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航天科普云课堂

航天科普云课堂

航天科普云课堂 | 航天员如何健身?

2023-07-28 11:08·南宁市科协

在普通人眼中,健身是一种爱好和生活方式,而在太空,健身却关乎航天员的生命健康。

我国航天员在轨时间长达五六个月,长期处于失重环境会导致人的骨密度降低、肌肉萎缩,容易流失钙质,因此,航天员必须通过积极锻炼来应对失重带来的影响,才能保障各项在轨任务的推进。

中国空间站内设置了专门的锻炼区,并配备了多种多样的健身器材和设备,用于航天员的日常锻炼。

据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专家介绍,我国的空间锻炼器械设备由“三大三小”组成,“三大”指太空自行车功量计、太空跑台和抗阻锻炼装置,“三小”指拉力带、握力器和呼吸肌锻炼器。

太空自行车帮助航天员进行上肢与下肢的锻炼,它没有车把,也没有座椅。锻炼时由于没有重力,很容易用力过猛,因此腿上要系上安全带。

空间站还有跑步机等有助于保持体形的器械,不同的是,太空跑台多了束缚装置和减震设备,尽可能地使宇航员像在地球上运动一样。

拉力带也是太空健身的重要设备,和在地球上一样,拉力带能够增加动作的阻力,有利于锻炼肌肉力量。

这些设备都是科技人员为帮助航天员锻炼力量、降低失重影响而精心准备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锻炼的时候,航天员应避免在同一地点停留过久。因为没有重力帮助空气循环,呼出的二氧化碳很容易富集在头部附近,会引起所谓的“二氧化碳头痛”。

随着飞行任务的推进,科研人员还会随时观察监测航天员的各项生理指标,及时调整健身方案,为航天员在轨飞行的锻炼进行贴心指导。

文字来源:原创
图片视频来源:新华网

相关知识

航天科普云课堂
航天科普教育的新纪元:从“东方红一号”到“天宫课堂”
科普进校园:航天与健康知识带给孩子们的新课堂!
航天科普走进海教园南开学校
天宫课堂
首次在问天实验舱内授课 “天宫课堂”第三课干货满满
青少年航天科普课
《一堂好课》航天课重点已划好,来领走知识点啦
健康云课堂APP下载
“守望云心”云南学生心理健康大课堂传播量突破2亿人次

网址: 航天科普云课堂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09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