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志愿者开展场地清理工作
黄河之畔风正劲,少年意气贯长虹。甘肃省第六届中学生运动会于7月26日在兰州燃情开赛,12个竞赛项目相继拉开战幕,青春的活力在盛夏赛场尽情迸发。
赛场上,运动员们每一次冲刺都裹挟着不服输的倔强,每一次起跳都承载着对热爱的执着,汗水滴落跑道,浇灌着逐梦的种子。裁判席前,裁判员们目光如炬,纸笔间的每一次记录都凝聚着专业与公正,不辜负少年们的每一分拼搏、每一滴汗水。赛场内外,志愿者的身影如春风般穿梭,微笑指引方向,快速传递物资,用细致服务为赛事注入温暖底色。医疗站点旁,医护人员始终严阵以待。后勤保障人员则默默扎根幕后,从场地消杀到物资补给,从设备调试到环境维护,用万千细节筑牢赛事的基石。
黄河奔涌见证青春朝气,兰山叠翠映照少年锋芒。这场在母亲河畔奏响的青春乐章,正因为每一个参与者的全力以赴,愈发激昂动人。
青春力量集结 志愿服务有标准
志愿者,如璀璨星光,是赛事顺利举办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力量。在甘肃省第六届中学生运动会的舞台上,213名来自各大院校的志愿者,身着“志愿蓝”,以饱满的热情和专业的服务,成为了赛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充分展示着兰州这座城市的良好形象。
为了确保赛事顺利、圆满、精彩举办,团市委、市教育局早在5月初便全面启动了赛会志愿者招募工作。他们秉持着严格选拔的原则,从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甘肃政法大学、兰州现代职业学院、兰州市体育运动学校等多所院校中,精心挑选出了213名优秀志愿者。这些志愿者在赛事期间承担物资分发、参赛引导、竞赛辅助、赛场补给、颁奖礼仪、应急保障等多项重要服务,为赛事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
7月24日,各市州代表队陆续抵达兰州。此时,志愿者也开始忙碌起来。记者在承担多项赛事保障任务的甘肃嘉威中学看到,一群身着“志愿蓝”的志愿者热情地为运动员提供搬运行李、道路指引、信息登记、办理入住等一站式服务。志愿者马芳芳介绍说:“从引导到登记,每个环节都经过了提前规划,就是为了确保运动员能顺利入住,保障整个流程高效顺畅。”他们的周到服务,让远道而来的运动员们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温暖。
7月26日,比赛正式打响。在兰州奥体中心室外篮球场,志愿者早早地将运动员送到比赛场地后,并没有选择离开。他们静静地守在场地一旁,密切关注着赛场情况,随时准备提供帮助。来自甘肃政法大学的大一学生杨婧就是其中一员。她介绍说:“我前期主要负责对接参赛市州教练,及时传达工作动态。比赛开始后,就转向带队运动员乘车,并及时为运动员提供帮助。”和杨婧一样,甘肃政法大学共有50名大学生参与到了此次中运会的志愿服务工作中,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志愿者的奉献精神。
7月27日,跳绳比赛现场,兰州现代职业学院的志愿者杜伟杰忙得不可开交,脸上却洋溢着骄傲的笑容。他兴奋地说:“6月在家看到志愿者招募信息就报名了。”他先后参加了市里、学校组织的多次志愿培训。通过这些培训,他深刻感受到赛事筹备的周密性,专业的场地设施和细致的志愿服务,让每位选手都能在赛场上发挥出最佳水平。
为了让志愿者能够更好地服务赛事,团市委、市教育局于7月中旬至下旬,分三个阶段组织开展了志愿者专项培训。培训内容紧密围绕赛事需求,涵盖了省中运会概况、岗位职责与规范、服务礼仪、突发事件应对处置等多个方面。通过这些针对性的培训,志愿者进一步明确了服务标准,提升了服务技能,强化了责任担当与服务意识。
从培训课堂走向赛事一线,从熟悉流程到实战服务,这213名志愿者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和严谨的态度,全力以赴地投身到赛事服务保障工作中。他们就像一颗颗螺丝钉,紧紧地钉在自己的岗位上,用实际行动为赛事的顺利进行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让“志愿蓝”在赛场上闪耀出光芒。
科学规划先行 后勤保障获盛赞
安全是赛事顺利举办的核心。为确保赛事安全顺畅进行,根据不同赛事、场地、环境等综合因素,比赛前期组委会科学规划赛程。据篮球竞赛项目组联络员何春珍介绍,赛事前期已完成多项筹备工作。每日比赛分为上午与下午两个时段,巧妙避开午间高温峰值,最大限度保障运动员健康。“针对奥体中心羽毛球项目,竞赛训练组联合技术专家、裁判长进行了专项实地勘察。重点检查场地尺寸、平整度、照明及功能区标识,场地按竞赛要求验收达标。”羽毛球竞赛项目组联络员车延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7月25日,提前适应场地后,兰州新区队男子篮球教练李继修对奥体中心的场地赞不绝口。“这里的场地条件太棒了,无论是地板的弹性、还是摩擦力,都无可挑剔。这种专业的场地能让球员们更好地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减少受伤的风险,而且场馆的计分系统也十分先进。”言语间,满是对场地的高度认可。
赛事的顺利推进少不了后勤保障人员的辛勤付出。作为此次运动会的重要保障单位,甘肃嘉威中学承担了田径、羽毛球、篮球、游泳、网球5个项目共1530名运动员的食宿任务。该校党总支副书记王行高介绍,为高质量完成保障工作,学校专门成立保障领导小组,抽调专业人员分类推进各项服务。在住宿方面,学校提前清空学生宿舍物品,全面检修设备设施,运动员宿舍按五人一间标准配置,配备独立卫生间并24小时供应热水,充分满足运动员居住需求。
饮食保障同样精心筹备。学校从酒店和高校招募8名高水平烹饪大师及管理人员加入保障团队,结合青少年运动需求制定科学食谱,提供自助餐服务。“最高峰时需保障800多人同时用餐,我们通过食堂区域划分,引导各代表队分区就餐,避免拥挤。”王行高说。
学校的用心得到了运动员、领队的热烈回应。24日办理入住的酒泉市代表队的运动员毛俊翔大方地分享道:“第一次参加全省的中学生运动会,既紧张又期待。驻地环境整洁舒适,工作人员热情周到,让我迅速卸下路途中的疲惫,接下来要好好调整状态,争取在赛场上发挥出最佳水平。”
临夏代表队篮球领队肖经云更是对赛事保障给出高度评价:赛事的组织接待、场地的布置各方面都非常好。尽管住的是学生宿舍,但是卫生条件、餐饮标准都很用心,良好的后勤保障,让我们无后顾之忧,全力以赴地投入比赛中。
绿色通道护航 医疗保障全天候
在省中运会紧张激烈的赛场外,各项保障工作正有条不紊地开展着,宛如一张细密而坚实的大网,全方位守护着赛事的顺利进行和运动员们的安全。
其中,医疗团队宛如赛场外的“生命卫士”,时刻坚守岗位。他们配备了一应俱全的急救设备,每一件都摆放整齐,准备随时投入战斗。省中运会医疗保障组组长、兰州市外国语学校教师朱红芳介绍道:“省中运会期间,兰州市精心制定了大赛医疗卫生保障工作方案,还专门成立了赛事医疗卫生保障工作领导小组。目标明确且坚定,就是要确保赛事期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够得到及时处置,让所有伤病员都能第一时间得到救治,绝不能出现延误治疗和医疗服务不到位的情况。”在7月25日至8月6日赛事期间,兰州二中、嘉威中学、兰州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和兰州市体育运动学校均设立了医务室。这些医务室就像一座座温暖的健康堡垒,为参赛学生住宿场地提供全面的医疗保障服务,同时肩负着现场突发急症患者的急救重任。此外,城关区卫健局、七里河区卫健局、兰州新区教育和卫生健康委抽调了经验丰富的医务人员和性能优良的救护车,按照赛事安排在比赛现场严阵以待,负责赛事医疗保障工作。
7月29日,记者在篮球比赛半决赛现场看到了那令人暖心的一幕:救护车停在比赛场地一旁,随时准备发动行驶,医生和护士们身姿挺拔,紧紧盯着赛场,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出现危险的瞬间,为运动员的生命健康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来自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肾病科的男护士李炳玉,在比赛中场时间迅速行动起来,为受伤的运动员紧急按摩、涂抹药膏。他的手法娴熟而轻柔,每一个动作都饱含着对运动员的关怀。简单处理后,运动员连声道谢,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李炳玉对救治工作流程了如指掌,他坚定地说:“我们的标准是‘一医、一护、一救护车’,三人一小组,在赛事期间全方位保障运动员的生命健康。一旦遇到紧急伤病且现场不能处理时,我们会第一时间联系就近的省中心医院、兰大一院、兰大二院、市一院、市二院等大赛活动定点救治医院,及时开通救治绿色通道,并且预备一定数量的床位,确保人员突发疾病的救治需求能够得到满足。”
赛场之外,除了医护人员的严阵以待,甘肃蓝天救援队的队员们也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们就像一群不知疲倦的守护者,时刻留意着场内外,以专业的素养筑牢赛事安全的根基。甘肃蓝天救援队队员王纯钢和他的伙伴们,每天分散在不同场地,开展赛事保障、人员疏散、意外受伤处理以及紧急情况院前急救辅助等工作,为赛事的顺利进行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这些默默付出的保障人员用自己的坚守和奉献,为省中运会开通了一条绿色通道,全天候护航运动员们的平安健康,保障赛事圆满、顺利地进行。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宝丽 文/图
责任编辑:王旭伟
相关知识
保险筑牢健康保障防线
用法治筑牢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坚实屏障
“以体强心” 筑牢青少年心理健康保护屏障
“爱和责任 保险让生活更美好”
昆仑健康保险上海分公司:以责任与担当,共筑金融安全防线
助力心理健康成长,筑牢青年心灵防线
华营建筑2025年“炎夏展关怀”行动圆满收官 以责任担当诠释企业温度
灵璧学校体育赛事保障服务
强健体魄 野蛮精神 助力心智 ——“同心筑梦,畅想未来”呼啦圈大赛
暑假期间健康保障责任.docx
网址: 同心协力 以责任筑牢赛事保障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45442.html