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直播带货不是法外之地!小心法律追责!

直播带货不是法外之地!小心法律追责!

当直播带货的浪潮席卷食品行业,部分商家为追求流量效应不惜突破法律底线,却忽视了食品广告宣传必须严守的法律边界。

近期,一家主营保健食品的企业在快手平台直播时,因严重违反《广告法》遭遇重罚。其虚假成分宣称、宣传保健功能、规避审查程序的“三宗罪”,为行业敲响警钟——保健食品的宣传合规性直接关系公众健康与市场公信。

涉事企业在直播带货过程中存在多项严重违规行为:

①在直播间展示含有"10种进口原料"(包括日本小麦蛋白粉)的标牌进行虚假宣传,实际产品并不含该成分;

②在普通食品"巴兹防弹咖啡"的销售链接中违规使用"减肥""保健功能""蓝帽子认证"等禁用宣传语,并使用"减肥咖啡鼻祖"等诱导性标题;

③企业未按规定将涉及"左旋肉碱咖啡粉"的保健食品广告提交审查机关审批,严重违反广告审查程序。

基于上述三项违法行为,该企业将面临法律多重追责。

《广告法》第四条: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广告主应当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八条:除保健食品之外的其他食品,不得声称具有保健功能,更不得宣称疾病治疗作用。

《广告法》第四十六:保健食品广告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进行审查的其他广告,应当在发布前由有关部门对广告内容进行审查。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企业必须清醒认识到:只有坚持诚信经营、严格把控宣传内容、主动接受监管审查,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行稳致远,实现可持续发展。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

直播带货亟待监管赋能
直播=带货?直播+品牌=∞!
直播带货,热闹下的烦恼咋消除
直播带货对实体经济冲击如何看待? 高收益不利于直播业态健康发展
碧生源新零售玩转直播带货
中医药也“直播带货”?大健康产业直播电商孵化基地揭牌
【地评线】太阳鸟时评:促进直播带货规范 推动行业行稳致远
直播带货逆势突围 产品质量、售后服务存隐忧
违规导医导诊、直播带货......健康科普不能“离谱”
直播带货,热闹下的烦恼咋消除(金台视线)

网址: 直播带货不是法外之地!小心法律追责!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26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