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功能性健康评估 1974年,Marjory Gordon在波士顿大学教授护理评估和护理诊断期间,最早发展了功能性健康型态的理论框架。后来,她广泛听取护理学者、护理教育家、临床护士专家和那些按照这个理论框架在临床实践的护士们的意见,做了一些修改,形成了现在国际通用的11种功能性健康型态。 人体功能性健康评估 健康感知与健康管理 营养与代谢 排泄 活动与运动 睡眠与休息 认知与感知 自我概念 角色与关系 性与生殖 压力与应对 价值与信念 讲课目标 熟悉基础知识、护理诊断举例及相关的常见疾病 掌握评估重点、评估方法和相关护理诊断 健康感知与健康管理 有关个体的健康感知以及如何管理自己的健康问题 基础知识 评估重点 评估方法 相关护理诊断 相关护理诊断举例 相关的常见疾病 健康感知与健康管理基础知识 健康是指在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不断适应环境的动态平衡状态。 疾病是指个体某方面功能失衡的状态。 健康维护指个体为维持健康状态所采取的各种活动。 健康促进指通过自我保健和改变环境促进健康向更好的方向改变。 疾病预防 一级预防:健康促进与健康保护两方面 二级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三级预防:对症治疗和康复治疗 健康危险因素:年龄因素[老幼]、生物学因素[血脂、血糖高]、遗传因素[家族中有患遗传性疾病者] 、心理因素[抑郁]、生活方式[酗酒]、环境因素[居住污染] 健康感知与健康管理评估重点 个体对健康的理解及对自己健康状态的感知 生物、环境、生活方式方面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 维持和促进健康的有利因素或不利因素 个体自我护理和自我检查的能力 健康感知与健康管理评估方法 (一)问诊 1、健康感知 2、健康感知与健康管理的影响因素:健康价值观(个体对健康重要性的认识、个体的健康控制观)、健康咨询资源 3、危险因素:生物遗传因素、生活方式、环境 4、自我护理能力 (1)一般能力 (2)自我检查能力 (3)健康检查和预防接种的情况 (二)观察与体格检查:一般健康状态、健康管理能力(外表和个人卫生、体态、认知功能和情绪状态、躯体活动度)、自我检查技能、环境 (三)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健康感知与健康管理相关护理诊断 生长发育异常 有发育异常的危险 有生长异常的危险 成人缺乏生命活动 健康维护能力改变 寻求健康行为(特定的) 有外伤的危险 有受伤的危险 有窒息的危险 有中毒的危险 有围手术期体位性损伤的危险 外科手术后恢复延迟 个人处理治疗计划有效 社区处理治疗计划不当/无效 处理治疗计划不当/无效 相关护理诊断举例 健康维护能力改变 定义-个体不能确认、处理危险因素或寻求帮助以维持健康。 诊断依据 主要依据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高脂饮食、高糖饮食、吸烟酗酒、滥用药物 次要依据 皮肤、呼吸系统、口腔、胃肠系统和营养、骨骼肌、泌尿生殖系统、体质方面(长期疲乏、不舒服、情感淡漠)、感觉方面、心理情绪 与健康感知与健康管理相关的常见疾病 感觉缺陷 失明、耳聋、神经病变导致触觉或痛觉改变等。 认知障碍 老年痴呆症、精神病、严重焦虑或抑郁等。 肢体功能障碍 关节炎、骨折、截瘫等。 营养与代谢 描述有关机体代谢需求相关的食物与液体的摄取与利用,以及组织的营养供应状况 。 基础知识 评估重点 评估方法 相关护理诊断 相关护理诊断举例 相关的常见疾病 营养与代谢基础知识 营养是指机体自外界摄入食物,经过消化、吸收、转运和代谢,利用所需物质以维持生命活动的过程。 营养过程:摄食-消化-吸收-转运-代谢 平衡膳食:是指由多种食物构成,各种营养素之间比例合理,能满足人体正常生理需要的膳食。膳食营养素推荐摄入量(RNI):糖类:65%,脂肪:20-25%,蛋白质:10-15%。 体液平衡:正常人摄入量 = 排出量 (动态平衡状态 ) 饮水1000+食物700+代谢300 = 2000-3000ml=皮肤500+肺400+粪便150+尿量1000 组织完整性 体温调节 营养与代谢评估重点 重点在于确认: 食物与体液摄取的合理性 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对进食活动的影响 摄食、消化、吸收和代谢的功能状态 营养状态及营养失调的类型 体液平衡状态及体液失衡的类型 体温以及皮肤粘膜的完整性 营养与代谢评估方法 问诊 :体重、日常饮食模式、每日出入量、饮食知识、与摄食有关的机体功能状态、社会经济状况、疾病及用药史。 膳食评估:目的在于了解个体自食物中摄取的热能以及各种营养素的质和量,确认其膳
相关知识
《健康评估》身体评估PPT课件.ppt
《健康评估》身体评估.ppt
老年人运动康复评估ppt
健康评估绪论PPT课件.ppt
老年人的健康评估最新PPT课件
健康评估绪论概要.ppt
健康评估——神经系统评估.ppt
《健康风险评估》课件.ppt
健康评估 一般状态评估.ppt
消化系统健康评估.ppt
网址: 人体功能性健康评估.ppt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24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