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有人说,心脏病人不能做剧烈运动,甚至连轻微的锻炼都要“敬而远之”。尤其是平板支撑,被贴上了“高负荷”“不适宜”的标签,像是某种不该触碰的禁忌。
许多心梗患者一听医生说“动一动”,第一反应就是摇头:不是刚做完支架吗?不是说以后不能剧烈活动了吗?
这个误解,根深蒂固,像老屋墙角的青苔,湿漉漉地占据着患者的心。可惜的是,这正是害了很多人。真正危险的不是活动本身,而是长久不动。
心肌梗死后的康复期,绝非“静若处子”的休养生息。过度安静才是后续并发症的温床。研究显示,心梗患者如果在稳定期内长期不活动,肌肉萎缩、血脂恶化、胰岛素抵抗等风险将迅速叠加。
而适度的静态训练,比如平板支撑,若姿势正确、时间控制得当、频率合适,不仅不会给心脏增加负担,反而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变化。
第一种变化,是核心肌群的稳固。心脏虽然是一个泵,但它依赖于整个姿势系统的支撑。
一个人连站都站不稳,身体歪歪斜斜,血液循环能顺畅到哪里去?平板支撑并非单纯的力量训练,它更多是对身体稳定系统的唤醒,让腰背、腹肌、骨盆底形成一个协调体。核心不稳,血液回流效率差,心脏供血负担也会加重。
第二种变化,是血脂水平的缓慢优化。这可能听起来有些意外,毕竟平板支撑不像跑步那样能大量消耗卡路里,但它对基础代谢的提升却很有一手。
安静状态下提升肌肉张力,是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内脏脂肪的关键一步。这背后的机制并非神秘,而是肌肉的“内分泌功能”在起作用——当肌肉收缩时,会释放一种名为“肌肉因子”的物质,可以调节脂肪代谢,对抗慢性炎症。
第三种变化,也许是最让人低估的——心理状态的转变。很多心梗患者在经历生死一线之后,会陷入一种深重的焦虑:怕再犯,怕动,怕猝死。
这种心理负担,比高血压还难缠。而平板支撑的锻炼过程,是一种“可控挑战”,过程短暂,成就感强,有助于打破恐惧循环,重建自我掌控感。当你能坚持30秒、60秒、90秒,那种信心的回归,是药物无法替代的。
也要警惕另一个误区:一味追求时间。很多人把平板支撑当成竞技项目,非得撑个三五分钟才算“有效”,这种想法不但毫无意义,甚至有风险。对心梗患者来说,关键不在撑多久,而在于是否持续、稳定地进行中低强度训练。
说到这里,不妨换个角度问一个问题:为什么过去农村老人几乎没有“心梗”这个词?是因为他们天生体质好?其实不然。
老一辈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坐电梯,不吹空调,饭后走一走,春夏种田,秋冬拾柴,日常劳动就是天然的心脏康复训练。他们做家务时半蹲、弯腰、负重,动作结构和现代康复训练异曲同工。
古人云:“筋长一寸,寿延十年。”虽然未必严谨,但背后的理念是对的。柔韧和力量,是老年人维持心肺健康的根基。在这一点上,平板支撑结合拉伸训练,恰好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也不能忽视饮食的价值。很多心梗患者术后只盯着“不能吃油”,却忽略了“该吃什么”。蛋白质摄入不足,是术后恢复迟缓、肌肉流失的关键原因之一。
而蛋白质并不等于红肉,豆类、鱼类、鸡蛋,都是优质来源。尤其是黄豆,传统中医称其“调营卫、养五脏”,现代营养学也证实其对胆固醇的调节作用。
节气饮食也值得借鉴。比如小寒大寒期间,适量进补羊肉汤、黑芝麻糊,既暖身又养心;而清明、立夏之后,应多吃绿豆、苦瓜、莴苣,清热利湿,减轻心脏负担。这样的节令智慧,是祖辈口口相传的“无字宝典”。
“立夏不养心,立秋要伤身。”这些话不是迷信,而是经验的结晶。现代都市人若能在养心这件事上,多一些传统的敬畏,少一些现代的“懒散”,病根往往能提前消弭。
从社会趋势来看,全球范围内“静坐病”正在流行。世界卫生组织在2023年发布的报告指出,全球每年约有500万人死于缺乏运动相关疾病,其中心血管疾病占比最高。
而在中国,据《中国居民运动现状调查》显示,60岁以上群体中,超过65%的老年人每天运动不足30分钟。如果能从每晚睡前的30秒平板支撑开始,何尝不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转变?
日本的养生理念有一点值得我们学习:他们把日常动作当成锻炼,比如跪坐、弯腰洗碗、上下楼梯,这些低强度但高频率的动作,构成了“非运动型活动”(NEAT),对心血管健康意义深远。这比每周一次的高强度健身课还要有效。
生活中最怕的不是疾病,而是放弃生活的勇气。心梗之后,最忌讳的不是运动,而是“再也不敢做任何事”的心理封闭。而平板支撑,可以是一道门缝,透进一点光,开启康复的第一步。
它不需要设备、不占空间、不费时间,甚至不必换衣服。唯一需要的,是一点点决心。
这不是万能钥匙。它不能替代其他锻炼,也不能掩盖饮食、情绪、睡眠等方面的失衡。但它是一个信号,是告诉身体:“我还活着,我还要动。”
不如记住一句老话:“树老根多病,人老腿先衰。”可是腿老未必就是命数,关键在于你还愿不愿意动一动、撑一撑。哪怕只是一分钟,也可能是改变命运的开始。
参考文献:
[1]王宏志,刘志勇,孙红梅.心肌梗死患者康复期运动干预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4,44(02):121-125.
[2]邓彬,李文静.平板支撑训练对中老年人核心稳定性与心理状态的影响研究[J].运动,2023,39(12):98-102.
[3]世界卫生组织.全球身体活动与久坐行为指南(2023年更新版)[R].世界卫生组织,2023.
#优质好文激励计划#
相关知识
医生调查发现:高血压患者若每天喝牛奶,不出半年,或出现4变化
平板支撑多久
平板支撑只能坚持30秒平板支撑坚持多久平板撑
每天做腹部平板支撑,身体会发生什么变化?
平板支撑标准动作,平板支撑多久算合格?
医生发现:每天慢走的脑梗患者,用不了多久,身体会有4大改善
平板支撑撑多久才合格?7个好处让你从今天开始坚持!
医生发现:高血脂患者若每天吃玉米,或会有6个变化
医生发现:若每天早上都喝牛奶,用不了多久,身体或有这些变化
医生发现:高血压患者若每天吃番茄,不用一个月或看到这些变化
网址: 医生调查发现:心梗患者若每天平板支撑,不用多久,或有这些变化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21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