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网络成瘾问题及挑战
这个暑假,家里的孩子们是不是手机、平板不离手,上演了一场又一场的“手机抢夺大战”?别担心,我们一起来探讨如何应对这个问题。近日,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最新的《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版,其中新增的“游戏障碍”已被列为成瘾性疾病障碍。随着网络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网络成瘾问题对当代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研究显示,网络成瘾与睡眠质量、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焦虑、抑郁甚至自杀问题都有密切关联。然而,完全禁止孩子接触网络并非明智之举,这不仅难以实现,也可能引发更多问题。
> 背景和影响
在当今社会,暑假期间,孩子们常沉迷于手机和网络,这已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已将“游戏障碍”归类为成瘾性疾病,与多种健康问题相关。完全禁止接触网络并不现实,且可能引发更多问题。
> 应对策略概述
那么,面对这一网络成瘾的难题,我们究竟该如何应对呢?关键在于遵循三个原则:制定规则、亲子沟通、树立榜样。
02三个解决原则
> 原则一:制定明确的规则
这是规范孩子上网行为的关键原则。从孩子初次接触网络开始,就应制定明确规则,按年龄段设定上网时间与条件。在孩子初次接触网络时,就应明确制定一系列规则,这样执行起来将更为顺畅;若等到孩子已深陷网络成瘾的困扰后再来制定规则,执行难度则会显著增加。因此,我们建议家长在孩子上网之初,就与其共同商讨并明确上网的规则。
在孩子不同年龄段,家长应制定相应的上网规则。对于6岁及以下的孩子,建议完全避免接触网络游戏;6-12岁的孩子,可以在家长的监督下适当使用,但每日时间不宜超过1小时,同时要确保游戏时间与运动和社交活动保持平衡;对于12-18岁的青少年,可以鼓励他们进行自主管理,但每日玩网络游戏的时间仍应控制在2小时以内。另外,为了孩子的健康,不建议在孩子的卧室内放置电脑、iPad等电子产品,手机也不应放在床头,睡觉时应确保关机。
> 原则二:增进亲子沟通
在制定上网规则的过程中,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显得尤为重要。在制定上网规则时,家长需与孩子沟通,了解其真实想法,重视隐私保护,确保网络交往的安全。通过有效的沟通,家长可以了解孩子对上网活动的真实想法和需求,同时,也能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上网观念,培养他们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因此,家长应当时刻关注与孩子的沟通,确保在制定和执行上网规则的过程中,能够充分理解并尊重孩子的意见和感受。
需要注意的是,家长不应仅仅以命令式的方式指导他们的生活,而应更多地与孩子进行沟通。这是了解孩子在网络交友及安全上网方面情况的关键。鉴于网络世界的复杂性,我们往往无法准确判断交往或围观者的真实身份,因此,教育孩子如何妥善保护个人隐私显得尤为重要。为确保安全,家庭信息和私密照片应避免通过网路进行传递。
> 原则三:树立榜样
父母在自我管控游戏时间方面为孩子树立榜样至关重要。父母需通过自身的行为示范,向孩子传递正确的上网观念,家长应合理管理自身游戏时间,成为孩子时间管理的榜样。在引导孩子安全上网的过程中,家长首先应以身作则,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通过自身的行为示范,家长可以更有效地传递正确的上网观念和行为习惯,从而帮助孩子建立网络安全的意识。
这并非意味着父母需完全戒除游戏,或与孩子采用相同的时间标准。相反,通过与孩子的协商,父母可以设定适合自己的游戏时间,例如,成年人每日可享受2-3小时的游戏时光,而9岁儿童则限定为每日半小时。这样的做法旨在向孩子展示如何理性地玩游戏,平衡生活各要素,同时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时间管理榜样。
我们身处一个网络智能的时代,网络已经无处不在,深入影响着我们的教育、工作和娱乐方式。与其一味地限制孩子上网,家长们不如与孩子共同探索如何更健康地使用网络。
相关知识
武汉孩子上网成瘾怎么办 初三孩子玩手机上瘾咋办 初中生沉迷手机如何开导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远离网络游戏?
【挑战】 孩子染上网瘾怎么办 ?
孩子上网成瘾怎么戒掉 初一孩子玩手机上瘾怎么办 初中生沉迷手机如何开导
网络游戏成瘾=精神疾病?
网络游戏与成瘾
电击孩子治疗网瘾,到底是谁病了?
走近网瘾少年们:他们沉迷网络的病根何在?
如何建立健康的网络使用习惯,预防网瘾?
邓林园:未成年人网瘾低龄化 需合力营造健康网络环境
网址: 三大网络成瘾解决原则:帮助孩子健康上网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06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