肌肤状态大有裨益

尽管玉米好处多多,某些特定人群却需谨慎食用。消化功能弱的人群应当注意,玉米含有较多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这些物质不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胃肠功能不佳的人过量食用玉米,可能出现腹胀、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建议这类人群选择煮熟的玉米粒或玉米粉制品,避免直接食用玉米棒。

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当限制玉米摄入量。玉米中含有较高的钾和磷元素,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对这些矿物质的排泄能力下降,过量摄入可能导致高钾血症和高磷血症,加重肾脏负担。这类人群应当在医生指导下合理安排饮食,控制玉米等高钾食物的摄入量。

尿酸高的人群也需要谨慎食用玉米。玉米中含有一定量的嘌呤物质,这些物质在体内代谢后会产生尿酸。痛风患者和高尿酸血症患者过量食用玉米,可能导致尿酸水平进一步升高,诱发或加重痛风发作。建议这类人群控制玉米摄入频率和数量,避免与其他高嘌呤食物同时食用。

玉米的烹饪方式直接影响其营养价值。生玉米中的营养成分不易被人体吸收,而过度加热又会破坏其中的热敏感性营养素。蒸煮玉米的最佳时间为15-20分钟,这样既能保证充分熟透,又能最大限度地保留营养成分。微波加热则需控制在3-5分钟之间,避免营养流失。

玉米的保存方法同样值得注意。新鲜玉米最好带皮保存在冰箱中,温度控制在5度左右,可保持新鲜3-5天。剥皮后的玉米应尽快食用,以免营养流失。冷冻保存是延长玉米保质期的有效方法,将玉米粒剥下后放入密封袋中冷冻,可保存长达6个月。

选购玉米时,应注意几个关键点。新鲜的玉米须呈金黄或淡绿色,有光泽且微湿,干枯变褐的玉米须说明玉米已不新鲜。玉米粒应饱满均匀,排列紧密,无虫蛀痕迹。轻压玉米粒,有弹性且流出乳白色汁液的为佳。玉米外皮应紧贴玉米粒,色泽鲜亮,无霉变斑点。

玉米的食用时机也有讲究。空腹食用玉米可能导致胃部不适,建议在正餐时食用。晚餐后短时间内食用玉米,其中的膳食纤维可能影响消化,建议晚餐后至少等待1小时再食用玉米。玉米性偏凉,体质虚寒者最好在中午食用,避免在气温较低的早晚食用。

玉米的搭配方式影响其营养吸收效率。玉米与豆类搭配,可以互补氨基酸,提高蛋白质的生物利用度。玉米与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搭配,如青椒、西红柿等,有助于提高铁元素的吸收率。玉米与海产品搭配则可以增加碘的摄入,对甲状腺健康有益。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颜色的玉米营养成分略有差异。黄玉米富含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对眼睛健康特别有益。紫玉米含有丰富的花青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白玉米淀粉含量较高,口感更为细腻。彩色玉米不仅色彩丰富,营养价值也更为全面

总结来看,玉米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全谷物食品,具有多方面的健康益处。从促进消化、稳定血糖、降低血脂到保护视力、增强免疫力,玉米的价值不容小觑。当然,消化功能弱、肾功能不全和尿酸高的人群需要谨慎食用。在日常生活中,只有根据个人体质特点,合理选择食用方式和数量,才能真正享受到玉米带来的健康福利。科学认识食物,理性安排膳食,才是健康生活的正确打开方式。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2.

孙长颢. 食物与健康.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21.

王旭峰, 刘爱东. 玉米营养成分分析及其保健功能研究进展.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20, 45(3): 81-85.

李铁军, 张宏, 王文. 玉米中生物活性物质及其健康功效.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3, 49(5): 277-282.

赵霞, 刘静, 周光宏. 不同颜色玉米的营养成分比较研究.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2, 43(4): 189-193.

相关知识

常吃玉米有哪些好处呢?玉米虽好,4类人尽量少吃,别大意了
常吃玉米有6大好处,但这2种人尽量少吃
常吃玉米十大好处是什么
如何做玉米粥好吃 吃玉米粥有什么好处
平时不妨多吃玉米面来预防疾病(吃玉米面有什么好处?)
宝宝吃玉米糊有什么好处?喝玉米糊有什么作用?
孕妇吃玉米粥有什么好处?
玉米热量高吗 吃玉米的好处
常吃玉米有什么好处
玉米粥怎么做 喝玉米粥有什么好处

网址: 常吃玉米有什么好处?这3类人尽量少吃玉米,可不要大意了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05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