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高考考前心理调适建议,听心理学教授来分享

高考考前心理调适建议,听心理学教授来分享

  2025年全国高考即将拉开帷幕,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田媛,特别为考生们送上这份“高考考前心理调适建议”。愿每一位考生都能安心备考,从容赴考!

保持好心态
“三步法”为自己加油

  良好的心态,是考场上最强大的“外挂”

  一、调整情绪状态:焦虑不是敌人

  考前焦虑很常见,不必恐慌。适度焦虑能激发潜力,是大脑为你打响“准备战斗”的信号。试试深呼吸、听舒缓的音乐、冥想放松,也可以和信任的人聊聊天,获得情感支持。重要的是:学会接纳自己的情绪,不压抑,不逃避。

  二、调整认知状态:让大脑“开足马力”

  集中注意力,专注眼前。给自己积极暗示,比如“我已经准备得很好了”“我能应对挑战”;可以借助生理刺激法激活大脑,如“八段锦”、换个学科复习等方式,提高效率。运用联想法、谐音法、图像记忆等小技巧,让记忆更牢更快。

  三、调整学习心态:查漏补缺,不“攀高比难”

  高考前几天,不是“再创奇迹”的时间,而是“查缺补漏、稳扎稳打”的阶段。聚焦基础、关注错题,心态平和,效率反而更高。

  记住:基础 + 技巧 + 心态 = 高考好成绩

做好考前准备
稳定节奏,迎接高光时刻

  高考不仅考学识,更考状态

  以下五个方面,帮你全方位调整备考状态:

  一、生活节奏:有序稳定,临考不乱

  保持日常作息,不轻易改变节奏。少看社交网络,远离“卷王”焦虑圈;适度运动(如散步、慢跑、拉伸)有助放松身心、提升睡眠质量。

  二、身体状态:节律适配,储备能量

  逐渐将作息调整到与高考时间一致,确保考试时精力最充沛。注意饮食均衡,避免辛辣刺激和“过度进补”;关键是睡好觉、吃好饭、稳情绪。

  三、 环境适应:考前踩点,减少陌生感

  提前了解考场路线、座位安排、考务要求。考试当天提前半小时到场,熟悉环境,让心态更沉稳。暗示自己:“这是我熟悉的空间,我可以掌控。”

  四、考试物品:提前准备,万无一失

  准考证、身份证、必要的文具等务必提前准备好。根据天气情况适当调整着装,准备考场允许携带的必要物品。减少因物品遗漏引发的紧张感。

  五、复习策略:精准复盘,高效提能

  集中巩固核心知识、错题与易错点,强化写作素材和记忆内容;利用“睡前黄金20分钟”与晨读时段提升记忆效率。可以尝试“讲题法”或“自我测试法”,检验复习成果。

走进考场
稳定专注,全力以赴

  考试当天,牢记这条“黄金法则”

  稳定情绪 + 集中注意 + 科学应对

  一、考试开始前:

  检查并填写好个人信息;翻阅试卷内容,判断题目难易,规划答题顺序;告诉自己:“我准备好了。”

  二、答题进行时:

  先易后难,从容应对,积累信心;科学分配时间,前40分钟高效突破易题;答题不留空,即使不会也写出步骤,争取“过程分”;留5分钟复查,检查答题卡与信息是否准确。

  三、考试结束后:

  不估分,不对答案,及时“断舍离”;休息也好,简单复习也罢,按自己的节奏来;最重要的是,保持情绪稳定,迎接下一场考试。

考生家长
陪伴,请选择“高质量模式”

  高考不仅是孩子的战场,也是家长的考场

  请记住这三句话

  “稳住情绪,不做‘情绪放大器’”

  “支持而不过度包揽,该放手时要放手”

  “给予信任,比提醒更有力量”

  请用简洁、温暖的语言支持孩子,相信他们已经准备好,高考的舞台,需要他们自己站上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知识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从从容容考试去——调节考前心理》教案
心理健康教育本科复习备考建议
考前心理调适
【心理课堂】高考后心理效应及调适
中考考前心理调适
「教师招聘」心理健康学科分析以及备考建议
用“心”护航 助力高考 ——陆丰市各高中学校加强高考考前心理辅导侧记
考后“心”锦囊!这份心理调适指南,送给高考后的你们
心理健康教师考编笔试经验分享
给家长的一封信(考前心理调适)

网址: 高考考前心理调适建议,听心理学教授来分享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39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