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疗法和按摩、刮痧一样,是中国传统疗法之一,具有几千年的历史。但拔罐与按摩、刮痧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它是以罐具作为治疗工具,用燃烧或其他方法将罐内空气“去除”,使罐内产生负压,并作用于人体表面,将体内的“毒邪之气”拔出体外,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
拔罐疗法与食补结合在一起,可以内外调理双管齐下,让家庭保健和治病康复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将拔罐与食补完美结合,为现代人的健康尽微薄之力。
经穴与拔罐的关系
人体有五官九窍、皮肉筋骨、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等组织器官,它们之所以可以维持彼此间相对的协调统一,正常完成机体生理活动,拔罐以及经穴功不可没。当人体出现异常时,可以通过拔罐这种自然疗法施术于经穴,使经络发挥作用,顺利的将气血输送到全身各处,“使脏腑组织得以营养,筋骨得以濡润,关节得以通利”。经穴在“行气血”的同时,还将营卫之气“密布周身”,“在内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在外抗御病邪,防止内侵”。也就是说,在对经穴进行拔罐的同时,能够充分激发经穴的潜能力,达到治病健体的作用。
拔罐疗法的作用机理
中医认为,人体之所以会出现疾病,是由于阴阳失调、气血不畅、邪气聚生,这些致病因素对人体脏腑气血津液具有极大的危害性。拔罐通过对皮肤、经络和穴位进行适当刺激,能够将“邪毒”和“瘀滞”带出体内,从而使气血得到调畅,并调动机体的自愈及免疫系统,有效地改变经络、阴阳失衡的病理状态。从传统中医学研究方面来看,拔罐的作用机理如下。
1.负压
科学研究发现,人体在罐具负压吸拔的时候,体表会产生大量气泡,从而加强局部组织的气体交换。另外,负压能够使局部皮肤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发生改变、毛细血管发生破裂,少量的血液进入组织间隙,最后产生瘀血现象。在机体自我调整中产生行气活血、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等功效,起到一种良性刺激,促其恢复正常功能的作用。
2.温热
拔罐对局部体表皮肤会产生温热的刺激,以大火罐、水罐以及药罐最为显著。温热刺激能导致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局部充血状态,还可以改善新陈代谢,顺利排出体内的废物、毒素,让局部组织的营养状态得到改善。同时,还可以增强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强白细胞和网状细胞的吞噬活力,使局部的耐受性和整个机体的抵抗力得到提升。总的来说,拔罐可以温经散寒、清热解毒,从而达到促使疾病好转的目的。
3.调节
拔罐的调节作用是以负压和温热作用为基础的,它能够对神经系统、微循环起到调节作用。首先,拔罐对局部皮肤的刺激,能够通过皮肤和血管感受器的反射传送到中枢神经系统,致使其发生反射性的兴奋,以此达到调节大脑皮层,使之趋于平衡的作用。拔罐可以使患部皮肤相应的组织代谢旺盛,促使机体恢复功能,阴阳失衡得以调整,使疾病逐渐痊愈。其次,由于拔罐后自身溶血现象会产生一种类组织胺的物质,其随体液周流全身,刺激各个器官,增强其功能活力,这有助于机体功能的恢复。
保健拔罐和医疗拔罐
身体有患病和没患病之分,拔罐也有保健和医疗之分,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拔罐方,才能够使拔罐疗效事半功倍。
1.保健拔罐
保健拔罐是指通过拔罐达到预防疾病、强身健体作用的一种拔罐方法,它能缓解肌肉疼痛、解除疲劳、调节精神状态,缓解紧张情绪,同时还能调整身体气血阴阳的变化,从而起到保健、延年益寿的作用。
近年来,一些从未用本法治疗过的疾病如白塞病、术后腹胀,以及一些疑难急症如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肺水肿,甚至如心脏病、骨折等,使用本法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根据临床观察,本法对高血压、心绞痛亦有明显疗效。由于拔罐疗法所具有的独特医疗机理,其治疗疼痛性疾病更为见长。
拔罐有很好的缓解疼痛的作用,不管是内科损伤还是外科的急性腰扭伤、慢性软组织损伤,拔罐都能很有效的缓解疼痛,有的甚至只需一次治疗即可痊愈。
刺络拔罐的镇痛效果尤为显著。中医认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疼痛多因经络阻滞,气血瘀阻。刺络拔罐能有效地去瘀行血,通经活络,临床常用于治疗各种疼痛。
现代医学也认为,刺络拔罐刺激了某一局部的神经,调节了相应部位血管和肌肉的功能,反射性解除血管和平滑肌的痉挛,产生了明显的止痛效果。
2.医疗拔罐
医疗拔罐主要是通过拔罐达到治疗疾病或者辅助加强治疗作用的效果。对于各种已经明确的疾病,拔罐能通过有效的对症治疗,调整阴阳,疏通经络,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一方面可缓解疾病的各种症状表现,另一方面可从根本上治疗疾病。
对于那些没有明确的疾病,或明确器质性改变但又表现出各种不适的人,以及那些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可以选用保健拔罐法。而对于已经确诊的患者,则可以在医生的药物或其他治疗的基础上,辅以拔罐治疗,使疾病更快的痊愈。
梅毒是性传播疾病主要是通过高危性接触,亲密接触才可能会感染,刮痧拔罐不会导致传染。确诊是梅毒的话应该尽早治疗可以注射苄星青霉素,梅毒感染的早期传染性较强。患者的衣服要单独清洗生活当中避免亲密接触。
牛皮癣,现代医学对其缺乏特异性治疗方法,所用药物副作用较大,而且容易复发,难以根治。中医认为本病是由于血热、血燥、血虚、血瘀等原因造成,在疾病发展过程中会感受或酿生风、寒、湿、热、毒等病邪,导致阴阳失衡,气血瘀滞肌肤而难以治愈。拔火罐疗法是银屑病的重要辅助性疗法,在临床应用时,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和因人制宜原则,针对病人具体情况选配穴位,结合针灸刺络,一人一方案,可以较好地去除人体表层乃至深层组织的风、寒、湿、热、毒等病邪,使阴阳平衡,气血通畅,实现临床治愈目的。拔火罐疗法不一定适合每位患者,应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掌握好适应症(如红皮病型禁忌应用),选择适当体位和肌肉丰满的部位(如体位不当、移动、骨骼凸凹不平、毛发较多的部位及孕妇的腹部、腰骶部位均不适用)。另外,治疗中应注意防止烫伤或留罐时间过长引起水疱,避免产成同形反应。
夏至时节气候炎热,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因此,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多食杂粮以寒其体,不可过食热性食物,以免助热;冷食瓜果当适可而止,不可过食,以免损伤脾胃;厚味肥腻之品宜少勿多,以免化热生风,激发疔疮之疾。
夏至除了清淡饮食,还可多吃苦菜类蔬菜,如苦瓜、香菜等。因苦味食物具有除燥祛湿、清凉解暑、利尿活血、解除劳乏、消炎退热、清心明目、促进食欲等作用。不过,苦味食物均属寒凉,虽然能清热泻火,但属于清泻类食物,体质较虚弱者不宜食用,否则会加重病情。
夏至的节气针灸也是很有效的“冬病夏治”手段,对于冬季易发的呼吸系统疾病和骨关节病效果不错。根据中医学天人相应理论,夏至是人体阳气最旺的时候,因此夏至的养生要注意保护阳气,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夏天容易因吃寒凉食物导致胃痛、腹痛、腹泻的患者,可以在夏至前后15天适当开展夏至节气针灸治疗。
通过夏至节气针灸治疗可以扶正固本,提高免疫力。此外,有胃痛、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问题的人,通过针灸可以固护脾胃。而冬季里爱发作颈肩腰腿痛的患者,在盛夏针灸可以更好地驱散体内的寒邪。
相关知识
中医养生拔罐疗法和按摩,刮痧一样,是中国传统疗法之一
刮痧与拔火罐:传统疗法的异同比较(刮痧 拔火罐 区别)
人人都是大中医:写给百姓的刮痧、拔罐、按摩手册
拔罐针灸刮痧按摩 4种中医减肥法大PK
中医古法养生之道——传统奇技刮痧术
菡香美雅 刮痧拔罐非法宣传治疗疾病
刮痧拔罐:传统养生之道现代生活新选择
推拿按摩拔罐刮痧需要什么证
中医说刮痧拔罐的功效及方法
按摩、刮痧、拔罐,究竟该怎么选?
网址: 中医养生拔罐疗法和按摩,刮痧一样,是中国传统疗法之一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18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