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冠心病主要因心肌缺氧所致,临床表现为心悸、呼吸困难等,现阶段主要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治疗该病,可有效改善其呼吸困难的症状,但术后患者极易因不良生活习惯或其他危险性行为增加疾病复发的可能性,影响患者的康复速度。因此临床还需在术后尽早对其开展护理干预,促使患者心功能康复,才能改善其预后,进而缩短其恢复时间。
1心脏康复护理概述
现代心脏康复护理包含运动治疗,研析与矫正相关危险性因素,实施健康教育,纠正患者不合理的生活习惯和方式,如吸烟、高脂饮食以及运动量少等。为确保患者的身心健康,指导其开展多项恢复训练,提高其生活质量,使其迅速地回归社会。CAD患者在接受PCI手术之后,丢失的部分血管内径会有所恢复,改善心绞痛的症状。可此治疗方式仅仅运用机械操作的方式改善了血管腔的基础形态,并不能够逆转或延缓粥样硬化的进程,根除冠心病诸多的危险性因素。在手术之后,可能发生刺穿位置局部血肿、出血等问题,明显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所以,在PCI手术之后需给予CAD患者康复指导,术后护理被纳入了心脏康复护理的范畴。
2讨论
趋势,特别是对于40岁以上的男性人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冠心病的诱发病因比较复杂,患病早期一般不会出现典型症状,随着病情的不断加重,特别是在患者剧烈运动以后,会出现胸痛、心悸以及呼吸急促等症状,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在对冠心病实施救治时,目前较为有效的治疗措施为手术治疗,即通过重建冠状血运,达到心脏供血的目的。在实施手术治疗期间所出现各类并发症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所以针对患者的护理方案进行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对冠心病患者实施手术介入治疗期间,实施心脏康复护理,即组建专业化的护理小组,设计康复方案,从冠心病患者的疾病认知、康复锻炼等方面入手,可以有效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护理措施开展后观察组情绪状态更佳自护能力评分更优。这是由于冠心病是一种慢性病,介入术虽然能有效保证患者的生存率,但是还需要给予患者相应的心理疏导和延续性的护理服务来提升患者的自护能力,让患者以积极的心态和较高的临床依从性做好日常生活中的自我护理工作。院内护理的主旨在于提高患者临床满意度、保证患者治疗效果为基本准则,延续护理主旨在于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临床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以此来最大程度上保证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水平。
3讨论
冠心病主要由不良生活习惯或疾病因素诱发所致,发病人群多为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尿病患者。PCI作为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手术方法,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该疗法创伤性较大,术后需持续加强对患者的护理,才能促使患者恢复。既往研究中,临床主要在冠心病患者接受PCI治疗后,对其开展常规护理干预,虽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但该护理内容较为片面,无法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行为习惯的改变,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作用有限。早期心脏康复管理是一种以加快患者术后早期康复为目的的护理干预模式,在术后早期康复训练中通过分阶段的方式加强对患者的心脏康复管理。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其心功能指标水平变化明显更大(P<0.05)。结果表明,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开展早期心脏康复管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究其原因,患者术后早期指导患者在床上开展运动训练,不仅能够避免引发肢体运动功能持续下降,而且还能进一步加快患者的血液流速,使得心脏灌注恢复正常,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功能及心脏储备功能,在促使其心功能恢复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此次研究中,相较于对照组而言,观察组术后恢复时间明显更短,且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更高(P<0.05)。由此可见,在术后通过早期心脏康复管理的方式对冠心病患者开展护理干预,可在一定程度上缩短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分析原因主要是因为,在不同阶段分别指导患者进行自主进食、刷牙、洗脸等活动,目的主要为了提升患者的独立性,同时也为了进一步增强其日常生活能力,有助于促使患者术后恢复。除此之外,通过分阶段锻炼的方式,逐渐加大患者的运动量,可进一步增强患者的运动耐力,促进其康复,再加以出院随访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保障患者在出院后仍可持续进行远动训练,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身体素质,避免病情反复,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效果十分显著。本研究通过观察患者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现,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结果与学者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说明早期心脏康复管理在冠心病介入患者术后早日康复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护理后可避免患者引发大量心血管事件。究其原因,在术后早期加强对冠心病患者的心脏康复训练,并通过分阶段的方式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逐渐调节运动强度,可逐渐调节患者的血管内皮素水平及高纤溶酶和血小板的活动,避免患者术后引发血小板聚集或冠脉血栓形成等状况,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身心状态,使得获得良好预后。
4PCI术后心脏康复延续性护理的意义
提高患者健康信念:相关报道称30%~80%的冠心病患者依从性较差,并不能自觉长期坚持生活方式干预,延续性康复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对健康责任的认知。颜羽的一项研究显示,接受延续性康复护理的PCI患者知-行-信水平均较高;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在护理中将患者自我管理的积极性与护理工作的开展相结合,使延续护理能够有的放矢,从而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降低冠心病危险因素水平:控制危险因素、延缓疾病进展是心脏康复延续性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对42例PCI术后患者采取为期3~6个月的延续性护理后发现,通过延续性护理,使PCI患者的危险因素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显著地降低了心血管意外的再发生率;改善心理状态:一项针对84例PCI患者的对比研究显示,接受延续性护理的干预组患者躯体化、抑郁和焦虑评分均更低,表明通过延续性护理中的行为干预和心理干预,可显著改善PCI术后患者的情绪状态,并减少不良情绪对康复效果的负面影响。
结语
PCI治疗是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手段,但冠心病介入术后病人仍面临着较多心理、生理和社会问题,对术后病人实施心脏康复计划可以减轻病人心理和生理压力,并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我国心脏康复研究仍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未来心脏康复的发展应兼具中国特色,将康复运动结合我国国人身体素质以及实际情况进行改良或升级。在国家“健康中国2030”规划和“5G+智慧医疗”等政策的支持下,心脏康复正逐渐向信息化、远程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更便捷、有效地为病人提供心脏康复治疗。
参考文献
[1]张秀芬,孙慧,何丽萍.心脏康复护理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价值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8):224-225.
[2]杨育霞.延续性护理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智慧健康,2020,6(2):53-55.
[3]华流荣.心电监护结合心脏康复护理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心功能及生命质量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9,32(22):154-155.
...
相关知识
冠心病介入术后的康复指导
冠心病运动康复研究进展
冠心病运动康复实验研究进展
冠心病PCI术后心脏康复(三)
TAVR术后患者心脏康复研究进展
心脏康复运动依从性的研究进展 心脏康复网—心脏康复领域专业学术平台
心脏康复网 心脏康复运动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病人心功能及健康相关体适能的影响 心脏康复网
心脏康复网 以个体化运动训练为核心的心脏康复方案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康复效果的影响 心脏康复网
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参与式运动康复方案的构建与应用 心脏康复网—心脏康复领域专业学术平台
pci术后心脏康复共识
网址: 冠心病介入术后病人心脏康复研究进展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33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