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飘香、龙舟竞渡、纸鸢翱翔,这是端午的欢腾与热闹。榴花烂漫、香囊摇曳、艾草悬门,这是端午的韵味与情思。这个古老的节日,承载着代代相传的传统习俗,一片粽叶包裹着古人的情怀,一把艾草驱蚊辟邪,一句诗词诉说着节日的韵味。如今,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即将到来,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些与端午有关的知识,与孩子们共同分享这份传统文化的魅力。
01端午传统习俗
❒ 端午节的起源和文化内涵
端午节,这一古老的节日,其起源深深植根于星象文化与人文哲学之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个节日固定在农历五月初五,其中“端字在古汉语中意为开头、初始,因此“端五也被称作“初五。在《风土记》中,有记载称“仲夏端午,端即初,强调了这一节日的起始意义。此外,古人以天干地支纪年,农历五月恰好对应“午月,而午时又被视为“阳辰,于是端午又被命名为“端阳。
端午节不仅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还拥有多个别称,如天中节、诗人节、浴兰节等。由于五、午同音且五、五相重,端午节也被称作“重午节或“重五节,在某些地方甚至被称为“五月节。在明代的《宛署杂记》中,有记录称五月女儿节时,人们会系上端午索,佩戴艾叶和五毒灵符,以此祈福驱邪。
❒ 端午节的主要习俗
赛龙舟:“五月五,是端阳……龙舟下水喜洋洋。”赛龙舟,这一端午的传统习俗,已有着1500多年的历史,并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吃粽子:端午节吃粽子,这一习俗已经历了千百年,至今仍然深受人们喜爱。粽子与正月的汤圆、中秋的月饼齐名,成为了我国民俗文化与食文化的重要符号。
门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普遍认为艾草、菖蒲和蒜这“端午三友”能够驱蛇虫、灭病菌、护佑健康。因此,家家户户都会在门上插上这些植物,以祈求平安。
挂香囊:端午节时,小孩们会佩戴香囊,传说这样能够辟邪驱瘟。香囊内通常装有朱砂、雄黄等药材,外包以丝布,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结成一串,既美观又实用。
画额:在端午节这一天,大人们会用雄黄酒在小孩的额头上画上一个“王”字,寓意着驱除邪祟、保佑平安。这种习俗不仅是一种祈福的方式,也是孩子们童年记忆中的一份宝贵回忆。
放纸鸢:放纸鸢,即放风筝,也是端午节的一种传统习俗。人们认为放风筝可以放走晦气、祈福消灾。在纸鸢上绘制吉祥图案或文字,再借助风势将其放飞上天空,寓意着吉祥如意。
饮雄黄:端午节时,人们还会饮用雄黄酒来驱毒避邪。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雄黄属于有毒类中药材,直接饮用可能对肝脏造成损伤。因此,专家建议用黄酒或五加酒来代替雄黄酒进行饮用。
02端午诗词赏析
❒ 端午诗词的传承与发展
古往今来,众多文人墨客以诗词形式表达对这一传统节日的深情厚意。这些诗词不仅抒发了对家乡的思念、对生活的感慨,更寄托了对美好未来的期许。在端午佳节之际,让我们一起品味这些流传千古的诗词,感受那份深厚的文化底蕴。其中,唐代殷尧藩的《端午日》尤为引人深思:少年时的端午节充满欢愉,而老年时却多了几分感慨。他选择远离那些繁琐的习俗,只想与友人共饮一杯菖蒲酒,闲聊世间的安宁。随着岁月的流逝,白发日渐增多,但眼前的石榴花却依旧如火如荼,明亮耀眼。他不禁感叹,千年之中,圣贤与愚人终归尘土,真正能名垂青史的人寥寥无几。
❒ 《竞渡诗》和《己酉端午》的描绘
唐代卢肇所作的《竞渡诗》,描绘了端午节赛龙舟的热烈场景。诗人久居石溪,对端午佳节怀有深厚的思念,因此在馆驿楼前凝望着竞渡的准备情况。随着鼙鼓的动响,如同雷声隐隐,兽头装饰的龙舟上,雪花般的浪花微微涌起。冲波而出的那一刻,人们齐声呐喊,而跃浪争先的场景,仿佛连鸟儿都退飞躲避。最后,谁能抢得锦标,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元代贝琼的《己酉端午》,描绘了端午节风雨交加、天色昏暗的场景。汨罗江上,由于风雨无法进行龙舟竞渡,人们无法凭吊屈原的英灵。然而,石榴花盛开似乎在嘲笑这番困境,即便没有酒,陶渊明般的清醒者依旧能感受到屈原的卓越与孤高。
03端午佳节的健康建议
端午节,除了欣赏精彩的龙舟竞渡,我们也要关注自身的健康。在这个充满活力的节日里,分享一些健康小贴士,让你在享受传统习俗的同时,也能保持身心的健康。
首先,粽子作为端午节的传统美食,其主料糯米具有健脾暖胃、益气收涩的效用,对于脾胃虚寒、尿频以及自汗等症状,都有显著的食疗效果。而粽叶,作为食品的包装,不仅具有清热止血、解毒消肿的功效,还因其无污染且“一次性”使用的特性,被誉为“天然绿色食品”。然而,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甜味较重的粽子如红豆蜜枣粽需适量食用;高血脂及胆囊炎患者则应避免过多摄入肉粽、蛋黄粽等高热量及高油脂的粽子。
此外,端午时节蚊虫蛇蚁活动频繁,中药香囊成为了驱除蚊虫、辟邪除秽的好帮手。其独特的芳香开窍作用,使得人们可以将其佩于胸前、腰间,或挂在房间通风处及车内。但需注意的是,香囊中的药物对孕妇可能产生不适,因此孕妇应慎用;若皮肤出现红疹、瘙痒等过敏症状,则应立即取下香囊。
另外,“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的传统习俗也与健康息息相关。艾叶作为中药材,具有调理气血、祛寒除湿的功效;而菖蒲,这种水生草本植物,则能提神通窍、杀虫灭菌。在端午时节,湿气加重,中老年患者的颈肩腰腿痛问题容易浮现,此时艾叶的温通气血、祛寒除湿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最后,端午前后气温、湿度变化大,给人体带来诸多不适。对于体质内湿的人来说,这样的环境更容易诱发各种疾病。因此,利用艾叶等中药材进行温熨治疗,通过经络传导达到温通气血、祛寒除湿的效果,成为了端午节养生的一个重要手段。
举报/反馈
相关知识
端午节的传统与现代健康生活指南
端午节:传承与健康的结合
端午节的佳酿:小米酒的传统与健康
端午节传统美食与健康饮食建议
端午吃粽子:品味传统美食与健康生活
端午节与中医药:传统习俗中的健康智慧
端午节与健康生活方式
端午节的传统美食大盘点
深入挖掘端午节的传统美食与温馨祝福
端午节必吃的5种传统美食,寓意健康与好运!
网址: 端午节的传统与现代健康生活指南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42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