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对于保健食品的投诉主要集中在非法宣称保健食品具有疾病预防、治疗功能等虚假夸大宣传行为上,有些商家利用消费者不了解保健食品的概念,将其作为药品来出售,以此欺骗广大消费者。为帮助消费者正确辨别保健食品的宣传是否存在夸大和虚假的情形,内蒙古林西县市场监管局发布提示如下:
保健食品虚假宣传的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一是以新闻报道形式发布广告;通过渲染、夸大某种健康状况或者疾病,或通过描述某种疾病容易导致的身体危害,使公众对自身健康产生担忧、恐惧、误解,误认为不使用这些保健食品会患某种疾病或导致身体健康状况恶化。二是用公众难以理解的专业化术语、神秘化语言等描述产品的作用特征和机理。
三是利用或出现国家机关及相关事业单位、医疗机构、学术机构、行业组织的名义和形象,或以专家、医务人员和消费者等的名义和形象为产品功效作证明。四是含有无法证实的所谓“科学或研究发现”“实验或数据证明”等方面的内容;或与其他保健食品或者药品、医疗器械等产品进行对比,贬低其他产品的情形。五是利用封建迷信进行保健食品宣传;宣称产品为祖传秘方;含有无效退款、保险公司保险等内容;含有“安全”“无毒副作用”“无依赖”等承诺;含有“最新技术”“最高科学”“最先进制法”等绝对化的用语和表述等,均属于保健食品夸大和虚假宣传。
保健食品不是药品,不能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只能用于调节人体机能,提高人体抵御疾病的能力,辅助改善亚健康状态,降低疾病发生的风险。所以,当你感到不适时,我们不应轻信保健食品宣传,应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让医生帮你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
(责任编辑: 陆明 )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相关知识
如何识别压片糖果和保健食品的差异及防范虚假宣传
如何辨别虚假健康宣传?你可能被骗了!
【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整治全国在行动】昆明联合打击食品保健食品虚假宣传
保健食品不是药品!警惕这27类虚假宣传表述
添加违禁成分、虚假夸大宣传……起底代餐食品乱象
保健品市场乱象:虚假宣传与非法传销的深度剖析
2015年保健食品投诉2389例 质量问题和虚假宣传最多
食安办公布7起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典型案件
保健食品堪比“灵丹妙药”? 食药监总局提示切勿听信虚假夸大宣传
减肥产品真相:别被虚假宣传骗了
网址: 如何辨别保健食品的宣传是否存在夸大和虚假的情形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29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