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症,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现已成为国际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肥胖问题不光困扰着成人,全球约有1亿青少年儿童深受其扰,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及心理健康也造成了不可逆的伤害。
当人们出现肥胖时,过多的脂肪会加重身体各器官功能的负担,如出现动脉粥样硬化、脑卒中,诱发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睡眠呼吸障碍、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等。
判定是否肥胖
指标一:BMI
指标二:腰围
垂直站立,双足自然分开30cm左右,使体重均匀分布,平稳呼吸,避免吸气,以髂前上棘最高点和第12肋下缘连线中点为水平线,绕一圈,测量自己的腰围。肥胖: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
指标三:体脂肪率(FMP)
为人体脂肪重量占体质量的百分比,肥胖:FMP≥30%(女性),FMP≥25%(男性)。
哪些原因会导致肥胖
肥胖分为单纯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单纯性肥胖症可能是饮食不节、不爱运动的结果;而继发性肥胖可能是由内分泌疾病或服用药物等导致。
引起继发性肥胖的内分泌疾病:下丘脑性肥胖、生长激素缺乏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库欣综合征、胰岛素瘤、性腺功能减退症等。
引起继发性肥胖的药物:胰岛素和胰岛素类似物、磺脲类药物、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阿替洛尔、己烯雌酚、双酚A、邻苯二甲酸盐等。
如何进行减肥
改善饮食结构:减重期间严格控制糖和脂肪的摄入,避免食用蛋糕、饼干、糖果、油条、炸串、红烧肉、火锅等食物。每天摄入适量的含优质油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同时保证一定量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菠菜、油麦菜、生菜、苋菜、苹果、柚子、草莓、橘子等,应均衡适量饮食,避免减重期间出现营养缺乏的情况。
改变生活习惯:避免无节制、不规律饮食,应一日三餐定时、定量摄入。同时进食时注意细嚼慢咽,可以延长进食时间,容易产生饱腹感,以减少摄入量;改变不规律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要做到早睡早起。
坚持运动锻炼:建议减重期间每天至少进行半个小时以上的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做减肥操、快走、跳绳、骑自行车等。若后期体重下降较明显,可以适当增加无氧运动以塑形。运动强度需要循序渐进,建议坚持运动半个月后根据自身情况适度增加运动量,以避免运动强度突然增加而影响身体健康。
肥胖是一种疾病,不要抵触医疗手段:就像很多疾病需要医疗系统的干预一样,当肥胖很难通过个人意志逆转时,应当求助医学的帮助。
供稿|内分泌科 董汉玉
校稿丨健康教育科 王少坤
审核|宣传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