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T改变在临床异常心电图中最多见,在所查出的各种异常心电图中占比非常大,达1/3~1/2。那么是什么原因引起ST-T改变呢?临床上最常见的原因是心肌缺血,其次是心包炎、心肌炎、心肌病等心脏病变。心外病变也不少见,如急腹症、内分泌疾病、脑血管疾病、电解质紊乱、药物作用等,甚至一些功能性疾病和正常人都可能出现ST-T 改变。
ST-T改变的分类
1.根据发生机制分类:(1)原发性ST-T改变:指由于心肌本身的原因使心室复极异常而引起的ST-T改变。临床常 见于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室肥大、心肌炎、心包炎、心肌病、药物作用及电解质紊乱等。(2)继发性ST-T改变:指因心室除极异常继而造成心室复极异常所引起的ST-T改变。临床 常见于心室肥大、室性异位激动、束支阻滞、心室预激、起搏心律等。
2.根据心电图形态特征分类
ST段、T波的正常范围
1.ST段的正常范围:(1)在肢体导联上正常人约75%的ST段呈等电位线,即无上下偏移,但也有部分正常人显示出ST段轻微向上或向下移位。在肢体导联中ST段可允许较等电位线抬高0.1mV,压低不超过0.05mV。ST段上、下偏移的幅度男女无差别。(2)在胸导联上90%的正常人可见ST段的抬高,在V1~V3导联 ST段抬高可达0.3mV(V1导联ST段抬高很少超过0.1mV),V4~V6导联 ST段抬高很少超过0.1mV的上限。年轻人ST段上移幅度较大,可能与早期复极有关,属于正常变异,但在任何一个胸导联中ST段压低都不能超过0.05mv。ST段改变包括ST段的偏移(下移或抬高)、形态和时限三个方面。
2.T波的正常范围:(1)正常T波的双肢多不对称,前肢较缓慢,后肢较陡峭,顶端较圆钝。在I、II、V4~V6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在III、aVL、aVF、V1-V3导联,可以直立、双向或倒置。若V1、V2导联T波倒置,V3导联可以出现浅倒置、低平或双向。但V1、V2导联T波若直立,V3导联则不可以倒置。(2)T波的振幅:正常的T波,在I、II、V4~V6导联上不仅应直立,其振幅也应不低于R波的1/10,否则称为T波低平。如V1、V2导联T波直立,其幅度一般不高于V5、V6导联。
ST-T改变的临床意义
心电图上ST段、T波的表现超出正常范围时称为ST-T改变。引起ST-T改变的病因繁多,从心电图形态看,多数ST-T改变不具备特征性,不能依此判断某种疾病,这部分ST-T改变称为非特异性ST-T改变;但有部分 ST-T改变的形态特征可提示某种病因,能协助对某种疾病的诊断,因而被称为特异性ST-T改变。后者更有临床意义,故下面主要就该部分作简单介绍。
1.特异性ST-T改变。心肌缺血是引起ST-T改变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病因。心肌缺血所导致的ST-T改变随缺血的严重程度、发生部位及持续时间的不同而呈不一样的表现。如:心内膜下心肌损伤可引起ST段下移,缺血时T波高耸;心外膜下心肌损伤可引起ST段抬高,缺血时T波出现倒置。若发生心内膜下心肌损伤心外膜下心肌缺血时,则引起缺血部位心外膜导联出现ST段下移、T波倒置。心电图ST-T若表现出以下形态改变时,心肌缺血的可能性则大大增加了:(1)缺血型ST段下移:ST段呈水平型或下斜型下移≥0.05mV;ST段与T波有明确的分界点;下移的ST段持续时间≥80ms,此ST段改变多见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绞痛,故称为缺血型ST段下移。(2)损伤型ST段抬高:ST段显著抬高(尤其呈弓背向上型)。反映心外膜下或透壁性心肌 损伤,见于变异性心绞痛、心肌梗死急性期、心脏外科术后等。(3)缺血型T波改变:心肌缺血可使T波表现为直立高耸和倒置两种,前者提示心内膜下心肌缺血;后者提示心外膜下或透壁性心肌缺血。心电图表现为:双肢对称;底部变窄;不论直立与倒置,顶端变尖;T波与ST段有较明确的分界点。其中双肢对称、底端尖锐深倒置的T波因多见于冠心病而被称为冠状T波。也有学者把上述两种T波(直立和倒置)均称为冠状T波。不过并非所有深倒置的T波都是心肌缺血。也可见于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心肌劳损及脑血管意外。(4)单向曲线:指抬高的ST段与其前QRS波群及之后直立的T波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位于基线以上的的弓状曲线。单向曲线见于心肌梗死急性期较早阶段。(5)ST-T鱼钩状改变:以R波为主的导联ST段呈下斜型下移,T波负正双向或倒置,ST段与T波融合形成一形似鱼钩状的图形,且常伴有QT间期的缩短。见于洋地黄类药物作用。(6)帐蓬状T波:指T波双肢对称,基底部变窄,顶端尖锐,形似帐蓬样改变。见于高钾血症。(7)继发性ST-T改变:因心室除极异常导致心室复极异常,继而引起心电图发生ST-T改变。即在QRS波群形态时间发生改变的同时,出现的ST-T改变:以R波为主的导联ST段下移,T波低平、负正双向或倒置;以S波为主的导联ST段抬高,T波直立,如完全性左束之阻滞。心肌缺血在心电图上主要导致ST-T出现异常改变,然而,亦有少数患者虽存在有多支冠脉病变甚至少数病例在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却表现正常或仅有轻度的ST-T改变。故需正确认识心电图对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
2.非特异性ST-T改变。ST-T改变超出正常范围,但异常程度较轻且形态改变不具备特征性,不能据此判断某种疾病的ST-T改变。在心电图ST-T改变中,非特异性ST-T改变占大多数。非特异性 ST-T改变并非不重要,其意义需结合临床其他资料和(或)多次复查心电图加以确定。
总之ST段和T波代表的是心室复极过程,任何影响心室复极的因素都能引起心电图ST-T发生异常改变。
相关知识
ST
心电图检测仪怎么看
窦性心律、ST改变
窦性心律ST段异常是什么意思
窦性心律ST
体检需要做心电图吗?心电图报告怎么看?
窦性心律不齐st
运动心电图怎么做
轻松看懂体检心电图,再也不用担心被吓着了
电解质紊乱的心电图表型、机制和展望
网址: 浅析心电图ST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34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