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疗工作是卫生健康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推进康复医疗工作发展对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近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推进工伤康复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切实推动预防、补偿、康复‘三位一体’的工伤保险制度建设,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工伤康复制度体系,更好地满足工伤职工康复需求,努力使工伤职工得到有效康复。”
《意见》明确了今后5年工伤康复新的功能定位、发展目标和具体措施,将为工伤职工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保障。
首先,《意见》首次明确了工伤康复制度体系下的门诊和社区医疗康复、职业康复、社会康复等发展方向和探索内容。比如,《意见》提出,充分发挥基层康复积极功能,将工伤康复协议管理由住院康复向门诊和社区康复延伸,将符合规定的门诊和社区康复费用纳入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范围,并明确国家将适时启动职业康复试点工作等,这有利于提供更便捷、更全面、更系统的工伤康复服务。
其次,《意见》还着力扩大和提升工伤康复服务供给。一方面,鼓励各地积极扩大协议机构范围,可以将符合条件的各级工会所辖的“工人疗养院”、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管理的“优抚医院”等按规定纳入工伤康复协议机构范围;另一方面,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依托本地具备实施康复条件的医疗机构、康复机构、辅助器具配置机构等,组建“工伤康复联合体”,配备工伤康复专管员,提供“全链条”、专业化服务。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康复医疗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显示:
康复医学和预防医学、保健医学、临床医学并称为“四大医学”,它是一门以消除和减轻人的功能障碍,弥补和重建人的功能缺失,设法改善和提高人的各方面功能的医学学科,也就是功能障碍的预防、诊断、评估、治疗、训练和处理的医学学科。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疗法等是现代康复医学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中国康复医学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4多年来,社会对康复医学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中国康复医疗服务能力不断加强。公立综合医院已逐步建立起完备的康复医学体系,民营专科医院也逐渐形成了规模化、体系化的发展态势。近年来多部门陆续颁布相关政策,鼓励各方兴办康复医疗机构,保障民众康复需求得到满足,支持康复事业快速发展。
2021年我国康复医疗服务行业市场规模约1011亿元。未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国民康复意识的觉醒以及国家政策的强力推动,康复医疗服务行业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预计2025年中国康复医疗服务市场规模将达2686亿元。
康复医疗产业现状分析
根据患者的康复需要和客观环境条件,康复医疗可在不同水平和不同类型机构中进行。康复医疗机构大致可分为康复科(综合医院中的康复科)、康复医院(康复专科医院)、康复门诊(康复诊所)、康复疗养院、准康复医疗机构(如长期留治机构、病残护理院等)、群体型康复区等。
其中,综合医院的康复医学科在我国分布广泛,占有重要地位;大型康复中心应当是高层次的康复医疗服务机构,作为各级康复医疗、教学、科研、残疾预防相结合的康复医学技术资源中心,是发展康复医学的骨干力量。
老年人、残疾人和慢性病患者是康复医疗的主要服务对象。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我国目前有2.64亿老人,其中50%以上的老人均需要康复服务。我国残疾人总数超8500万,其中半数需要康复服务。近三亿慢性病患者中,也有80%的患者需要康复治疗。
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医疗环境也持续得到改善,我国康复医院数量逐年递增,2021年我国康复医院数量增至810家,其中,公立医院为182家,而民营医院多达628家。我国康复医院市场中民营医院占比更多,达到77.53%。
在发展过程中,我国康复医疗现存的痛点主要有:认知不足、人才短缺、转诊与支付尚未达到平衡等。根据测算,目前我国每10万人口康复医师为2.2人、康复治疗师为4.3人,专业人才十分缺乏。
目前,我国康复治疗师及康复医师的缺口分别高达8.1万人及5.3万人。这主要是由于康复从业人员的薪酬远低于临床医师的收入水平,且在后续晋升中无明显优势,康复从业人员难以彰显其个人价值,对医生个体而言会更倾向于选择其他医学专业学习。
居民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医疗消费的意愿大幅提升,除了人口老龄化使得老年康复群体和慢性病康复群体增多外,收入水平的提高,使得康复医疗的需求端多元化趋势加强。
针对中国目前康复医疗行业发展现状,结合未来需求与供给预测,未来中国康复医疗将迎来五大发展趋势,即社区康复亟须发展、远程康复大势所趋、高端康复大有可为、智能康复彰显优势、临床医学带动康复发展。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及投资者能否做出适时有效的市场决策是制胜的关键。报告准确把握行业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和趋势,有效规避行业投资风险,更有效率地巩固或者拓展相应的战略性目标市场,牢牢把握行业竞争的主动权。
想要了解更多行业详情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康复医疗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相关知识
七部门出台意见,推动住院康复向门诊和社区康复延伸为工伤职工提供更高质量服务保障
上海已建成示范性社区康复中心91家,实现从大医院到“家门口”的康复转变
八部门共同推进康复医疗发展-健康报网——健康门户
如何更好满足工伤职工康复需求?七部门发文明确了
七部门推进工伤康复制度,逐步建立“先康复后鉴定”工作机制
康复医疗行业细分市场分析与发展趋势:产康市场空间大
西宁探索建立“住院+门诊”工伤康复新模式
东莞市康复医院“工伤康复门诊”揭牌
康复医学科“产后康复门诊”开诊啦!
新起点健康:上门康复,打通社区康复的最后一公里
网址: 康复医疗产业变化趋势分析:七部门出台意见 推动住院康复向门诊和社区康复延伸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33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